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行为动机可见,游戏结构要素把握,表情观察游戏干预

行为动机可见,游戏结构要素把握,表情观察游戏干预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幼儿年龄越大,越要求游戏像“真的”。幼儿游戏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在幼儿期,孩子还尚未学会掩饰自己的行为、动机,幼儿的游戏是“可见的”,以“可见的”游戏活动的结构要素为基点,将对幼儿游戏的特征有更加清晰的把握。此外,游戏中表情的兴奋度差异提示着幼儿作为游戏主体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其提醒我们在组织幼儿游戏时可通过对幼儿表情的观察,进行一定的游戏干预。

行为动机可见,游戏结构要素把握,表情观察游戏干预

(一)幼儿游戏的基本属性

从游戏的本质出发考察幼儿游戏,会发现其同样具备自由、想象、非功利、规则以及有时空界限等基本属性。Garvey(1977)和Rubin,Fein和Vandenberg(1983)将游戏的本质特征总结为:非真实性、内在动机、过程导向、自由选择和积极情感[14]也有学者结合现实中幼儿游戏对幼儿游戏的这些基本属性,展开过细致描述,他们认为:幼儿游戏是想象和真实的统一、自由和约束的统一、轻松和紧张的统一、过程和结果的统一。

【拓展阅读】

幼儿游戏的基本属性[15]

(1)幼儿游戏是想象和真实的统一。一方面,幼儿的游戏活动充满想象,但也在想象中反映着真实,追求真实。例如,“医院游戏”“娃娃家游戏”和“商店游戏”等都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以物代物,以人代人,在假想的情景中创造性地反映着现实生活。幼儿年龄越大,越要求游戏像“真的”。例如,虽然是在假装“打针”,但是也必须先给皮肤消毒,再“打针”。另一方面,幼儿在游戏中虽借助想象,但在心理上维持着“假装”与“真实”的界限,如,“我是妈妈,但只是在假装妈妈,我不是真的妈妈”。这是一种想象和真实的和谐统一。

(2)幼儿游戏是自由和约束的统一。幼儿游戏中不仅有自由,也有规则的约束,幼儿游戏中有规则才有游戏。如,当幼儿扮演角色,把自己想象成母亲,他就得服从“母亲”这一人物的行为规则;当医生的一定要像“医生”,不能做“护士”的工作。一般游戏的规则来自游戏所反映的真实情景,不同于成人强加的规则,是一种积极的自我限制。游戏的乐趣不在于无限扩张的自由之中,在于有规则约束的自由之中。

(3)幼儿游戏是轻松和紧张的统一。幼儿游戏确实轻松愉悦,但幼儿在游戏中往往也认真、专注,有时候这种方式恰是通过“紧张”获得的。如,在“丢手绢”的游戏中,游戏者往往是很“紧张”的,他们非常注意丢手绢者的一举一动,做好了当手绢丢在自己的身后能够立即站起来跑的准备。幼儿往往以“工作”的精神对待游戏,这也正是人们说“游戏就是幼儿的工作”的原因所在。

(4)幼儿游戏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幼儿游戏不是“无目的”的活动,而是“目的在于自身”的活动。例如,两个人下棋,谁都希望自己赢而不是输。“赢”就是游戏者游戏的目的,也是游戏者要追求的结果。幼儿在游戏中不是不追求“结果”,而是不追求游戏活动以外的结果,如小红花或糖果。

(二)幼儿游戏的结构要素特征

幼儿游戏除了这些基本属性外,还存在一些“可见的”结构要素特征,如可观察的外部行为特征、内部心理体验特征以及游戏情景特征。在幼儿期,孩子还尚未学会掩饰自己的行为、动机,幼儿的游戏是“可见的”,以“可见的”游戏活动的结构要素为基点,将对幼儿游戏的特征有更加清晰的把握。[16]

1.幼儿游戏可观察的外部行为特征

对幼儿游戏外在特征的认识,可通过对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情、动作、角色扮演以及言语等的外显行为的观察来进行。

