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5日)
3月3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降息50个基点,至1%~1.25%。这是美联储在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后作出的紧急决定。次日,实行联系汇率制度的香港也宣布降息50个基点。很多人还在纠结中国人民银行是不是会跟进,事实上,中国人民银行早在贷款利率上实行了降息,属于启动了不对称降息,存款利率降低料会启动。
3月1日,多家银行发布公告,自即日起启动个人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为LPR的工作(简称“LPR转换”)。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9〕第30号,LPR转换原则上应在8月31日前完成。由于个人存量浮动利率贷款以住房贷款为主,所以广大房贷一族将在未来半年内面对一道选择题——房贷合同选择“固定利率”还是“LPR加点”?回答机会只有一次,选择结果则关系到未来房贷利息支出多少。简单理解是:如果认为贷款存续期内平均贷款利率上行的概率大,就应选择“固定利率”,反之则应选择“LPR加点”。
我个人建议大家转换成LPR利率,最主要的依据是,中国货币政策进入降息周期。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面临通胀和经济下行双重压力,加息可以抑制通胀,但是会阻碍经济发展;降息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但是会对通胀产生压力,然而,央行会选择降息。滞胀压力是很特殊的经济现象,一般来说,经济下行会出现通缩;只有经济过热的时候才会发生通货膨胀。在经济下滑中伴随通胀是非常罕见的现象,这种现象少见也会发生。比如,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由于石油价格飙升,制造业外迁,日本物美价廉商品进入,造成美国经济下滑与通胀严重,形成严重的滞胀。一方面,美联储不顾当时的总统里根的反对将利率提高到10%以上。同时,里根推行了减税政策——主导者就是特朗普的经济顾问拉斐尔,他在特朗普执政初期设计主导了现在美国的减税制度;另一方面,美国跟日本和西欧主要经济体签署《广场协议》——当时里根的副贸易代表莱特希泽是现在负责中美贸易谈判的首席代表,迫使日本本币升值和进口美国汽车等,里根的政策成功让美国解决了滞胀问题,并为日后经济起飞奠定了根基。
在滞胀压力之下,任何国家央行都会面临行政当局巨大的降息压力,确保经济增长是优先考虑,通胀并不是。虽然,中国减税已有行动,但是,不能对减税期望过高。剩下的只有降息一条路可走了。(www.xing528.com)
第二,中国通胀是结构性、季节性和偶发性,加息并不能有效遏制。本轮通胀主要由猪肉涨价引发,拉动食品和农副产品价格上涨;春节期间由于交通不畅,企业大面积停工造成供给不足。这些问题政策加息完全不能解决。当然,降息更不能解决。不过,降息可以缓解企业融资成本过高,拉动投资与刺激消费、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由于实施了高速公路临时免交过路费,加之道路畅通后,疫情稳定开工恢复生产,特殊原因造成的通胀会得到缓解。中国一直存在产能过剩而非不足,物价持续上涨导致严重的恶性通胀的基础并不存在。
第三,贷款事实上已经进入降息周期,最终会导致存款利率下调。LPR利率每次调整只有10个基点左右,持续几个月下调。由于贷款利率持续下调,为保持商业银行存贷利差与盈利,让商业银行有放贷款积极性,央行降低存款基准利率是极有可能的。美国和西方主要经济体进入降息周期,中美存款利率倒挂,中国人民银行有下调25个基点可能,以保持与美国存款利率水平一致,从而保持汇率稳定性。
现有存款基准利率与LPR贷款利率有200多个基点利差,贷款利率依然有较大的下调空间,如果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商业银行LPR利率将进入较长时期的下降周期。
第四,时间窗口选择。美联储自次贷危机以来首次选择在议息会议期间宣布,并且,在收市之前宣布降息,事后看来并非良策。美国股市在美联储宣布降息后暴涨,随后依然暴跌。有个段子很能反映当时金融市场的心态:美股就好像突发高烧40度的孩子,“央妈”美联储突然对他说:“我给你一大笔钱,孩子你想买啥就买啥吧,让自己高兴起来。”孩子一想:“她突然对我这么好,我不会得了癌症吧?”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调整一般选择在周末进行,偶有突发事件发生,只是在开市之前宣布,记忆中没有过在金融市场交易之中宣布的。中国人民银行会不会跟进美联储降息,贷款方面是肯定会跟进的,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到来,降低存款基准利率是大概率事件。
(发表于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