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至12月,笔者在清华大学、首都图书馆以及北京市顺义区光明街道对《名侦探柯南》的科学普及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不同人群对《名侦探柯南》的关注程度以及是否认可这种形式的科学普及。在清华大学“科学史编史学”“科学传播与社会”“科技史专题”“后现代科学哲学”的课堂上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有效回收100份,回收率达100%;在首都图书馆B座5层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图书区域随机发放问卷110份,有效回收104份,回收率达94.5%;在北京市顺义区光明街道举行的健康科普讲座上随机发放问卷100份,有效回收95份,回收率达95%。
1.受众的基本信息
如表1所示,从性别结构来看,清华大学、首都图书馆的调查对象男女比例基本接近,光明街道的调查对象女性远多于男性。
表1 性别结构
如表2所示,从年龄分布来看,清华大学、首都图书馆、光明街道的调查对象以18~30岁为主,其中光明街道调查对象的年龄相对较为分散。
表2 年龄分布
2.受众对《名侦探柯南》的关注程度
由表3可知,了解并看过甚至喜爱《名侦探柯南》的人占绝大多数。
表3 对于《名侦探柯南》的关注程度
至于为什么喜爱,由表4可知,《名侦探柯南》的最大看点是故事情节——通过刑侦推理解决复杂案件。
表4 喜爱《名侦探柯南》的原因(不定项选择)
由表5可知,公众观看《名侦探柯南》的最主要方式是TV版动画片。
表5 观看《名侦探柯南》的途径
由表6可知,目前公众观看《名侦探柯南》TV版动画片的频率主要为“偶尔看看”。
表6 观看《名侦探柯南》TV版动画片的频率
3.《名侦探柯南》让科学无意识地得以渗透
受众在关注《名侦探柯南》剧情的同时,是否对其中涉及的科学内容有选择性记忆。若用一些词来形容《名侦探柯南》,大多数人都提到了含有逻辑、推理、侦探或悬疑意味的词,其中,在光明街道的调查中有人提到了“益智”一词,在清华大学的调查中有人指出该片“科学成果的应用和受众无意识的接受”,可见其具有无意识科学传播的效用。(www.xing528.com)
由表7可知,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可以学到一些知识,另有一些人认为能学到很多,甚至是思维方式。
表7 知识的学习程度
由表8可知,公众对专业知识的印象最深刻。而认为从《名侦探柯南》中起码能学到知识的人士中显示:清华大学调查,51%的人对专业知识的印象最深刻,以刑侦学、法医学知识为主,其中关于氰化物的占18%;首都图书馆调查,58%的人对专业知识的印象最深刻,以刑侦学、法医学知识为主,其中关于氰化物的占16%;光明街道调查,36%的人对专业知识的印象最深刻,包括刑侦学、法医学和法学,此外还出现了1份比较特殊的答案,是有关文学的知识,即“福尔摩斯住在英国伦敦的贝克街”。
表8 印象最深刻的知识类别
由表9可知,这些知识对大部分人的日常逻辑的形成并不能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但也不能视为完全无作用。
表9 对于日常逻辑的作用
由表10可知,关于《名侦探柯南》是否有助于了解日本文化和生活方式,存在较大分歧,这种差异的原因值得日后深入思考。
表10 是否有助于了解日本文化和生活方式
由表11可知,公众普遍认为《名侦探柯南》对价值观的导向主要是正面的,有助于提示社会中存在的危机,发扬生活中的真善美,珍惜当下生活,并反思道德伦理。(此题可多选)
表11 对于价值观的导向(多选)
4.对《名侦探柯南》作为科学普及载体的认可度
由表12可知,清华大学、首都图书馆、光明街道三地被调查者的观点统一,都认为《名侦探柯南》有利于科学知识的传播。
表12 是否有利于科学知识的传播
由表13可知,被调查者基本认可《名侦探柯南》对科学普及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表13 是否值得日后的科学普及借鉴
那《名侦探柯南》作为科学普及的载体,可能存在的不当之处会是什么?通过调查发现,公众的意见大体可以分为五大类。第一,内容恐怖,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第二,负面引导,易被模仿。有人指出“对价值观不成熟的未成年人有诱导作用”“盲目崇拜,有人会学习杀人技巧”。第三,故事模板化,造成审美疲软。有人指出“情节框架化,缺乏新意,出现很多牵强的地方”“多则不精”“剧集太长,使传播效果大打折扣”。第四,过于虚构,远离现实。在调查中有不少人都提及“剧情太夸张”“真实性值得怀疑”“过于艺术化与娱乐化的情节会使人们对警察办案的过程产生严重误解”。第五,科学性存疑。被调查者有些认为片中的科学内容值得进一步推敲,“科学知识不够严谨”“有不对的地方,不能全信”“形式可以借鉴,内容并不合理”“某些剧情逻辑经不起推敲,可能存在误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