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游戏观察记录方式

幼儿园游戏观察记录方式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客观、完整地保存幼儿游戏观察的结果,做好观察记录是必要的手段。可分为行为检核法和等级评定法。等级评定法相较于行为检核法更为深刻一些。

幼儿园游戏观察记录方式

为了客观、完整地保存幼儿游戏观察的结果,做好观察记录是必要的手段。一般而言,边观察边记录是最好的记录方式,对于不方便同步记录的观察活动,也可在观察后即刻进行追加记录。此外,记录的方式除了传统的笔录以外,还可以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进行。任何一种观察记录方式都需要注明观察对象、观察日期、观察地点和观察者。就观察记录的方法而言,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图9-1 常用的幼儿游戏活动观察法

(一)评定法

评定法是使用事先罗列项目的高结构观察工具对幼儿游戏场景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反映、判断的一种方法。这种观察方法需要观察者在观察前确定观察内容和要点,绘制表格,然后在观察时运用简单的符号,如用“√”“×”等,记录游戏中幼儿相应行为表现即可。记录的方法简单、快捷。可分为行为检核法和等级评定法。

1.行为检核法

行为检核法是指将一系列行为项目进行排列,并标明关于这些项目是否出现的两种选择,供观察者判断后选择其中之一并做出记号的方法。一般而言,可根据观察目的和观察内容自行编制,在对幼儿游戏的社会性行为等方面进行观察记录时,也可采用一些较为普遍的量表,如帕顿/皮亚杰量表、豪威斯同伴关系量表等。行为检核法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容易操作,但同时也存在缺点,只能记录某种行为是否发生,且针对的人数少,同时关于行为是否发生背后的原因却没有具体的说明。因而,行为检核法一般可以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2.等级评定法

等级评定法是指给出不同等级的定义与描述,然后针对每一个评价要素按照给定的等级进行评估,最后给出总的评价的方法。等级评定法相较于行为检核法更为深刻一些。在应用等级评定法时,需要对N件事物排出一个等级顺序,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等级评定法应该在多次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评定与分析评定结合起来使用;最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条件相当的评定者进行评分;要防止评分过高或评分过低,或都给平均分的倾向,为了使等级评定法发挥较好的效果,可以让评定者对评定的结果做简单的评语,通常会以“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差”或“总是”“偶尔”“从未”这些表示程度的词作为观察结果的评定。

(二)描述法

描述法是指在观察过程中观察者详细地将观察期间幼儿连续、完整的游戏活动经过和游戏行为按发生顺序记录下来的一种观察方法。进行教育观察研究的描述法主要包括连续记录法、日记描述法以及轶事记录法3种。

1.连续记录法

连续记录法是指在特定观察时段内,用笔记录目标个体的所有行为或全部个体的特定行为,或者用录音机摄像机等连续录下被观察对象的行为过程的方法。一般在持续时间内记录单个观察变量比较容易,例如记录一个幼儿在玩某个玩具的时间段内的行为;也可对观察变量不同时发生的现象进行记录,如观察者可以记录刚入托的幼儿在哭与不哭的时间段内的行为表现。

2.日记描述法

日记描述法是研究儿童行为的一种古老的方法。研究者要在较长的时间里,对同一个或同一组儿童的行为追踪观察,持续地记录变化,记录其新的发展和新的行为。它方便易行,把儿童的发展置于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能了解儿童发展的确切次序和行为的连续性。但是日记描述法往往用于对个别(或少数)对象的日常观察,故只能说明少数儿童的特点与情况,缺乏代表性,难于做出有意义的概括。

3.轶事记录法(www.xing528.com)

轶事记录法着重记录观察者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资料和信息,一般是观察对象的典型行为或异常行为。轶事记录法也可以没有主题,如记录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轶事记录法简单方便,记录时要求准确如实地反映情况,不加入主观解释或者把主观判断和解释与客观事实分开来。记录的内容既可以是一句令人深思的话语,如一个4岁的小女孩在角色游戏中突然指着扮演小猪的小朋友说“这头猪不听话,关禁闭”,也可以是值得关注的某个事件。通常而言,轶事记录法对定点观察法和个案追踪观察法均适用。

(三)取样法

取样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选取被观察对象的某些心理或行为指标进行观察,或在特定时间对某些心理或行为指标进行观察记录的方法,分为时间取样与事件取样两种。

1.时间取样法

时间取样法是指在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一定时段观察预先确定要观察的行为或变量,现场判定预先选定并详细定义的具体行为是否发生,或记入某已预备好的类别的方法。常需备有常列行为清单或某种分类系统表,规定的时间样态一般为一定时间间隔但同等的时间段。比如,如果你想发现一个儿童是否能够在听故事时间里集中注意力,可以计划每分钟看一下这个儿童,并记录下她在做什么,记录可以是这样子的:

观察

上午10:01安静地坐着,看着教师。

上午10:02专心地看着教师呈现给大家看的照片。

上午10:03向上拉她的袜子,并把袜头部分小心地翻下来。

上午10:04教师叫她的名字的时候,她回应了。

上午10:05在教师针对故事内容提问的时候,她举手发言。

……

2.事件取样法

事件取样法是指观察前选定所要观察的行为或事件。观察中只注意观察这些选定的行为或事件;记录预先选定的某特定类别事件的发生;持续进行直至某时限(如2小时)选定的某类行为事件;现场判定和记录某事件的发生;只在事件出现时记录。事件抽样法常常用于观察有反社会行为倾向的儿童,如脾气暴躁、欺凌他人的儿童等。做这类观察的目的是记录下所有事件,记录下事件发生之前和之后有什么现象,看看事件的发生是否有什么模式,从而为制订有效的策略来矫正儿童的不良行为提供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