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国内银行业的变化已经显得非常清楚,从1998年到2008年,这十年本身就是对抗东亚金融危机、加入WTO、全面对外开放的十年。”胡昌苗告诉记者,无论是银行的服务意识,还是各行的风险管理能力、盈利能力,与十年之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2003年,随着汇金公司向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注入450亿美元资本金,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也随之起步。
2004年8月和9月,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先后挂牌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分别为1863.9亿元和1942.3亿元。当时有境外金融机构声称:这一注册资本数额等于225亿美元。按当时的人民币折算价,从资产关系上看,这两家国有商业银行在2003年年底之前的净资产已近乎损耗殆尽。国有商业银行实际上已处于技术性破产境地,只是由于国家信用和政府隐性承诺的支撑,才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挤兑风险和实质性破产。
国有商业银行股权改革的基本目标是:补充资本金、实现银行政府分离、真正的商业化经营。其中,引入投资战略者成为国内商业银行股改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针对银行股权改革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不论是当时还是如今,国有商业银行需要引入的战略投资者都至少应当满足三方面条件:其一,拥有足够的投资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动用大量资金购买国有银行股权;其二,有利于克服国有商业银行在经济体制、公司治理、业务技术、资产整合、金融创新和国际经验等方面的劣势,并提供必要的外部资源和技术支持;其三,股权在一定时期内持有而不出售,以保障对应银行股权结构的相对稳定。在境内民营资本、国企机构投资者和境外机构投资者三大群体中,只有境外机构投资者有可能同时满足这三方面条件。
2004年之后,国有商业银行开始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2008年12月23日,胡昌苗向本报介绍,2005年建行在海外发股上市并获得了42倍的超额认购。而其余海外发股的工行、中行、交行这三大行也分别获得了76倍、75倍和205倍的超额认购。(www.xing528.com)
据悉,国有商业银行虽然在中国境内众所周知,并有着强大的本土市场影响力,但是在四大行海外上市之前,国外资本市场对中国银行业的了解,除了中国银行尚有一些知名度外,其他几家银行几乎无人知晓。而在2005年之前的各年全球银行排名中,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排名相当靠后。但2005年之后,随着这些国有上市公司在海外发股上市,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大为提高。
2008年7月,全球知名的金融杂志《银行家》发布全球最具实力的1000家银行排名表。中国创下了历史性新纪录,共有45家银行入选千强俱乐部,交通银行首次取代农行成为新的中国第四大银行。而随着农业银行未来股改上市,这一排名或许有所变化。
作为全球知名的银行传媒,《银行家》每年都会发布全球最具实力的1000家银行排名表。2005年,中资银行(不含港、澳、台)进入全球前1000行列的仅为19家。2006年,这一数字增至25家。2007年,中国银行业共有31家银行进入全球1000强的排名,其中有超过10家商业银行首次成功进入千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