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局罗静司长曾提到,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里,我国博物馆数量已从349家增长到现在的5000多家。[8]5000多家博物馆,映照的是上下五千年浩浩荡荡的中华文明,凝聚的是十四亿华夏儿女的集体记忆和民族情感。博物馆是活态的“行走的”文明,博物馆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势必也要依托其馆藏和社会资源,沿着其脉络坚定前行。
(一)记录过去:历史记忆沉淀与内在情感激活
一方面,博物馆作为一种旅游吸引物,是一个发现美、展示美、汇聚美的场所,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博物馆一直在以“物”的形式去记录、构筑、传承历史文化记忆。另一方面,从时代发展角度来说,博物馆也与旅游等其他领域的外在载体,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构建了人类文化记忆与情感认知系统,博物馆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正如学者罗兰德·阿宾指出的:“没有哪一所博物馆是一座孤岛,博物馆是‘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9]因此,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博物馆与旅游的融合发展需要文化记忆与情感力量的加持,毕竟时移世易,不同时代人们的语言可能无法相通,但人们的文化记忆和情感却可以通过诸如博物馆旅游的形式和渠道,来获得重启和激发,从而实现跨时空的心灵对话,从这个角度上看,博物馆是传统与未来的“超级链接”。
这里讲到文化记忆。记忆其实是人类在社会互动中对经验事物的识别、感受和再现,个体记忆容量有限且具有时空限制,人类历史文化记忆需要从外部去摄取信息并完善强化记忆。博物馆正是人类记忆的一种外部载体,它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以及与旅游等领域携手并进的融合中,生发出了更多的形态、属性和功能,但最核心的依然离不开对人类历史文化与情感记忆的传承、构想和表达。比如山东近几年推进的“乡村记忆工程”,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的祠堂、院落、民居、生产物件等有形实物及其所承载的民俗、风情等文化内涵,来建设一批富有特色的民俗博物馆、生态博物馆、乡村记忆馆,让游客在博物馆旅游中,重温情感岁月并再塑文化记忆,激发人们内在的情感记忆。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曾提出过一个与此相关的文化心理概念——集体无意识,并作了如下解释:“集体无意识中包含着人类进化过程中整个精神性的遗传,注入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10]博物馆本身具有历史长度和文明厚度,所以它能够透过集体无意识的心理定势去唤醒人们“沉睡”的文化记忆,而博物馆与旅游的结合,实际上就是博物馆借助旅游进一步助推了历史文化艺术与人民大众再次亲密接触,使过去那些生产方式、生活场景如在眼前,从而触动大众心中的文化热情与历史记忆,以及激发其对华夏民族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www.xing528.com)
(二)走向未来:公众期待与服务创新实践
进入文旅融合的全新时代,公众服务需求也随之变得更加多元化、精细化,这对于博物馆的发展来讲,既是压力和挑战,也是动力和机遇,为此,博物馆更应积极调整、狠下功夫,不断提升“博物馆+旅游”的跨界能力,以主动融入的姿态做好服务创新规划,牢牢抓住公众的心理诉求,不断满足公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首先,让公众体验化“被动”为“主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11]文旅融合就是博物馆活态化的一种模式。在进入体验经济时代的今天,我们更要充分考虑到游客的真实体验感,比如我们不能只让公众通过单一视觉去被动接收信息,而应主动拥抱游客,借助数字科技、创意理念等手段,打造出博物馆旅游VR虚拟体验、360度环幕影院等科技化的文旅场景,以此调动起游客全方位的感受,让他们主动融入;以大众重视的节庆活动、党建活动为契机,开展知识闯关、现场创意、红色文化体验等相关的活动,让游客在互动体验中获得趣味和熏陶。比如一些红色博物馆为学生研学活动提供重走革命路、场景教学、志愿讲解等一系列优质服务,扩大了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与旅游发展空间。
其次,主动且有机地融入旅游市场。中国有些博物馆长期以来,恪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对中国蓬勃发展的旅游市场“作壁上观”,经营和管理趋于保守,忽略了博物馆作为旅游高地的文化休闲功能。事实上,随着旅游市场的繁荣发展,博物馆与旅游的携手合作对于双方都是共赢的创新路径,因此,要充分利用博物馆及其外部资源来增强其旅游特色体验,把文物和旅游产品有机结合起来,把厚重文化用更轻松的方式表达出来,主动且有机地融入旅游市场。比如,湖北省博物馆以曾侯乙编钟为参照复制了一套编钟,让游客可以欣赏到一场来自遥远礼乐时代、饶有韵味的古乐演奏,尽管欣赏古乐演奏需另收费,但听的人却是源源不断,这说明文旅融合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