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世界古国之一。印度人民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创造了丰富多采并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化。古代印度文化对东西方文化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哲学 在古代印度哲学的发展过程中,统治阶级力求使神话和宗教完全系统化,而遂和这些内容交织在一起。因此,在哲学居统治地位的是婆罗门教和佛教的神学紧密相联的唯心主义。婆罗门教各派哲学的基本观点,即宇宙精神(梵)是第一性的本体,它在自我发展中创造了神和万物。这是婆罗门教所宣扬的,他的最高理想境界是达到“梵我一致”的理论依据。佛教各派哲学的特点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他们认为只有主观是真实的实际存在的,整个周围客观世界都是幻觉。因此,佛教告诫人们放弃现实斗争,消灭欲望以求达到涅槃的理论根据。
公元前6世纪,由于经济的发展阶级的分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中集中表现在旨在反对种姓制度及宣扬与维护这一制度的婆罗门教的广泛运动。当时,在印度曾出现许多哲学学说,反对婆罗门教关于轮回学说、离开罪恶世界获得永恒极乐的道路等观点。其中思想最激进的是顺世论派。
顺世论哲学梵语为路伽耶陀(Lokayata,意思是“流行在人民中间的观点),在我国史书和汉译佛经中被译为“顺世外道”或“世间行”等名称。它又被称为斫婆伽派。传说此派的奠基人是毗诃跋提。到列国时代,此派的代表人物是阿夷多翅舍钦婆罗。顺世论派是古代印度最古的唯物主义派别。
顺世论派反对一切宗教和唯心主义所宣扬的创世和主宰万物的神,它和婆罗门教、佛教等唯心论宗教哲学是根本对立的。此派主张物质世界是一切存在的唯一源泉,物质世界是由地、水、火、风四种元素构成的。一切事物都能被人的感觉所认识,感性知觉是认识真理的源泉。物质元素以特殊的方式组合,产生具有意识的有生命的身体。人们的意识不能脱离身体而存在。人们死后,不会剩下什么东西对他们的行动引起后果或忍受其痛苦或享受其快乐。这就否定了《吠陀》的权威,否认了有与肉体脱离而存在的灵魂和轮回转世的说教。顺世论派还嘲笑婆罗门教用来欺骗人民的宗教仪式、祭祀和迷信。他们说,正义的分配是没有的,祭祀的法律是没有的⋯⋯没有神,没有什么灵魂。这一切都是没有根据的,替它宣扬的人都是撒谎。这派也反对佛教。他们说,以断欲来摆脱人世之苦的说教,实际上就是宣扬人死了比活着好。此派的信仰者否认来世的一切,极力主张要关心的是人世间的生活而不是来世的生活。
顺世论哲学是古代印度的唯物论哲学。它是在同婆罗门教、佛教等的唯心论哲学斗争中产生和发展的,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世界观,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要求,因此,它在人民群众中得到普遍的支持。
文字 公元前三千年代中期,在哈拉巴文化中就发现了古代印度最初的文字。这种文字共有五百个以上的符号。其中有些是发音符号,有些是表意符号。这种文字符号至今尚在解读的过程中。大约在公元前一千年代初期,印度又产生了字母文字,婆罗谜文、佉卢文和梵文。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梵文,它是47个字母组成的。
