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所谓“借刀杀人”,就是自己不直接出面,而是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有时候,一些居心叵测的骗子并未直接出面,而是间接借助声色、酒肉之力,毁掉自己的对手,达到自身目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小心谨慎,凡事要看清楚、问明白。
此计的由来是根据《周易》六十四卦中《损》推演而得出的。此计借人之力、攻我之敌,我方虽不可避免的有一些小的损失,但是总的来说是得利的一方。
春秋末期,齐简公派国书为大将攻鲁。鲁国实力不可与齐国相比,所以当时的形势十分危急。孔子的一个弟子子贡分析了当前的形势,认为可以与齐国抗衡的只有吴国,鲁国大可以借助吴国的力量来打败齐国。于是子贡便去游说齐国的相国田常。
此时田常早有篡位之心,急于铲除异己。于是子贡便以“忧在外者攻其弱,忧在内者攻其强”来劝他去攻打吴国,借此来铲除异己。于是田常便动了心,但又怕出师无名。子贡又说:“我可以去劝吴国为了救鲁国而讨伐齐国,这样一来你不就可以攻打吴国了吗?”田常听后十分满意。于是子贡又到了吴国,对吴王说:“如果齐国攻下了鲁国,那么其势力就会越来越大,所以大王一定要讨伐齐国,如果现在吴国联合鲁国攻打齐国,就可以和强大的晋国抗衡,到时候吴国就会越来越强大,就可以成就霸业了。”后来子贡又去游说赵国讨伐齐国。他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游说了三国,达到了自己预期的目的,终于使鲁国幸免于难。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亲帅十万大军攻打齐国,鲁国则在一旁相助。结果齐军大败,主帅及几员大将死于战斗之中。无奈之下齐国只得求和。夫差获胜之后,狂傲自大,便又去攻打晋国。但他没有想到晋国早有准备,很快就击退了吴国的军队。
子贡借吴国之“刀”打败了齐国;借晋国之“刀”灭了吴国的威风。鲁国虽然是小国,也有一些损失,但最终还是从危难中解脱了出来。
这是“借刀杀人”的一个很好的佐证,子贡的高明之处是借了三把刀,就等于上了三层保险,使另外三国陷入了自己设计的圈套之中,而使本来受到威胁的鲁国大大减弱了其所受的威胁程度。借助外部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也需要很高深的智慧才能做到。
东汉末年,已步入不惑之年的孔融在朝廷中担任少尉卿的职务;此时的祢衡才二十出头,年轻气盛,舞文弄墨,堪称甚好,但为人高傲自大。一些文人雅士他都不放在眼中。他来到许昌后,有人建议他先去拜会一下城中比较有声望的名士,祢衡说:“许昌城中,只有孔融和杨修才华横溢,文思敏捷,令人钦佩以外,其他人都不值得自己去拜访。”
孔融听说后,对祢衡产生很大的兴趣,猜想一个年轻人既然敢这么狂妄自大,必然会有其妄自尊大的资本,肯定是有真才实学的奇人,决定自己一定要拜会一下这个有才学的年轻人。于是,他换上便服,打听到祢衡的住处,前去拜访祢衡。两人相见之后,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谈,就像相交多年的老朋友那样。不知不觉间几个时辰就过去了。谈到意投气合之时,祢衡称孔融是“仲尼(孔子)不死”,孔融则称祢衡是“颜渊(孔子最器重的学生)复生”。他们之间也像没有年龄的界限,没有辈分的约束,结成了忘年之交。(www.xing528.com)
孔融十分看重祢衡的才华,决定向曹操推荐,使祢衡有用武之地,成就一番千秋大业。但祢衡心里却对曹操另有所见。祢衡把曹操视作“奸相”,很鄙视他,每次都托病不肯前往,并且经常在背后指责曹操。曹操早知祢衡怀有雄才大略,他想祢衡既然不能为己出力,为防止他成为隐患,决定要尽快除掉祢衡。于是曹操借刀杀人,把祢衡派到性情暴躁的江夏太守黄祖手下。果然,祢衡在江夏很快得罪了黄祖,结果被黄祖所杀。到了最后,孔融也被曹操所杀。
曹操是大家众所周知的爱才妒才的典范,祢衡既然不能为己所用,当然要铲除他,恐留后患。这是曹操对待人才的一贯做法,何况祢衡还在背后指责曹操。祢衡是这样,孔融是这样,杨修也是这样。曹操借黄祖之手除掉了祢衡,是不想让自己背上妒忌人才、心胸狭窄的骂名。他让祢衡去赴任,表面上是给他官做,让外人看来曹操是大度的,但是其实是要祢衡自己去找麻烦。他知道祢衡恃才傲物的秉性,故意让他在性情暴躁的黄祖手下做事,有朝一日祢衡肯定要得罪黄祖,而到那个时候曹操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种“借刀杀人”的心机,也是煞费了一番苦心的。
