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 印度北临喜马拉雅山,东北部和西北部也是高山环绕。南印度是一个伸入印度洋的大半岛,东为孟加拉湾,西为阿拉伯海,南部则是印度洋。
印度境内的自然情况可分三部分。北部是高山地带;在喜马拉亚山和温德亚山脉之间是由印度河、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构成的大平原,通常把这部分和北部高山地带合称为北印度;温德亚山脉以南称为南印度。南印度又分为中央的德干高原和沿海平原两部分。印度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西北旁遮普(五河流域)气候干热,雨水稀少,在古代大部地区的农业都靠河水泛滥和人工灌溉。德干高原矿产丰富,不宜农耕。高原两侧的沿海部分是平原,气候良好,雨水充足,适宜农耕,工商业也比较发达。自然条件的差异,对上古印度各地区的历史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印度居民 古代印度居民的来源很复杂。在旧石器时代,印度就有人居住。旧石器时代文化,在今巴基斯坦和印度均有所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的范围更广。新石器时代向金属器时代过渡是从印度河流域开始的。
石器时代的居民,其人种现在还不能断定。据一般说法,有黑矮人和原始澳语人。从公元前三千年代开始,达罗毗荼人在印度占有重要地位。关于他们的人种和来源问题,现在尚未解决。有的学者认为他们可能是印度的土著居民,也有的学者认为他们可能是来自西亚。一般认为印度河流域的上古文明就是他们创造的。公元前二千年代中期,属于印欧语系的“雅利安”部落,从西北部进入印度。[1]从公元前二千年代中期开始,又有波斯人、希腊人、大月氏人、嚈哒人以及其他种人相继进入印度。在外族不断进入和内部居民的迁徙过程中,形成印度民族的复杂情况。(www.xing528.com)
从石器时代到金属器时代 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在巴基斯坦和印度境内陆续发现许多旧石器的文化遗址,多数分布在温德亚山以南。旧石器时代的印度人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新石器遗址分布得更为广泛,遍布于印度南北各地。从发现的石器和陶器可以看出,这时印度人已经从事原始农业和驯养牲畜,已能制造陶器,建造小舟,从事纺织和摩擦竹木取火。这时印度人已能建造简单的住所,但多数居住地发现在山洞中,并在山洞中绘有壁画。
上古印度人最初利用的金属是黄金,但人们只是用黄金制作装饰品。到公元前四千年代末,三千年代初才开始用铜和青铜制造工具和武器。青铜时代文化主要是在印度北部发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