文学 印度最古的文学作品是《吠陀》。或称为四吠陀本集。其中最古老,文学价值最高的是《梨俱吠陀》。 《梨俱吠陀》共十卷,包括1028首颂诗,主要是雅利安人称赞诸神的赞歌,其中也有少数世俗的诗歌。[30]继吠陀文学之后是史诗。古代印度流传下来的两部最著名的史诗是《摩诃婆罗多》 (即伟大的婆罗多族战争)和《腊玛耶那》 (即腊玛的勋绩)。 《摩诃婆罗多》共十八篇,长达十万颂(每颂有两联或两句),比荷马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加起来的总和还要长达七倍多。这部史诗先是民间口头流传,公元4世纪才用文字编成。传说编者是毗雅萨。史诗的核心部分,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就已经形成,是描述婆罗多氏族的两支后裔居楼族和般度族争夺政权的斗争。关于这次战争,史诗是用半幻想和神话的形式进行叙述的。史诗所叙述的故事情节是:哈斯丁纳普多罗城(即象城,在恒河上游)有一个帝王氏族叫居楼,出身于传说中的月种王朝的帝王婆罗多。居楼王的氏族后来又分为两个支派:一个叫居楼,一个叫般度。居楼族的奇武王有两个儿子:长子叫达利多拉陀,次子叫般度。达利多拉陀生有百子,称为居楼弟兄;般度共有五子,称为般度弟兄。达利多拉陀是个瞎子,不能继承王位。王位遂由般度继承。般度死后,按传统王位应由般度五子继承。但达利多拉陀的百子势力强大,企图独占王位,遂用各种阴谋陷害般度兄弟。但他们的一切诡计都未实现,因而不得不把国土的一部分让给般度弟兄们。可是,心怀嫉妒的居楼弟兄不甘心失败,遂又想用赌博方法,来夺取般度兄弟在氏族财产中的那份应得的土地。当时决定的赌博的誓约,谁要在这次赌博中输了,失败的一方要被放逐十三年。般度五子在这场掷骰子的赌博中输了。他们履行自己的诺言,遂被放逐十三年。放逐期满,般度兄弟要求还给他们那一部分土地,但居楼兄弟拒不归还。因此,般度族和居楼族之间在因陀罗普罗斯陀(这座城市的废墟,在今印度共和国首都新德里的近郊)以北100公里遂发生了争夺哈斯丁纳普多罗王位的战争。据史诗描述,当时印度所有各部落都以这一方或那一方的同盟者的资格参加了这场战争。这场战争共进行了十八天,般度族获得最后胜利。他们当中的一位兄弟登上了哈斯丁纳普多罗的王位。
《摩诃婆罗多》的主要内容是描写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河流域后,向东部恒河流域征服的故事。这部史诗内容丰富,包括民间传说、寓言、神话、童话,是印度文学的宝贵遗产,印度古代文学和戏剧多从中取材。
《腊玛耶那》共七篇,约24000颂。传说这部史诗的作者是古印度著名诗人蚁垤(发尔弥吉)。史诗的基本内容是叙述英雄腊玛和他妻子息妲(Sita)的故事。
史诗说:北印度阿窬陀城(现在的奥德,在乌塔尔——普拉德什州)的陀萨罗陀王有四个儿子,但非一妻所生。长子腊玛的聪明、膂力、勇武和德行都超过他的弟弟。因此,陀萨罗陀王指定他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但陀萨罗陀王的另一个妻子不同意腊玛为继承人,想立自己的儿子跋罗多(腊玛的异母所生的弟弟)。所以就阴谋陷害腊玛,把他放逐十四年。腊玛同他的妻子息妲就被迫向南印度出走,越过温德亚山,哥达瓦里河,直到森林的最深处去过流放生活。在森林生活中,他经常逐杀森林中的恶魔,激怒了楞伽(现在的斯里兰卡)岛的统治者恶魔王拉伐那。有一天,拉伐那和智魔一起把息妲抢走,带到楞伽。腊玛在猴王苏哥利跋的协助下,率领猴和熊组成的大军,进攻楞伽。腊玛和恶魔在楞伽岛经过一场血战,杀死了拉伐那,救出了息妲。这时腊玛被流放的期限已满,遂同息妲一起回到阿窬陀,登上了他祖先的王位。这部史诗的基本内容大约形成于公元前4世纪,晚于《摩诃婆罗多》,它反映了雅利安越过温德亚山,向南印度扩张的故事。
以上这两部史诗不仅反映了古代印度人的宗教观,而且对他们的生活情景以及社会经济关系也反映出鲜明的景象。
古代印度民间文学是由民间故事、寓言和童话汇集而成的,是古代印度人民智慧的结晶。古代印度民间文学作品中最著名的是《潘查檀多罗》 (《五卷书》)、 《希陀帕迭沙文集》 (《嘉言集》)和《佛本生经》等。其中《佛本生经》最早,并最为流行。这部作品包括许多叙述佛陀生为悉达多王子以前投生人间的神话故事。在很多情况下,这些故事就是民间创作材料。原故事的情节虽曾被加以增删和润色,但它仍留一些优秀的、健康的成份,对研究当时社会生活提供了参考资料。
