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协同创新: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

协同创新: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

更新时间:2025-01-14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地方手工艺设计而言,协同设计显然提供了一种理想的设计合作模式,倡导设计师、地方手工艺人、本土社区居民的知识共享,引导知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地方手工艺群体感受到文化主体的自信,进行手工艺设计与生产组织模式的创新,真正地通过协同设计实现复兴传统社区,促进文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现代设计师无疑与地方手工艺人享有完全不同的知识体系与价值判断的标准。但由于地方手工艺人所拥有的技艺知识的具身性和内嵌性,使之并不容易用文字、图绘来直接表达,但这并不能成为遮蔽这一群体的创造能力与文化主体性的理由。如果设计师不从根本上认识到尊重“他者”群体价值与文化的重要意义,仅服务于商业的资本逻辑,现代设计师给非西方世界带来的设计,就会变成一种变相的“新殖民主义”,如同印度设计批评家阿尔文德·劳德亚(Arvind Lodaya)所做的尖刻比喻那样,是“文化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3]

近年来,参与式设计/协同设计(co-design)作为一种鼓励设计师与用户相互尊重、相互分享知识的全新设计方法论已经得到重视,不仅在用户研究中,在针对落后传统社区的各类社会创新实践活动中,协同设计早已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概念。对于地方手工艺设计而言,协同设计显然提供了一种理想的设计合作模式,倡导设计师、地方手工艺人、本土社区居民的知识共享,引导知识创新。然而,要达到真正的理想状态,还必须在实践中继续摸索。其中特别要注意的是,设计师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参与者身份,避免以精英意识形态或“传教士”那样以自己的意愿主导,甚至侵入地方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地方手工艺群体感受到文化主体的自信,进行手工艺设计与生产组织模式的创新,真正地通过协同设计实现复兴传统社区,促进文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P.Gray.Business Anthropology and the Culture of Product Managers[J].AIPMM Product Management Library of Knowledge,2010,August(8).

[2]B.Maria,R.Rick.Valuable to Values:How‘User Research’Ought to Change[C]//Alison J.Clarke.Design Anthropology:Object Culture in The 21st Century.New York:Springer,2011:184-201.

[3][澳]唐瑞宜.周博,张馥玫,译.去殖民化的设计与人类学:设计人类学的用途[J].世界美术,2012(4):102-112.

[4]F.Mareile.Knowledge,Embodiment,Skill and Risk: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Women's Everyday Technologies in Rural Northern China[J].East Asian 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8,2(2):265-288.

[5][德]雅各布·伊弗斯.胡冬雯,张洁,译.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手工业中的技术定位[J].民族学刊,2012(03):1-10.

[6]李恒威,盛晓明.认知的具身化[J].科学学研究,2006(4):184-190.

[7][法]马塞尔·莫斯,爱弥儿·涂尔干,等.蒙养山人,译.论技术、技艺与文明[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78-96.(www.xing528.com)

[8]T.Ingold.The Per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C]//Essays in Livehood,Dwelling and Skill.London:Routledge,2000:5.

[9]H.Risatti.A Theory of Craft:Function and Aesthetic Expression[M].Reprint edition.Chapel Hill: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2007:cover sleeve.

[10]李砚祖.设计与“修补术”——读潘纳格迪斯·罗瑞德《设计作为“修补术”:当设计思想遭遇人类学》[J].设计艺术:2006(03):10-11.

[11]刘兵,任玉凤.设计师专业化的得与失——以挂毯与地毯制作中的设计者与设计技术为例[J].装饰,2009(08):34-37.

[12]R.S.Cowan.More Work for Mother:The Ironies of Household Technology from the Open Heart to the Microwave[M].New York:Basic Books,1983.

[13]李砚祖.转型下的工艺美术[J].装饰,2014(05):26-29.

[原文发表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6年第2期]

【注释】

[1]花瑶挑花:花瑶挑花是湖南省隆回县瑶族女子中流传的一种独特的手工艺,多用来装饰女子筒裙,花瑶也因此得名。该工艺由当地妇女利用白色棉线在深色底料上,依据底料经纬布局数纱绣制出各种图案。图案灵感多来自于其日常生活世界或民间传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