春秋时代,齐国有田开疆、古冶子、公孙捷三勇士,很得国王齐景公宠爱。这三人结义为异姓兄弟,自诩是“齐国三杰”。他们挟功恃宠,横行霸道,目中无人,甚至在国王面前也“你我”称呼起来。这时乱臣陈无宇、梁邱据等乘机把他们收买了过来,阴谋把国王推翻,夺取政权。
相国晏婴看不过去,眼看这种恶势力逐渐扩大,危害国政,便时刻担心提防。他知道奸党的主力在于武力,三勇士就是王牌,多次想把三人除掉,但他们正得宠,如果直接行动齐王不依从,会弄巧成拙,只能另想计策。
有一天,邻邦的国王鲁昭公带着司礼大臣叔孙来访问,谒见齐景公。景公立即设宴款待,也叫相国晏婴司礼;文武官员全体列席,以壮威仪;三位勇士也奉陪到场,威风十足,摆出不可一世的骄态。
酒过三巡,晏婴上前奏请,说:“眼下御园里的金桃熟了,难得有此盛会,可否摘些来宴客?”景公即派掌园官去摘取,晏婴却说:“金桃是难得的仙果,必要我亲自去监摘,这也显得庄重。”
一会儿的时间,金桃摘回来了,装在盘子上,每个有碗口般大,香喷喷的。景公一见就问:“只有这么几个吗?”晏婴说:“树上还有三四个未成熟,只可摘六个!”两位国王各拿一个吃了起来,互相赞赏着。景公乘兴对叔孙说:“这仙桃是难得之物,叔孙大夫贤名播四海,有功于两国邦交,赏你一个吧!”叔孙跪下答:“我哪里及得上贵国晏相国呢?仙桃应该赐给他才对!”景公就说:“既然你们相让,就各人吃一个吧!”盘里只剩下两个金桃了,晏婴复请示景公,传谕两旁的文武官员,让各人自报功绩,有功劳重者得食此桃。勇士公孙捷挺身而出,激昂地自夸起来,口沫横飞地说:“从前我跟主公在桐山打猎,亲手打死了一只吊睛白额虎,解了主公的围,这功劳大不大呢?”晏婴连忙说:“擎天保驾之功,应该受赐!”公孙捷接过桃子很快得意地吃了下去,瞪着眼睛高傲地向左右的官员巡视了一下,以向众人证明自己多么受重视。古冶子不服气也站起来说:“打虎有什么了不起,我当年在黄河的惊涛骇浪中,浮沉九里,斩妖龟之头,救回主上一命,你看这功劳怎样?”景公接口就说:“真是难能可贵,那次若不是将军英勇搏斗,恐怕一船人都要溺死了!”说着把金桃和酒赐给他。可是,另一位勇士田开疆却气冲冲地发起牢骚来了。他说:“这不公平!本人曾奉命去攻打徐国,渴饮刀头血,困卧马鞍头,不但收回被侵占的疆土还一举灭掉了徐国。威震邻邦,使他们纷纷上表朝贡,为国家奠定了盟主地位。这算不算功劳?能不能受赐呢?”晏婴立刻回奏景公说:“田将军的功劳,比公孙捷和古冶子两个将军大十倍,可惜金桃已赐完了,可否先赐一杯酒,待金桃熟时再补赐吧!”景公安慰田开疆说:“田将军!你的功劳最大,可惜你说得太迟了啊。”
田开疆再也听不下去了,忍不住气愤地按剑大声嚷了起来:“斩龟打虎,有什么了不起?我为国家跋涉千里,血战功成,反被冷落,而且在两国君臣之间受此侮辱,被人耻笑,还有什么面子站在朝廷上呢?”立即拔剑自刎而死。公孙捷大吃一惊,亦拔剑而出,说:“我们功小而得到赏赐,田将军功大,反而吃不到金桃,于情于理,绝对说不过去!”手起剑落,也自杀了。古冶子跳了出来,激动得几乎发狂地说:“我们三人是结拜兄弟,誓同生死,今两人已亡,我又岂可独生?”话刚说完,一头碰死,景公想制止也来不及了。从此以后,晏婴又把奸党逐个收拾,施展他的伟大抱负。
齐国三位武夫,无论是打虎斩龟,还是作战确实称得上强者,但那只是莽夫之勇,所以在晏婴真正的大智大勇中败下阵来。这就是著名的“两桃杀三士”的故事,正是由于三位勇士不能忍耐自己的骄悍之勇,急于表现自己的功绩,才被晏婴利用了。
对于借刀杀人的计策,可用以下方法进行防范:自己不要成为被人利用的“刀”。遇到困难切记小心行事,不可盲从。不要一看到别人做什么事情,自己也不问源由的跟着干,特别是心直口快,喜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更要小心谨慎,如果分辨是非的能力差,就很容易被人利用。其次,做事情要反复仔细比较利害关系。如果有一件事情,分析起来对他人利多害少,而对自己则是害多利少,而别人又要劝说你去做,那一定要好好考虑一下了,有可能会被人当做“刀”使。所以遇事要三思而后行,不要为他人做嫁衣裳。小心驶得万年船,不能让自己成为受到损害之人。俗话说的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要警惕来自各方面的攻击,当然做事情首先要保证自己身正。身正才不怕影子歪。要适时揭露,一旦发现自己成为了被损害之人,要及时对“借刀之人”的丑恶行径进行无情地揭露,指出他的险恶用心,使他醒悟过来,不再做使亲者痛之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