戏剧起源于上古时代。印度戏剧的最早形式可能是从有音乐伴随的舞蹈哑剧发展起来的。在《政事论》中经常提到职业演员:歌手、舞蹈家、音乐家等。现在所知的最早的戏剧是马鸣(约公元1世纪)以佛的信徒舍利弗的故事为题材的《舍利弗本事》。勿容怀疑,在这以前还有许多戏剧家。古代印度最杰出的诗人和戏剧家是迦梨陀娑。他大约生于公元4、5世纪。迦梨陀娑剧本流传至今的有《沙恭达罗》和《优哩婆湿》等,其中最著名的是七幕剧《沙恭达罗》。这部剧描写国王豆扇陀和森林修道者的女儿沙恭达罗恋爱的故事。故事叙述国王豆扇陀率领仆从出外狩猎,因追逐一只野鹿,他奔跑到净修林里,恰巧遇到了年轻美丽的净修女沙恭达罗。他俩一见钟情,便结了婚。不久国王回到京城,临行时曾把一只刻有自己名字的宝石戒指,作为纪念品留给沙恭达罗。沙恭达罗在净修林里,由于对国王的昼夜思念,以至精神恍惚,得罪了仙人。仙人发出诅咒,说国王一定不会再认她,只有当他看到他留给她的宝石戒指时,才能恢复记忆,承认她是自己的妻子。过了不久,沙恭达罗辞别了净修林,进京城到王宫去找国王。途中,沙恭达罗一时疏忽,竟把国王送给她的宝石戒指丢失。到了王宫,国王真的不承认她是自己的妻子。在绝望中,沙恭达罗回到天上。这时候,一个渔夫在鱼肚里得到一只宝石戒指,献给了国王。国王见到那只宝石戒指,立刻回忆起过去,想起了和沙恭达罗之间的夫妻关系,悔恨交加。最后,国王终于找到了沙恭达罗和她的儿子。这个儿子后来继承了王位,并且是传说中最早的一个皇帝。在这部作品里,迦梨陀娑通过对古代半人半神的人物的具体描写,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印度统治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情景,情节曲折而自然;对各阶层人物心理描写也很细致,巧妙地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迦梨陀娑曾留下许多作品,抒情诗有《云使》、 《鸠摩罗出世》和《罗怙世系》 (罗怙家族)等,其中《云使》是一部精美而优雅的抒情诗。[31]
造型艺术 古代印度的艺术是伴随宗教发展起来的。严格地说来,在孔雀王朝以前,印度的艺术还是处于原始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佛教的兴起,到孔雀王朝时代,印度艺术才开始发展起来。
在建筑方面,直到阿育王统治时期,印度才开始用石块建造宫殿和庙宇。这时出现了“窣堵坡”即佛塔,是保存佛骨的地方。最初,窣堵坡是一种塚墓形的建筑,是用砖建造的,后来逐渐加高和扩大,并砌以一层石块。窣堵坡是一半圆形的建筑,直径约一百英尺。它的顶端是平台,台上建造一平坛,坛上竖立层叠着的伞形柱。这是佛教徒奉祀佛骨的地方,是他们崇拜的中心地,也是寺院建筑的中心。
阿育王崇信佛教,他在释迦牟尼出生、讲经和逝世的地方建立了许多圆形石柱。这种刻有国王诏令的石柱,是用整块岩石雕刻成的,有的重达五十吨,高达十五米以上,柱头刻有很精美的狮、象等动物雕像。这种圆形石柱很多。其中以阿育王在萨尔纳兹地方所建造的石柱最著名。这个石柱的柱头刻有四个雕刻精致的狮子雕像,以显示帝王的权力和威严。
石窟建筑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的。最著名的石窟建筑是阿旃陀石窟,大约从公元前1世纪就开始凿建。阿旃陀石窟位于今海得拉巴省境内的阿旃陀。它是开凿在一个新月形的悬崖上’共二十九个,大约直到公元7世纪才建成。这个石窟保存了大量以佛教为题材的精致的雕刻和优美的壁画。
在早期佛教时代,印度并不雕塑佛像。到公元1世纪,才开始这种雕塑。当时流行的西北印度犍陀罗佛像是独具风格的,被称为犍陀罗佛像。印度艺术家雕塑的神话中的人物和佛教中的佛像,光彩弈弈,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姿态,充分体现了当时手工业的发达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古代印度人以温柔恬静为美。这种审美观点也表现在他们的绘画上。古代印度的绘画,色彩非常丰富,尤其多用金色。
古代印度人民所创造的丰富多采的艺术对世界各国的艺术影响很大。随着佛教在东亚各国的传播,古代印度艺术也传到中国、朝鲜和日本。