(1)表情。

表情是人们常用来判断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的一项外部指标。皮亚杰就曾用微笑来作为游戏发生的标志,用以区分探究与游戏。当婴儿偶然地碰到绳子而带动了挂在摇篮上方的玩具摇晃,发生声响时,他最初的表情是严肃的、认真的。但经几次反复后,他理解并熟悉了这种情景之后,开始出现了轻松愉快的表情。这时,皮亚杰认为活动的性质由探究转变为游戏。婴儿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有趣的情景保持下去”。

对灵长类动物游戏的研究发现,动物在游戏时有一种特殊的脸部表情或“玩相”(playface)。在对儿童游戏的观察中也发现有这种类似的“玩相”,尤其是当儿童在一起追逐打闹、捉迷藏、躲猫猫时最为常见。这种“玩相”的特征是张大嘴巴、神情得意扬扬、眼睛里充满笑意。这种“玩相”的作用在于它能够传递给伙伴一个特殊的游戏信号:“这是玩呀!”或“我是在跟你闹着玩呢!别当真。”

值得注意的是,游戏虽能带来“愉悦”感,常常伴随着大笑或者微笑,但并不是在所有的游戏中幼儿都是在“笑”的,其在游戏中可能有多种表情,包括专注认真、平和放松、微笑、嬉笑、夸张变形和放声大笑等。游戏活动性质、类型以及游戏活动的阶段和材料的不同,如,游戏活动的性质是认知性成分较强还是嬉戏性成分较强,是自个儿玩还是和伙伴一起玩,是在游戏的开始阶段、进行阶段还是结束阶段,游戏材料是新异的还是熟悉的等,幼儿在其中所表现出的表情不同。

此外,游戏中表情的兴奋度差异提示着幼儿作为游戏主体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其提醒我们在组织幼儿游戏时可通过对幼儿表情的观察,进行一定的游戏干预。

(2)动作。

除了表情,游戏动作也是幼儿游戏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游戏活动中,幼儿对物体或游戏材料的使用往往不同于日常生活中对物体的使用方式,具有非常规性、重复性和个人随意性的特点。

如,“坐”椅子是按物体“椅子”的社会意义来使用该物体常规性动作,但是在游戏中,幼儿往往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图来使用它,如,脸朝椅背骑在椅子上假装开汽车,这一游戏性动作具有非常规性,且具有个人的随意性,不同人可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对待同一物体,同一个人这次玩的方式也可能与下一次不同。游戏动作的非常规性与个人随意性造成了游戏动作的丰富多样性与灵活性。此外,重复性也是游戏动作的特征之一,如,爬楼梯本身不是游戏,但假如我们看到一个孩子来来回回地爬楼梯,再加上表情线索,我们可能会判断说:“这个孩子在玩。”重复可以使幼儿体验掌握本领的“机能性快乐”。

根据游戏动作的不同性质,可以把游戏动作分为探究、象征和嬉戏3种基本类型。

①探究。

探究包含3个层次的内容。

一是对探究对象性质的认识,即确定当前事物是什么。这是面对新的玩具或游戏材料时,幼儿首先出现的探究行为,通过对其形状、颜色、软硬等的感知确定事物的性质。

二是对探究对象间关系的认识。通过对物体之间关系的探究,如,形状改变、空间位移、动作效应等,幼儿可以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形成序列、对应、平衡等概念。如,在搭积木的过程中,发现小块的积木要放在大块的积木上面才不会倒下来等。

三是对自身动作效应探究。即对事物的变化与自己动作之间关系的探究,如,通过滚大小、质量不同的球,可以体验到自己用力的大小与球质量的大小、球的滚动距离之间的关系。此种探究通常是视觉、听觉、触摸觉、本体觉等感知觉的联合活动。

②象征。

象征性动作指的是一种想象性、虚构性的动作,其在表象作用的支配下进行。象征性动作包括以一物代替另一物来使用,如,把一块积木当作小人;也包括以言语、动作来代替或标志另一事物和动作的意义,如伸开双臂跑假装“开飞机”。

③嬉戏。

嬉戏是指故意做某种“坏事”或用某种动作来取乐,带有幽默、逗乐、玩笑的性质。如,幼儿把玩具一次一次地往下扔;在洗澡时,故意用手击水,把水溅得满地都是,弄湿母亲的衣服,母亲越是呵斥,越是起劲地击水。

