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2日)
这一天,中国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上为6000多万中国的中小学生上了一课,讲的是在太空失重状况下的物理表现。这一天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质押式回购收于13.444%,最高成交利率为30%,市场利率大幅波动,资金在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虚拟经济之中出现一度失控的状况。可以说,这也等于给中国的商业银行上了一节重要的“失重”课。这一天股市的下跌可以忽略不计了。
有人问我:银行会出现挤兑吗?答:不会。银行会出现严重的危机吗?答:不会,但会有一些麻烦。问:银行的钱哪儿去了?答:大部分放贷款了,一时半会儿收不回来。一部分进入其他金融系统形成资金空转;关键是:被影子银行吸走,而影子银行投放出去的资金风险更大,可能已经出现问题了,于是,影子银行会用更高的利率继续从银行系统吸收资金从而导致银行缺钱。
银行缺钱表面上看是银行的问题,但是,在我看来,根源是影子银行出现系统性风险了,而最大的影子银行——信托行业的风险可能最先系统性爆发,从而导致中国式的次贷危机。
这次银行缺钱可能与“买入返售”直接相关,银行或动用了银行间拆借资金用于期限较长的信托产品,导致期限错配。中小银行用此业务较多,而网上传说中的中国银行违约,属于误报。《华夏时报》向从事该业务的其他银行交易人士求证过,得到的答案是,中国银行没有从事买入返售业务。盘活存量就是要清退这些业务。
导致银行缺钱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利率的“二元化”,即商业银行按央行规定的基准利率执行,一般年利率为3%;而非银行金融机构或影子银行的收益率(相当于银行利率)一般超过10%,最高的超过50%,这也是银行资金流入影子银行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中国信托业为何会出现系统性风险?这是因为,第一,从本质和概念上来看中国所谓的信托,是反信托的。信托即受人之托,代人管理财物,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委托人)的利益或其他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处分的行为。
简单对比国内外信托的含义就能明白,真正的信托,国外:1.有一笔资金需要管理→2.发起成立信托→3.寻找项目投资;而中国式信托是颠倒的:1.有一个项目需要资金→2.发起成立信托→3.寻找资金融资。
第二,信托自此演变成重要的影子银行,更可怕的是,很多信托干的是反调控的项目。正常的项目和行业基本都能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贷款成本相对较低,而受国家宏观调控和一些产能过剩行业不能从银行获得贷款影响,这些项目于是便会求助于信托,以支付高额利息为代价获得资金。比如,信托项目很多是房地产项目、煤炭等。
据21世纪网报道,2012年以来,信托机构累计成立122款涉煤产品,实际发行规模仅为267.31亿元。煤炭价格的下滑,也让相关信托产品兑付风险升级。
从“中国信托业协会”网站上公布的消息来看,一季度,信托资金有9.4%投入到了房地产行业。
中金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和2013年房地产信托分别到期2200亿元和2816亿元,加上应该支付的利息,总还款额分别约2500亿元和3100亿元。去年曝出的信托项目兑付危机,最终侥幸度过。今年银行缺钱,流动性危机,今年的偿付高峰,信托能否按期兑付?
第三,信托爆发式增长,乱象横生,而监管严重不足。美国前财长保尔森总结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最重要的教训是,金融监管跟不上金融创新,监管力量不足;资本充足率不足;流动性短缺。而中国的信托行业均存在上述问题,随时具备爆发信托性风险的一切条件。(www.xing528.com)
信托行业对资本金要求无强制性规定,其流动性主要来源是通过高“收益”从银行抢存款,其利率可高达30%以上,这种疯狂一旦破灭,其流动性瞬间枯竭。
同样据信托业协会网消息,一季度末,信托公司全行业信托资产规模为8.73万亿元,与去年一季度末5.30万亿元相比,同比增长64.72%;与去年四季度末7.47万亿元相比,环比增长16.87%。而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中国信托业54家信托公司固有资产总额815亿元,增长了20%;信托资产9614亿元。
信托业规模倍增的同时,监管显得严重不足,且不论监管能力如何,银监会直接负责监管信托的不过区区十来人;全国银监系统负责监管信托的不过两三百人。
这就是资产排名超过保险行业,仅次于银行业的信托行业的监管现状。
为什么银行不会出现挤兑和系统性风险呢?
尽管目前爆发货币危机的市场是银行间拆借市场,但是,银行有以下几点可以确保市场稳定:
第一,资本充足率高,去年底,全国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13.25%,同比上升0.54个百分点。
第二,不良贷款占比较低。截至去年底,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0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34亿元,不良贷款率1.56%,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可以收回到期贷款,以增强其流动性,而且大部分贷款是可以收回来的,尽管短期存在流动性不足,但是,中长期是毫无问题的。这就是所谓的盘活存量。
第三,商业银行有大量存入央行的准备金、超额准备金,甚至可以获得央行再贷款。中国的商业银行存入央行的准备金是世界上最多的,大约17万亿人民币。在商业银行的确遇到支付危机——而不是银行间拆借利率高的情况下,央行可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或者定向下调,或者不对称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缓解商业银行流动性。央行还可以进行逆回购,甚至向出现支付危机的银行再贷款等。
而信托行业出现集中兑付拿什么应对呢?
理论和法律上银行不会为信托产品埋单,但是,出于维稳等需要会承担部分责任,银行的资产也非万无一失,特别是经济下滑过程中。而信托的风险百倍于银行。
(作者注:到目前为止,如当初的判断,银行并未出现大范围挤兑风波,也暂未出现系统性风险;反观信托行业,各种问题此起彼伏,不是已经爆发,就是在爆发的途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