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民、奴隶大起义 第十二王朝是中王国的极盛时期。在此之后,由于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和地方势力再度兴起,中王国开始衰落,统一的埃及再度陷于分裂混乱之中。从第十三王朝开始,埃及的历史进入第二中间期(包括第十三至第十七王朝,约公元前1786—1567年)。在第二中间期里,埃及爆发了第二次人民大起义。
这场波澜壮阔的人民大起义,不仅在埃及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就其规模、声势及其对统治阶级打击的彻底性来说,在古代世界也是罕见的。
记述这次人民大起义的历史文献是《伊浦味陈辞》。[5]《伊浦味陈辞》是荷兰莱登博物馆所藏的第344号纸草。[6]全篇的内容主要是奴隶主贵族伊浦味向国王陈述国内发生纷乱的情形。从《陈辞》所见,伊浦味是站在奴隶主阶级的立场上来描述这次人民大起义的。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他对这场革命风暴的仇恨。然而,我们透过他的咒骂和攻击,却看到了这场大革命的规模和不容忽视的历史作用。
参加这次人民大起义的阶层是十分广泛的,有农民、手工业者、城市贫民以及贫苦的民众和奴隶。 《陈辞》说:“⋯⋯恶徒到处都是”, “强盗到处都是”, “流血到处发生,⋯⋯许多死者尸体葬在激流里,河流〔已变成〕坟墓。⋯⋯每个城市都在说:‘让我们打杀我们中间的有力者吧’”这些文字充分说明起义者之多,斗争之烈在埃及是空前的。
从《陈辞》所见,起义者的锋芒所向直指以国王为代表的奴主统治集团,包括以“蛇标拉”为代表的神权。 《陈辞》说:“看啊:那〔似乎〕永远不会发生的事情竟然发生了。国王被穷人捕捉去了。看啊:人们已经起来叛乱,反对那蛇标,那抚绥两万土地的拉神之‘眼’”, “暴动者顷刻之间就占领了京城,⋯⋯国王宫殿的大门、列柱、屋壁都烧成灰烬⋯⋯”“所有的公务员已经不在其位了。⋯⋯国王的长官们正在逃跑自脱。宫廷的人已经从王家被赶走了。”“档案库被打开了。档案库中的租税公告表已被偷窃。官吏已被打死。他们的公文书被拿走了。审判厅的法律纸卷已被抛出,在十字路口,人们就在纸卷上行走了”。 “宏大的审判厅已经成为一个任意出入的〔场所〕了,穷人进出那宏大的宫殿。”起义者推翻了国王的专制统治,摧毁了维护奴隶主利益的国家机器。
《陈辞》还说:“看啊:那本来没有财产的人,〔现在〕已经变成财富的所有主了。财富的所有者却变成无产的人了。看啊:本是受管理的人,却变成奴隶的所有者。”“看啊:丽衣华服的所有者现在却穿上褴褛的衣衫。那从来自己无力织布的人,〔现在〕却是精美麻布的所有主了”。“那〔甚至〕不能给自己建造起茅舍的人,他〔现在〕已经是房屋的所有主。那〔甚至〕不能靠墙壁睡觉的人,他〔现在〕已经是卧榻的所有者了。”“看啊:那因贫而无妻因而独宿的人,他〔现在〕已经有了贵妇人了。”“〔看啊〕:望族的贵妇女,珍宝的女人,正在交出自己的儿女,作为婢妾。”[7]
这次人民大起义的结果,未见记载。但是,处在奴隶制正在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人民起义是无法改变历史发展的进程的。从后来统治秩序得以恢复这一点来判断,起义无疑是被镇压下去了。但是,这次人民大起义打乱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动摇了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全部上层建筑,打击了中央统治集团和地方割据势力,解放了生产力,为后来埃及奴隶制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道路。
