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孟海(1900~1992),原名文若,以字行,别署石荒、沙邨、兰沙、决明,郭县塘溪沙村人。当代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同时乂是出色的书法、篆刻史论研究家。他早年从冯君木先生学诗古文辞,同时自学文字、金石之学。民国十一年(1922)应邀到上海修能学社和商务印书馆国文涵授社任教,从赵叔孺、吴昌硕习书法、篆刻,并与前辈学者况惠风、朱彊村、章太炎、马一浮先生等相过从,请益探讨,学问和艺业俱进。民国十七年(1928),他的论著《近三百年的书学》在《东方杂志》发表,因阐述精到,深受好评。其后数十年,钻研愈深,创获益广,学问益博,成就愈大,允推大家。以书法篆刻而言,书法兼精篆、隶、真、行、草诸体,沉雄茂密,俊朗多姿,以气势磅礴见称,世有定评;尤以题榜大字最为人所激赏,江南及各地胜景,多有题迹。篆刻作品不多,然博古综今,朴拙而富韵致,亦为一代大家。他三十岁前任中山大学预科国文教授,后一度从政。建国后,历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西泠印社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浙江分会主席、浙江美术学院教授等职。
沙孟海像
由于沙孟海先生一生主要从事书法创作、研究、教学及书画鉴定等文物工作,因而与天一阁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在1963年夏,他就为天一阁写下了“建阁阅四百载,藏书数第一家”的名联;1964年他为天一阁藏全祖望《辞家》诗墨迹作跋;1980年3月为天一阁藏北宋黄庭坚草书《刘梦得竹枝词》长卷作跋;1981年春天一阁西大门落成不久,即挥毫书写“古阁藏英”四字匾额;1982年为编纂《中国书法史图录》来天一阁搜集材料,又留下了“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题词;1991年10月5日因筹建沙孟海书学院事来甬,又特地携两子更世、匡世来阁,提看了明万斯同《明史稿》。此前他就写有《万季野明史稿题记》一文。胪列上述事实,可见沙孟海先生与天一阁之关系实非一般。
沙孟海为天一阁书联
沙孟海先生对天一阁的关注还表现在他对天一阁藏古籍、字画的鉴定上。关于明万斯同《明史稿》,学界颇多争议。沙孟海《万季野明史稿题记》一文可谓基本解决了此问题。沙孟海在文中认为《明史稿》确为万氏“名迹”,并对《明史稿》如何还乡、朱酂卿以九百元购得之事作了详细交待。由于笔者在《万斯同与天一阁》一文中已有涉及,此不赘述。关于阁藏北宋黄庭坚草书《刘梦得竹枝词》长卷,也有争议,史树青先生从绢的角度认为应属明物,而陈从周、沙孟海、徐邦达诸君均审为真迹,且有跋文。其中尤以沙孟海跋最详尽。其文曰:
鲁直好写刘梦得竹枝歌,山谷题跋卷二收一跋,卷八收与梦得他诗并书者一跋,卷九义收二跋,后一跋标出自草,即此本也。编者附注右有石刻四字,知是据石本辑录,未见真迹。宋书家苏、黄齐名,而各有专胜,子瞻师逸少,清臣笔意,姿媚冠冕一世。鲁直真书参《瘗鹤铭》法,跌宕变幻,非子瞻所有。子瞻少作草,鲁直致力伯高,藏真奔轶,绝尘自谓:‘舟中观长年荡桨,群丁拨棹,乃觉少进,有味者,其言书也。’是卷原藏朱氏别宥斋,今捐献天一阁。鲁直自跋三十一字,行书,不署名款,他处题跋亦常无名款,见者无闻言。九百年剧迹,墨气绢色,奕奕动人,几度展玩,铭心弗谖。(www.xing528.com)
沙孟海题跋内容可谓持之有据,考据有力,应为信史。
沙孟海为天一阁藏黄庭坚草书《刘梦得竹枝词》跋
沙孟海《全谢山辞家诗墨迹册跋》一文对天一阁藏全望祖《辞家》墨迹作了考证,他认为“谢山先生《辞家诗》六章,雍正八年先生年二十六第一次入京时作,李佩秋题记考之甚审。第一次入京在春日,故诗云‘柳色河桥动,家家寒食时’。第二次入京在乾隆十年初夏,与诗不合,也是一证。先生以乾隆二十年年五十一卒,病中手定诗文稿,多所删汰。董秉纯撰年谱,称先生删定诗稿,自辛酉以前尽去之,辛酉以后收其十之六,得十卷。辛酉是乾隆六年,先生年三十七。《辞家诗》既是十一年前作,自在删汰之列。余所见先生手札楹帖皆行书,此诗真书,笔迹稍异,盖少作也。”“笔迹稍异”而为真迹,实是一件难得的文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