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开放以来,老一代人感触最深的是20世纪80年代的价格双轨制,价格冲关那两年,之后,部分商品涨幅过快,但是也很快平息,手机、家电、汽车等降价是常态。
十几年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涨幅大体都在3%左右,很多人表示怀疑与不解。从广义货币M2的增速与存量看,都会让人难以置信,国民生产总值GDP每年增速在7%左右,M2在13%左右甚至更高。
大约十年前,时任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现任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的唐双宁先生写过一篇《金融如水》的文章,是金融界第一个把金融比作水的,该文写的也是行云流水,这里不分析这篇文章了。
文章中提到过筑大坝、引水等。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底,M2是1661亿元,十年前的2006年底,M2是345578亿元,2016年8月末,M2余额151.10万亿元。
现在的货币存量是36年前的909倍,是十年前的4.37倍。据报道,中国M2总量相当于美国加欧元区的总和,无论增量还是存量,中国的货币量世界第一是事实,那为什么没有出现类似于埃塞俄比亚、委内瑞拉等国家那样的恶性通货膨胀呢?(www.xing528.com)
中国老一代领导人陈云主管经济,在《陈云文选》中有记载。陈云同志说:“一九六二年货币流通量达到一百三十亿元,而社会流通量只要七十亿元,另外六十亿元怎么办?就是搞了几种高价商品,一下子收回六十亿元,市场物价就稳定了。”
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曾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在其任委员期间写过一篇文章讲述过。那是20世纪60年代的故事,那时的伊拉克蜜枣,进口的,每斤要卖5元钱——那可是1960年代的5元钱!
我又查了一下,当时的5元钱可以买40斤大米,或6斤大闸蟹,或7斤肉。严格来说,伊拉克蜜枣确实很贵的。
这个伊拉克蜜枣其实就是几个“高价商品”之一。现在,货币供应量太大,这么玩是不行的,于是,出现了股市、楼市,起到了伊拉克蜜枣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