喜克索斯人的统治 埃及第十三王朝(约公元前1786—1633年)在人民起义的打击之下灭亡了。与第十三王朝并立的是以三角洲科索伊斯为中心的第十四王朝(约公元前1786—1603年)。此后,从叙利亚——巴勒斯坦一带入侵的喜克索斯人,在三角洲的东北部,以阿发里斯为首都建立了第十五王朝和第十六王朝(约公元前1674—1567年)。喜克索斯人入侵之后,一部分退居埃及南方的统治势力,在底比斯建立起第十七王朝(约公元前1650—1567年)。从第十四王朝到第十七王朝期间,习惯上称为喜克索斯人统治时期。
“喜克索斯”一词,来自埃及语希克一卡斯,意为“异方山国之酋”。他们或者属于塞姆人种(凡发现他们塞姆族姓名的地方,他们主要属于阿摩利人),或者属于塞姆人与胡里特人的混种。
对于喜克索斯人的侵入,埃及僧侣史家曼涅托曾有过完整的记述。在曼涅托看来,喜克索斯人象狂风似地突然推进埃及,并且轻而易举地侵占了埃及。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喜克索斯人侵入埃及是经过较长的过程的。从某些公布的材料和有关的陵墓浮雕来看,从第一中间期起,中经第十二王朝,都有亚洲人陆续来到埃及。到第二中间期,他们乘埃及分裂衰落之机,作为一支独立的势力,开始在埃及部分地区实行统治。
喜克索斯人在埃及的统治约一个世纪之久。在其统治初期,其势力所及只限三角洲一带,西部三角洲、上埃及的统治政权继续存在,但承认为其藩属。喜克索斯人统治的全盛时期,是希安为王时期。他自称为“掌握国家的、被自己同貌人所爱戴的太阳之子,苏塞尔·恩·拉·荷鲁斯”。毫无疑问,这表明希安具有要统治全埃及的政治企图。据文献记载,喜克索斯人曾派使臣至上埃及的底比斯,禁止他们继续崇拜阿蒙及其他的埃及神,而让他们崇拜喜克索斯人所信奉的塞特神。更有甚者是要求底比斯的统治者,阻止河马在池塘里鸣叫,以免影响700里以外的阿发里斯王宫的安寝。[8]这显然是对上埃及统治政权的蔑视,也是对埃及民族意识和宗教信仰的极大诋毁。因此,上埃及的统治者塞肯内拉进行了反抗喜克索斯人损伤埃及人的宗教感情的、无视主权的战争。战争的结果,虽然塞肯内拉战死了,但喜克索斯人也未能取得对埃及的决定性胜利。(www.xing528.com)
在喜克索斯人统治期间,埃及人蒙受深重的苦难。据曼涅托记载,喜克索斯人焚毁城市,破坏神庙,屠杀男人,变妇孺为奴,征收贡赋,派重兵镇守要塞。喜克索斯人的残酷统治,激起了埃及人民的强烈反抗。底比斯的第十七王朝国王卡默苏领导了反抗喜克索斯人的斗争。他强烈反对埃及内部存在的安于纳贡称臣的屈辱主张。在他死后,他的兄弟阿摩西斯继而举起反抗的旗帜,掀起了更大规模的反对喜克索斯人的解放战争。埃及人很快攻陷了阿发里斯,将喜克索斯人驱逐出埃及,接着追赶喜克索斯人至巴勒斯坦境内,直到喜克索斯人最后投降为止。
[2]《史纲》编写组:《世界上古史纲》上册,第293页。
[3]见《古代东方史文选》,1963年版,第60—63页。转引自刘家和主编:《世界上古史》,第52页。
[4]见北京师大、吉林师大合编:《世界古代史资料选辑》(上),第43一44页。
[5] 《陈辞》所反映的历史时代,各家说法不一。此据《世界上古史纲》的说法,详见《世界上古史纲》上册,第295页。
[6] 纸草发现于孟斐斯附近的萨卡拉墓地,原文首尾都已毁损,中间亦多有阙文。
[7]以上《陈辞》的引文,均见林志纯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第3—13页。
[8]费克里:《埃及古代史》,第4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