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学部委员选举中,陈寅恪的当选有一定的特殊性。陈寅恪当学部委员,与毛泽东有关。据张稼夫回忆,对于学部委员的选举“自然科学部门并不感到困难,比较难的是社会科学部门。社会科学这个部门定位没有个明确的标准,特别是科学院党内的一些同志,没有多少社会科学的著作。但他搞的工作是社会科学,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能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来不及写多少文章和不会著书立说,其中有一些人也有不少著作,这些人不进学部也不大合理。实事求是的办吧,后来还是在这些同志中定了一批学部委员。在这个工作中,矛盾最尖锐的是研究隋唐五代史的历史学家陈寅恪,他是这个学科的权威人士,不选进学部委员会不行,他下边一班人也会有意见。若选他进学部委员会,他却又一再申明他不信仰马克思主义。我们只好请示毛主席,毛主席批示:‘要选上’。这样,陈寅恪就进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学部委员会”[25]。
这个回忆,证之后来的一些材料,应该说是准确的。在这一点上,应当说毛泽东和刘少奇对此也有很开明的认识。
杨尚昆在他的日记中曾提到过:“对于科学院的领导工作,政治局表示不满。对学部委员名单,少奇同志指出必须十分慎重,要真是在学术上有地位的人;共产党员的安排亦必须是有学术贡献的,不能凭资格和地位,党派去在科学机关服务的人则不能以学者资格出现,要老老实实为科学服务。共产党员不能靠党的资格作院士。”[26]
当时负责具体工作的是延安知识分子,他们自己基本处理不好学术和政治的关系,如果按毛泽东和刘少奇的意思,那些当时在政治上有问题的学者,本来是可以顺利成为学部委员的,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延安知识分子在新意识形态建立的过程中,常常以“宁左勿右”的态度行事。
从张稼夫的回忆中,我们仍可以判断出当时对学者的基本评价标准。陈寅恪的当选,算是特例。按当时的标准,陈寅恪是没有资格当选的,因为他不相信马列。毛泽东说了话,才有后来的结果。
特别是对郭沫若的当选,当年董作宾在给胡适的一封信中,明确说过他愿放弃考古学院士的提名,而至于提名郭沫若,他特别强调“沫若是院外人,以昭大公”。
中央研究院院士的选举工作主要是胡适、傅斯年和陶孟和负责的。当时傅斯年给胡适写过一封信,从信中可以了解中央研究院院士选举工作的进行情况:
适之先生:
话说天下大乱,还要选举院士,去年我就说,这事问题甚多,弄不好,可把中央研究弄垮台,大家不听,今天只有竭力办得他公正、像样,不太集中,以免为祸算了。
日前开会商量应该在提名中不忘了外名单(不必即日举出,此会尽力,不能包办也),想南方人士,而不可多得,兹将当日所写之名单送上一看,但请千万秘密。有涉人文组者:
(一)人文组与社会科学平等数目,殊不公。因前者在中国比后者发达也。孟和原单标准低减后人士。我看人文方面非有二十人不可,分配如下:
我个人觉得以上单子,可如下分配:
③杨树达 经籍考定
④张元济 古本流传□□不能专就百衲本定,因此者校勘记并未刊行也
史学 ①陈 ②陈 ③傅 ④顾颉刚(www.xing528.com)
⑤蒋廷黻 近代史尚无第二人
⑥余嘉锡或柳诒徵 柳不如余□□□以不如余大
考古及美术史 ①李济 ②董作宾 ③郭沫若 ④梁思成
哲学 汤 金 冯
语言 赵 李 罗
此似乎为最少之人数,乞先生考虑,下次开会时此一总得名额不可少于二十(如此则社会科目只有十四)
以上陈寅恪、李济、赵元任、董作宾、傅斯年五人为本所职员,似在此不便提名,拟请北大提出如何?
(二)其它部门我们学校人数不多(清华多得多)亦得有其理由,然我们为求公道起见,不可不注意,理学院饶、江、吴、杨、孙似不可落选,亦请先生届时留意。
(三)北大要提出一个名单,不能专写名字,须照格式填,写作原件附寄。
(四)提名不可太少,亦不必太多。北大可先由各学院自报,最后先生审定寄此也。
馀后陈 专颂
道安
六月廿日[27]
作为人文学者,傅斯年对自己的学科有所偏爱,对史语所的人员也较看重,还有因为他是北大出身,很在意北大和清华之间的比较,他希望北大至少要和清华差不多。这些都是傅斯年的私心,这在任何选举当中都是难免的。不过规则并没有破坏,傅斯年在信中还说,他史语所的职员是不能由他们史语所提名的,他只好请胡适以北大名义提名。
中央研究院院士的选举并非完美无缺,当时的知识分子也并非清高到不在意这样的选举,胡适在日记中就说过唐兰如何想让他提名的事。但现在看来,那次的院士选举大体上是公正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