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8日)
2016年11月27日晚,央行官网挂出该行副行长易纲接受新华社专访文章,三问三答。第一个问题是“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仍表现出稳定强势货币特征”;第二个问题分析人民币对美元有所贬值,同时人民币对其他主要货币升值;第三个问题分析外汇储备合理充裕,就是说子弹充足。
这是央行第一次直面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走弱的回应。中外金融机构,市场人士均表示,央行在本轮人民币贬值过程中——特别是进入十月以来,并未干涉外汇交易市场。除了躁动的媒体,无论是管理层面,还是主管层面,对人民币贬值表现得相当平静。
而这种局面也许正是央行期望的。
首先,借机让人民币趋于均衡,去掉泡沫。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人民币对美元都存在比较明显的泡沫,只有当处于相对均衡时,打开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大坝,才不会出现暴跌的情形。很多金融学家和本人多次论述过,不赘。
其次,本轮人民币对美元持续下跌,实现了人民币摆脱紧盯美元,真正盯住一揽子货币战略转移。尽管我们早就提出不再紧盯美元,而实际上依然是紧盯美元的战略战术。2015年8月之后,紧盯美元变成现在的真正地紧盯一揽子货币。
其三,自由浮动汇率正在形成。自十月以来,美元持续强势,美元指数屡创新高,美股类似。加之主张减税、加强基建和贸易保护的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美元强劲走强,这时候如果紧盯美元,实属不智之举。
根据央行数据,10月份以来发达经济体货币中,截至11月27日,日元、欧元、瑞郎对美元分别贬值10.5%、5.8%和4.2%;新兴市场货币中,马来西亚林吉特、韩元、墨西哥比索对美元分别贬值7.2%、6.5%和6.1%,而人民币对美元只贬值了3.5%,只有美元指数升幅的一半。由于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较小,10月份以来,人民币相对一些主要货币是显著升值的。例如,在SDR构成货币中,人民币对日元升值7.5%、对欧元升值2.5%、对英镑升值0.5%;在亚洲新兴市场货币中,人民币对马来西亚林吉特、韩元、新加坡元分别升值4.1%、3.3%和1.2%。
其四,贬值迎接两个窗口期。央行之所以不干涉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比较一致的看法有两个。第一个窗口是12月美联储议息会决定加息已成定局,人民币和各国货币提前释放,纷纷贬值,符合常理。
第二个窗口是2017年1月特朗普就任总统,其在竞选中一再指责中国是“汇率操纵国”,而中国央行采取的是不干涉外汇市场策略。如果特朗普再指责,央行可以说,如果不操作就是这样的局面,如果特朗普要求人民币升值,央行可以明确的回应:我们不操作汇率。当然,当人民币贬值到位或者过头,在特朗普就任后,人民币也有升值的可能。前提是,贬值要贬透彻。这样,真正的双向波动就形成了。
其五,三个泡沫挤掉两个,减少爆发“日本病”的机会。笔者在2013年11月发表过《建议人民币对外主动贬值,谨防“日本病”》(以下简称《日本病》)的文章,“日本病”的爆发是本币在持续上涨后,暴跌;股市创历史最高后暴跌;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暴跌。之后,日本持续二十年经济低迷。(www.xing528.com)
2015年,股市暴涨到5100多点后,无论怎么说,降到安全区了,目前的点位,跌也不会出现腰斩的情况了。更何况,我们的股民是经历过从6100点到1600多点的壮士。确性不会出现太大问题。
人民币有节奏不失时机地去泡沫,趋于均衡,也符合防止出现“日本病”的大战略。中国人民银行才懒得管呢,除非出现特殊情况,而实际上,在《日本病》一文中恰好笔者也引用过易纲的话,三年前,他认为“外汇储备过多”;前两天接受采访时,易纲认为“外汇储备合理充裕”。
最大的泡沫高房价,在各地限购令调控之下,房价疯涨的局面得以遏制。
其六,在人民币国际化途中,房价的走向只有两个:冻结或下跌。房地产的黄金十年已经伴随银行的黄金十年随风而去了。
纵观国际经验,在本币国际化的路上,房价有涨有跌,涨的背景是有外资涌入,经济走强,本币升值,没有严重的“雾霾”等。否则,只会下跌。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下行周期,并且有通胀压力,多次论述过狭义货币M1——极其容易变成流通中的货币下半年逐月呈现超过20%增幅,加之各种基础原材料涨价,非常容易形成滞涨。
虽然央行不可能直接干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但是,也不能眼见人民币无限贬值下去,市场化的手法就是跟随美联储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样,房地产就彻底完了。
至于都懂的人民币贬值对出口企业利好等就不提了。特别是经济下行期,贬值对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十分必要。
关于经济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减税,特别是个人所得税和中小企业税率,而不是央行放水。这个可以向特朗普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