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7日)
9月16日晚间,市场上传出央行向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提供5000亿元人民币SLF(常备借贷便利,央行2013年启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随后获得金融机构确认,央行没有否认。
央行的这一举动被市场低估了,股市也反应平淡,如果说这一举动可以创造2.16万亿(根据二季度货币乘数4.32)广义货币M2,也许反应就不一样了。央行这一举动的主要原因和作用至少有五层意思:通过五大行借款主动发行基础货币以取代以外汇储备增加而提供相应的基础货币;舒缓五大行放贷能力不足;刺激银行放贷支持实体经济;M2增幅放缓下定向刺激避免出现通缩;降低了央行宏观调控成本。
首先,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对央行来说是负债操作,存款准备金对商业银行来说是资产,对央行来说是负债,负债就得付息,目前对存款准备金央行要向商业银行付息1.62%,如果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如果不放贷款还可以依旧存入央行,央行依然要付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利息。不是所有银行都会对存款准备金敏感。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不一定能刺激银行放贷,也许银行会玩同业业务,无风险套利,去年所谓的钱荒就是这么被银行玩坏了的。
SLF虽然也是货币政策工具,但是,这是央行用资产进行操作,对商业银行来说SLF是负债,这样的操作是商业银行向央行支付利息。有一家券商分析师分析:“14天正回购利率是3.7%,这是央行收钱的成本。而SLF是央行放钱的收益,理论上收益应该大于成本,所以3个月SLF利率应该高于3.7%。”目前,SHIBOR两周利率为3.52%,3个月的为4.63%,如果拆3个月还是可以套利的,这样可以缓解中小银行资金紧张。
显然,央行希望商业银行放款,贷款利率大约在7%甚至更高。不管怎样,央行进行资产操作是可以赚到钱的,负债操作成本较高。而较高利率可以迫使商业银行投放贷款到实体经济中,如果在借贷之际,央行辅以“窗口指导”,那商业银行就只能放贷或借给其他中小银行了,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毕竟是“二央行”,“央妈”的话还是得听的。
其次,可以直接缓解国有商业银行放贷能力不足问题。7月新增贷款3852亿元人民币,这让很多分析师大跌眼镜,比他们“预期”的少了一半(尽管符合我的预期);8月恢复到7025亿元,但是增幅还是下降的;据报道,四大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不包括交通银行)新增贷款2471亿元,只占新增贷款总量的35%,而正常年景,四大行新增贷款一般占一半左右。
出现这种情况,倒不是因为各位调侃的国有银行是“央妈”的亲儿子的原因,而是国有商业银行是银行间传统的拆出银行,国有银行是名副其实的第二央行,第二央行缺水,央行为稳定市场注入流动性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了。
再次,外汇占款减少,央行主动投放货币,货币政策更趋主动性。央行数据显示:8月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环比减少311.46亿元人民币。外汇管理局9月16日公布的数据表明,8月份银行结售汇逆差51亿元人民币,境内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逆差752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我国近几个月外贸顺差连创历史新高。这些数据说明,短期资本可能正在通过资本项目流出国内。随着国内资本回报率的下降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转紧甚至加息,资本净流出将成为趋势。二季度,虽然我国经常项目顺差4879亿元人民币,但资本与金融项目逆差达2237亿元。资本外流或是近期外汇占款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
前几年,由于外汇占款逐月上升,贸易顺差和对大陆投资递增,央行不得不投放基础货币,购买不断流入的外汇。现在,尽管贸易顺差尚在,外汇局已经不强制结售汇,加之,各种原因中国投资海外,中国人力成本和其他原因导致外资撤出,移民、留学、旅游和贪腐资金外流都导致用人民币换取外汇需求增加。(www.xing528.com)
在此背景下,央行过去依靠外汇增加投放基础货币的根基逐渐动摇了,于是央行创新了很多基础货币投放工具,SLF便是其中之一。
这种工具有几个好处:第一,央行完全掌握货币政策主动权,不会被外汇占款牵着鼻子走;第二,方便快捷;第三,我以小人之心度“央妈”之腹了,央行降低了操作成本,替财政部赚点钱,据报财政收入在上月出现大幅回落了,地也不好卖了,乱收费也不敢了。
看到一家很大的通讯社有评论说,谁嚷嚷着降息就是对改革的不信任,把我吓一跳,今年,我建议过降息,还是两次,每建议一次欧洲央行就降一次,都降成负的了。希望不是吓唬我的,我胆儿小。
跟上述券商分析的相反,也有分析师语气肯定地说,5000亿元借款利率超低。自从央行不分析数据后,各路分析师都纷纷出来冒充权威,那我就假设一下这位分析师仁兄是对的,借款利率远远低于3.7%,甚至比准备金利率低。那么,央行实际上就是定向五大行降息,五大行总不会拿着这么低的利率去放高利贷吧?尽管不知道国有商业银行身上是否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但是,“央妈”在给五大行借款的时候,必然有叮嘱。
更早前,央行对农村金融机构和给小微企业放款的商业银行提供了再贷款,利率也很低。如果央行再对被提供贷款的银行金融机构进行了“窗口指导”,那么,这些银行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抬高支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的。
我得声明下,我今年以来一直认为,降准不如降息,这两样加起来不如减税。在减税如抽丝的情况下,降准特别是全面降准我是坚决反对的,降息和以各种方式变相降息,比如央行对资产性业务进行货币政策调控,比如对商业银行SLF的时候,要降低利率,辅之以“窗口指导”不让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一样可以起到降息作用,在不降低存款利率的前提下,完成不对称降息,企业贷款利率降低了。这样,存款户高兴,企业也高兴,就是央行少赚了点。
我其实是非常支持改革的。尽管我也主张过降息,降息并不一定要降低现行的存款利率,那是看得到的大招。央行如果再贷款,向银行提供各种借款的时候降低利率,并让银行“谨遵医嘱”,贷款利率实际下降是完全可能的。
央行在不降存款利率的情况下,让贷款利率下降了,其资产性货币政策调控本身就是创新;所谓的改革其中包括创新,难道央行的这种降息模式创新,就是对改革的不信任?我糊涂了。经济评论就事论事,别扣帽子好吧?
(作者注:在本文发表当晚,有关方面宣布:在现行对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暂免征收增值税、营业税的基础上,从今年10月1日至2015年底,将月销售额2~3万元的也纳入暂免征税范围。也就是说把减免的额度从月收入2万元扩大到月收入3万元,一方面再次印证了我的减税很难的观点;另一方面,减税毕竟是好事,值得鼓励,希望能进一步扩大范围,让更多的小微企业从中受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