游戏活动内容不同以及游戏过程中的时段不同,这3种不同性质的游戏动作所占的比例可能不同。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占优势的动作可能是象征性动作;在搭积木、拼图游戏中,占优势的动作可能是探究;在搭积木的最初阶段,占优势的动作可能是探究,但是当“建筑物”搭好以后,幼儿可能用它来玩“小矮人的家”,这时象征性动作就成为占优势的动作。

(3)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一种特殊的象征性游戏动作,是幼儿以自身为媒介对他人或他物的动作、行为、态度的模仿。幼儿常借助于模仿和想象进行角色扮演来再现自己的现实生活经验。幼儿所扮演的角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种类型。

①机能性角色。幼儿通过模仿范例或对象(如司机)的一两个最富特色的典型角色动作(如转方向盘)来标志他所模仿的对象。

②互补性角色。角色关系中一个角色的出现必须以另一个角色的出现为前提,如,母亲和孩子、医生和病人等。互补性角色常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其所熟悉的社会人际关系的再现。此外,在这种相对的角色关系中,幼儿往往愿意担任占据主动地位的一方,如医生和病人关系中的医生,而作为配角的被动的一方往往由布娃娃担任。

③想象的或虚幻性角色。这类角色即来源于故事、电视等中的角色,如孙悟空蓝精灵等。

幼儿除了自己直接模仿扮演角色外,还会借助于物品或玩具来进行间接模仿。如,给一个小的布娃娃“打针”,小布娃娃“哭”了,幼儿自己发出“呜呜”哭的声音;然后,让一个大一点儿的布娃娃“妈妈”来到小布娃娃面前说:“妈妈回来了,别哭了。”在这种游戏中,幼儿就好像是导演。这种游戏可称之为“个人导演式游戏”。皮亚杰把此种游戏称为“象征性的投射”。

(4)言语。(www.xing528.com)

幼儿游戏往往有言语相伴随。游戏中幼儿言语伴随率的高低可以作为评价游戏活动自由度以及班级心理环境质量的指标。按照功能,幼儿在游戏中的言语大致可以划分为3种不同的类型。

①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语言。例如,“我们来玩捉迷藏吧?”“这是我的,不给你玩!”具有提议、解释、协商、表达、申辩、指责他人等功能。

②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这又称为游戏性语言,如,“售票员,我要去动物园,门票多少钱?”这类语言对合作性的角色游戏起到维系与支持的作用。

③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表现为幼儿一边玩一边自言自语:“这是妈妈的饭,这是爸爸的饭,这是我的。咦?布娃娃的哪去了?哦,让小狗吃了。”

这种语言是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思维与想象的外化。

(5)材料(玩具)。

幼儿的游戏往往依赖于具体的游戏材料或玩具来进行,因此,有无玩具或游戏材料常作为人们判断幼儿游戏环境的一个指标。游戏材料或玩具可以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和行动、启发幼儿的联想和想象。幼儿年龄越小,对游戏材料的逼真性程度要求越高。

幼儿在游戏中的表情、动作、言语以及使用的材料等都可以告诉我们“他们是否在游戏”,它们同时也在游戏者之间传递着“我们在玩”的信息。

2.幼儿游戏的内部心理因素:游戏性体验

游戏性体验指的是游戏者在游戏活动中产生的对于游戏活动本身的主观感受或心理体验。它是游戏活动不可或缺的心理成分和构成因素,对于一种活动是否是游戏至关重要。人们常描述的游戏是“自由的”“愉快的”这些情绪体验色彩即为人们的游戏性体验。游戏之所以为幼儿所喜爱,正是因为游戏给他们以快乐的游戏性体验。游戏性体验可以分为以下5种。

(1)兴趣性体验。

兴趣性体验指的是一种为外界刺激物所引起的体验,是一种情不自禁地被卷入、被吸引的心理状态。兴趣性体验是游戏性体验的不可缺少的成分。游戏常因兴趣产生而发生,因兴趣消失而停止。