自然科学 古代印度医学方面有卓越成就。医学的萌芽最初是与宗教信仰和巫术的观念密切结合的。最古的医学知识都保存在宗教典籍《吠陀》,特别是《梨俱吠陀》和《阿闼婆吠陀》的赞颂诗中。后来,古代的巫师逐渐变成为能治病的医生。在《吠陀》中已有许多关于解剖学、病理学和治疗学等方面的珍贵资料。医生特别注意脑髓、脊椎和胸腔,认为这些部位是主要的患病区。在《吠陀》中曾提到黄疸病、关节病和头病等疾病。当时用药草制药特别盛行。在《梨俱吠陀》中曾这样写道:“象国王召集会议那样搜集药草的人称为智慧的医生,驱除疾病的扑灭恶魔者(拉克沙斯)。”[32]随着原始医学的发展,后来在古代印度出现了各种专门的医学,如内科、外科、眼科。当时的优秀医生把长期积累起来的医学知识,写成很多医学论文。相传公元1世纪,迦腻色迦的御医阇罗迦的医学著作曾谈到医学的许多方面,其中还有一部分论述营养、睡眠和节食是人体健康的三大因素。后来,他的医学著作还译成阿拉伯文。我国的《隋书·经籍志》曾有《龙树菩萨药方》、《龙树菩萨和香法》、 《婆罗门诸仙药方》等记载。这些都说明古代印度的医学成就以及对后来的影响。
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古代印度在天文学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早在吠陀时代,印度人民就已经对天文进行观测,观察月的盈亏。他们认识许多星宿,分辨出五大行星(金、木、水、火、土)和黄道,并把黄道附近的群星划成二十八个星座(和我国二十八宿基本相似)。在笈多王朝时期,天文学已获得显著成就。当时天文学家认为地球是不动的,日月星辰围绕地球运转。天文学家阿利耶跋多(约生于公元476年)认为,地球是球形的并围绕地轴自转,月亮的光是由于接受日光而发出的。在天文学观察的基础上创造出历法。当时古代印度的历法,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三十天。历年与天文年之间的差距用增加第十三月的办法来弥补。后来,每过五年就加一闺月,以调整岁差。古代印度天文学的发展水平是相当高的。
古代印度人在数学方面的成就,对世界文化作出极重要的贡献。他们很早就独立地发明了表达数字的1、2、3、4、5、6、7、8、9、0十个符号和定位计算的十进位法,这种进位方法的原理是同一数字因其所占的位置不同而表示几个、几十、几百或几千等等。如果某一个位置上没有数字则在该位上写0 (零)。古代印度人用九个数字符号和“0”的符号来表示一切的数目,这是对人类数学史上的巨大贡献。人们通常错误地把这种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其实这种数字不是阿拉伯的而是印度人发明的。印度的数字被近东各民族使用,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从著名天文学家和数学家阿利耶跋多和婆罗哈密赫罗(公元6世纪)的论文中了解到,公元5世纪时,印度人已经知道开平方和开立方的方法。古代印度人在几何学、三角学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他们还能比较精确地计算圆周率π的数值。几何学知识的发展和生产实践需要有密切关系。建筑术需要使用四方的石块或用砖砌成四方形、三角形或多角形。这种需要很可能引起对三角形、正方形的研究。代数学的应用,也以古代印度人的贡献最大。后来印度人将代数传给阿拉伯人,再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中世纪欧洲的数学家就是沿用了阿拉伯人传去的代数原理。
在农业方面,印度古代史料中,关于农业施肥、轮耕制、土壤的选择与分类、除害虫、饲养牲畜等都有记载。例如,在《吠陀》中就已经谈到关于在经营农业中施肥、轮耕以及在各种农作物除害虫等记录。在《政事论》和阿育王的铭刻中均有关于土壤的选择和分类的方法,以及选种和饲养牲畜方法的记载。
[1]《印度通史》第6章,第2节,第117页。
[2] 《印度通史》第6 章,第2节, 第119页。
[3] 《印度通史》 第6章,第2节, 第120页。
