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元化视角下,娜乌西卡与日本科学观的变迁

多元化视角下,娜乌西卡与日本科学观的变迁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风之谷》中表现的主题和“娜乌西卡”的一系列特点,与日本70年代的“反公害”“反核”“反科学”运动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日本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背后隐藏的问题,以“公害问题”为导火索,全面暴露出来。可以说,日本整个70年代都笼罩在这种阴影之下。

多元化视角下,娜乌西卡与日本科学观的变迁

风之谷》中表现的主题和“娜乌西卡”的一系列特点,与日本70年代的“反公害”“反核”“反科学运动社会背景密切相关。1970年,日本陆续发生公害事件,如濑户内海污染、田子浦污染、光化学烟雾事件,加上60年代起发生的由于工业水污染引起的水俣病、痛痛病等严重影响公共健康的公害病问题,“公害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举世瞩目。日本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背后隐藏的问题,以“公害问题”为导火索,全面暴露出来。可以说,日本整个70年代都笼罩在这种阴影之下。“公害问题”导致公众对科学技术给社会可能带来的危害有了重新的认识,公众对于科学及科学家的信任度大大降低,并且开始关注科学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日本公众由此发起了“反公害”运动、“反核”运动,并由此发展为“反科学”运动。

“反公害”运动,主要是针对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以企业发展为首要目标,忽视当地居民和公众的视角和利益这种局面,站在被害者的立场上进行的批判行为。70年代关于公害问题的抗议和诉讼,在某种意义上,是日本公众在与经济的高速增长唱反调。“反核”运动,是指1972年日本熊野市拒绝开发核电站计划,1973年公众针对伊方核电站计划的安全审查提出异议,要求取消东海第二核发电所的建设许可等一系列行政诉讼,以及由此引发的以核电站所在地为中心的各类反对核电运动。1974年,因当地居民反对而延缓了实施计划的“陆奥号”核动力商船刚刚开始进行出水试验,就发生了放射线泄漏事故,“反核”运动由此进入高潮。这个时期的“反核”运动,不仅仅是出于对核事故等核安全问题的不安,同时也与当时受到高度关注的环境问题相关。另外,日本的“反核”运动,也受到了较大的国际影响,例如以1974年印度核试验为契机的反对核扩散的国际舆论以及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泄漏事故等。总之,整个70年代,“反公害”“反核”“反科学”的思潮和运动,在世界各国不断蔓延,成为一种世界浪潮

另外,以1973年的石油危机为发端,能源、环境问题也开始成为日本公众关注的话题。(www.xing528.com)

《风之谷》中,腐海的形成正是人类自己造成的恶果,“七日之火”烧毁了世界上的一切文明,人类对自然的污染已经渗入土地,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不仅没有为人类带来福音,反而破坏了生存环境,毁灭了赖以生存的家园。当风之谷的风停止的时候,灾难就要来了,愤怒占据了天空,人们如此无助。能够看出,宫崎骏用这种象征性的寓言直接表达了当时日本社会中对科学技术的怀疑和不安,以及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和忧虑。在《风之谷》中,科学技术是危险的,具有高度的破坏性,借由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起来的工业文明,也将被科学技术引向万劫不复的深渊,最终彻底毁灭。而能拯救世界的,是人类对自然的尊重与保护,人类与自然的沟通和交流,是人类放下武器,结束杀戮,面向自然的“心灵回归”。在科学技术悲观论的底色上,《风之谷》充满了生态伦理价值观和人文主义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