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伽里森交易区理论:科学发展的非统一图景

伽里森交易区理论:科学发展的非统一图景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伽里森以各个亚文化群之间交错的互嵌式结构表明了其不同于以往的科学发展观,即科学的非统一图景,这是伽里森交易区理论非常重要的一个创见。

伽里森交易区理论:科学发展的非统一图景

由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伽里森的交易区理论与库恩科学革命有着非常重要的差别,这也使得伽里森的交易区理论成为继库恩的科学革命之后对科学如何发展的又一创见,因而对科学史、科学哲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伽里森的交易区理论中引入了仪器这一新的维度,展现了科学发展的多元性。伽里森基于20世纪以降物理学实验的案例研究,发掘出仪器在实际的实验实践活动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其与理论和实验的多维非线性关联。这就将仪器作为与理论和实验等要素地位相同的第三个维度引入科学发展的图景,从而构建了科学发展的多元性和异质性特征,打破了以往科学图景中基于理论和实验的对立和相互作用的二元简化模型,对科学发展给出了更为精致和符合实际的动态的多元化解释模型,这无疑对于库恩以来以理论为科学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的科学史观形成挑战。

同时,仪器不再作为发现新现象的器物存在,而是作为连接物质世界与实践、科学与社会等外部因素的桥梁,被赋予了特殊的物质文化含义。通过仪器的发展对实验论证过程的影响,伽里森还呈现出一部科学、社会、政治等因素的互动史。

第二,伽里森赋予了理论、实验和仪器相同的地位,即否定了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有一个元素处于主导地位,从而用科学的异质性代替了其称之为“框架主义”的实验与理论的二元分立图景。伽里森以各个亚文化群之间交错的互嵌式结构表明了其不同于以往的科学发展观,即科学的非统一图景,这是伽里森交易区理论非常重要的一个创见。其打破了长久以来学界关于理论和实验何者为基础的争论,赋予了理论、实验和仪器以平等的一种新型互动关联。这种平等的关系使得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再有始终处于基础地位的主导力量,从而避免了库恩的科学革命所带来的科学间断式的格式塔式转换所带来的解释困境,为科学史等学科视野中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图景和解释框架。

第三,伽里森的交易区理论刻画了理论、实验和仪器三者之间的局域性协调的多维非线性关联,并认为正是这种局域性的协调保持了科学自身的稳定性,从而构建了科学发展的连续图景。在交易区理论看来,科学的发展不再由出于基础地位的单一线索的变迁决定,而是不同亚文化之间的交易区中的局部性协调对于亚文化的演进和整个科学的结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14]。这又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阐释了科学发展的模式。

不同于库恩的科学革命所展现的理论的改变带来了整个范式更迭,从而导致科学格式塔式的转换,伽里森以一种局部的断裂和局域性协商的形式维持着科学发展的整体连续性。这就使得科学的发展图景从库恩的以“革命”为主转为交易区理论的“协商”式,从而以一种动态、多元的稳定性代替了科学革命的间断性,使其更为贴近科学实际发展过程中所展现的复杂性和异质性。同时,伽里森通过稳定性赋予了科学以朝向因果链条高阶的整体趋势,从而将科学的图景从库恩的格式塔式转换的非定向性的混乱中“拯救”出来。

参考文献

[1][美]戴森F.太阳基因组互联网——科学革命的工具[M].覃方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26.

[2]Galison P.History,Philosophy,and the Central Metaphor[J].Science in Context,1988(01):197-212.

[3][美]库恩T.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85-122.

[4]Fine G,Kleinman S.Rethinking Subculture:An Interactionist Analysis[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9(01):1-20.

[5]Ginzburg C.The Cheese and the Worms:The Cosmos of a Sixteenth-Century Miller[M].Tedeschi J,Tedeschi,A.Trans.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0.

[6]Galison P.How Experiments End[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7:243-263.

[7]Galison P.Image and Logic:A Material Culture of Microphysics[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97:9,44,46,74-95.

[8]Galison P.Computer Simulations and the Trading Zone:The Disunity Of Science Boundaries,Contexts And Power[C].Stanford,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118-157.

[9]Galison P.History,Philosophy,and the Central Metaphor[J].Science in Context,1988(01):197-212.(www.xing528.com)

[10]Foley W.Language Birth:The Processes of Pidginization and Creolization[J].Linguistics:the Cambridge survey.1989(04):162-183.

[11]Galison P.Philosophy in the Laboratory[J].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1988(10):525-527.

[12][美]科恩B.科学中的革命[M].鲁旭东,赵培杰,宋振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94.

[13]Galison P.Philosophy in the Laboratory[J].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1988(10):525-527.

[14]洪进,汪凯.论盖里森“交易区”理论[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03):67-70.

(原文发表于《科学技术研究》2013年第4期)

【注释】

[1]笔者对伽里森的访谈,2011年2月3日,波士顿

[2]笔者对伽里森的访谈,2011年2月3日,波士顿。

[3]笔者对伽里森的访谈,2011年2月3日,波士顿。

[4]笔者对伽里森的访谈,2011年2月3日,波士顿。

[5]皮钦语(pidgin),又称作“比京语”。皮钦语是指两种或多种不同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由这些语言杂糅而成的语言。皮钦语言在一个社会中通行的范围是有限的,大致只使用于不同语言的人有必要相互交际的场合,而不用于同属一种语言的社团内部。大多数情况下,皮钦语是一种口头语言,文法和词汇都十分有限。

[6]克里奥耳语(creoles),是由皮钦语发展而来的一种有声交际工具,是一种建立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系统基础上形成的并被特定的言语社团作为母语学习使用一种语言。皮钦语的特点之一在于它是一定场合下使用的特殊语言,没有人把它当作母语来学习使用。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它也可能被社会采用为主要的交际工具,由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在这种情况下,皮钦语就变成了克里奥耳语。

[7]笔者对伽里森的访谈,2011年2月3日,波士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