[4]传说,释迦牟尼死后不久,阿阇世统治时期佛教举行第一次结集;在伽腊索伽统治时期,佛教举行第二次结集。见《印度通史》,第5章,第3节,第102页;第6章,第2节,第140页。(www.xing528.com)
[5]这部著作对孔雀王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都有论述,是研究孔雀王朝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
[6]③美伽斯提尼在华氏城居住五年,著有记述印度地理、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印度志》。这部著作已经失传。只有阿里安的《印度志》和斯特累波的《地理学》中保存下来一些断片,是研究印度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
[7]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64页。
[8]憍底利耶在《政事论》第2卷,第12章中曾提到“支那帕塔”意思是中国出产的丝织品。
[9](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第4卷。
[10]见《佛本生经》(No,484,Salikedara Jataka),阇那那认为,这份土地一半出租,一半由奴隶和雇工耕种。
[11]见斯特累波,ⅩV,1,66.
[12] 见《摩奴法典》,Ⅺ,S8。盗窃土地算重罪。
[13]《高达摩法典》,Ⅹ,3 9
[14]据《摩奴法典》Ⅷ ,415、参见《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第219页。
[15]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第4卷。
[16] 见西晋法护译:《生经》,卷1,“五仙人经”;卷5,“梵志经”。又《佛本生经》(No,354,uraga Jataka No,520,Gandatinda Jakata等)。
[17] 《摩奴法典》的编写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00年至公元200年。摩奴是印度传说中的人物,但《摩奴法典》却是反映古代印度社会经济状况的重要资料。
[18]见《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第222页。
[19]见《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第221页。
[20]见法显:《佛国记》,《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第230页。
[21]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第204—205页。
[22]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73页。
[23] 《印度通史》,第6 章,第2节, 第147页。
[24] 《印度通史》,第7章, 第1节, 第154页。
[25] 大约编篡于公元1oo—400年间。
[26] 大约编纂于公元300—500年间。
[27] 法显:《佛国记》见《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第229—230页。
[28] 法显:《佛国记》见《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第230页。
[29] 《布利哈斯帕提法典》(Briha Spati Dharmastra)Ⅶ12—16。
[30]《印度通史》,第4 ,第2节,第63—65页。
[31]《印度通史》,第8章,第2节,第207页。
[32]引自阿甫基耶夫:《古代东方史》中译本,第68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