(2)自主性体验。

自主性体验是幼儿可以自主选择、自主决定游戏活动的性质所引起的主观体验,是“我想玩就玩,不想玩就不玩”或“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的体验。自主性体验是幼儿游戏性体验的重要成分。

(3)胜任感或成就感体验。

胜任感或成就感体验是一种对自己能力的体验。这种体验可以增强游戏者的自信心。在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自行决定游戏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可以通过尝试错误而选择适合自己能力与兴趣的活动,不担心失败而招致成人的批评,因此,游戏一般总可以让幼儿获得胜任感或成就感。

(4)驱力愉快。

驱力愉快也称生理快感。由于骨骼、肌肉在生长发育上的特点,幼儿有身体活动的需要。好动是幼儿的特点,长时间呆坐不动、无所事事会使幼儿困倦烦躁。“动即快乐”,游戏可以满足幼儿身体活动的需要,积极的身体活动可以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5)幽默感

幽默感是由嬉戏、玩笑、诙谐等引起的快感。幼儿的幽默感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最初的幽默感来源于嬉戏性行为的偶然结合,当熟悉的情景或行为程序中出其不意地出现了一种让幼儿觉得有趣新奇的因素时,幼儿会马上重复这种新的因素,表现出一种故意取乐的倾向,如,偶然发现把母亲的长发拉下来挡住了眼睛很有趣,就会马上重复这一动作,咯咯直乐。幼儿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和认识能力的提高,逐渐能够理解电视节目、绘画等作品中的幽默,并用于游戏。

在一种游戏活动中,不一定同时出现上述5种游戏性体验,这取决于游戏活动的类型。但是在任何一种游戏活动中,兴趣性体验、自主性体验和胜任感或成就感体验是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成分。游戏之所以使人快乐,是因为游戏者能够在游戏中获得肯定人的主体性的游戏性体验。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能否产生游戏性体验,取决于教师能否正确处理游戏中的主客体关系。教师在组织与指导幼儿开展游戏活动时,如果不去考虑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只按照成人的想法与愿望来设置游戏环境,按照成人心目中好的游戏标准去指挥幼儿游戏,游戏将变成“老师要我们玩的游戏”。

3.幼儿游戏的外部条件因素:情景

游戏性体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既与游戏主体有关,也与外部环境有关,游戏的外部条件因素探讨的是游戏活动所需要的外部条件特征。

(1)幼儿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可能。

自由选择是游戏自主性体验产生的必要条件。幼儿在游戏中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可能包含两层含义:首先,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愿望来决定“我要做什么”,而不是由成人规定幼儿必须干什么;其次,幼儿有进行自由选择的实际可能性或物质条件。

【案例】

真游戏与假游戏

情景1:在幼儿园数学课上,教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一个小筐,筐里放着五颜六色的积塑片,请小朋友把相同颜色的积塑片放在一起……

情景2:在幼儿园活动区时间,在画画、看图书、玩玩具等活动中,小明选择去积木区搭积木……

案例分析:从幼儿是否可以自由选择活动来看,显而易见,情景2中出现的活动才能被称为真正的游戏。

(2)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幼儿自行决定。

自由选择是幼儿游戏的一个必要条件,并非充分条件。自由选择完毕后是否有按自己的愿望和想法自主使用活动材料的方式和方法,也是是否使幼儿产生兴趣和自主性体验的关键

(3)活动的难度(任务)与儿童的能力相匹配。

由于游戏环境往往为成人所创设,游戏材料由成人来提供,因而即使是自由游戏,真正意义上的自由选择也并不能完全实现。在游戏环境创设中应避免活动难度过低所导致的厌烦情绪体验,以及内容和要求过高所导致的担忧、焦虑情绪体验。教师在创设环境和投放游戏材料时,应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使游戏的任务与内容对幼儿来讲,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可以通过努力来完成。

(4)儿童不寻求或担忧游戏以外的奖惩。

游戏的非功利性强调游戏性体验产生于游戏活动之内,而不是在游戏活动之外,“玩即目的”。有研究表明,外部强化(奖赏)会抑制幼儿对游戏本身的兴趣,一旦幼儿知觉到奖赏的存在,活动的性质就不再是游戏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