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聚波
中日两国隔海相望,文化一衣带水,从汉唐经宋元至明清,中国陶瓷艺术对日本陶瓷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文章对两国早期陶器在造型和装饰两方面展开比较与分析,探索在人类文明初期,在尚无外来文化影响时,在自生、自发的“原生态”情景下,两国陶器所呈现的样式和异同。
陶器是人类从以渔猎和采集为主的游牧生活方式发展到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方式的产物。绳纹陶器是日本最具有代表性的原始文化遗存,是日本在受到外来文化影响之前的本土文化形态的典型代表,产生于公元前8000年左右的绳纹时代,因陶器表面有绳纹图样而得名,其跨度至少有六七千年,一直延续到公元前3000年前后,才被弥生陶器所替代。绳纹陶器时间跨度长,地域分布广,按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归类,可分为早、前、中、后、晚五个时期。中国地域广博,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丰富灿烂,通过碳14的测定,甘肃秦安大地湾一期出土的陶器距今8170年至7350年,与日本绳纹陶器的发端年代大致相近。仰韶文化年代为公元前5500年至3000年,主要包括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其年代也与绳纹时代并行。
任何一种工艺美术形式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它与诸多自然和社会因素相关联,也必定经历由初级到高级或是由原始到成熟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从两国文明早期的陶器发展历史中不难看出这种变化,有资料显示,两国早期的陶器在成型上都是采用手塑与泥条盘筑,中期陶器制法出现慢轮修整,晚期则基本是快轮制作而成。早期陶器除中国河姆渡文化部分陶器在火候低和缺氧还原焰气氛下烧成外,其他地区陶器都采用不入窑烧制,陶坯经过自然干燥后再置于木柴上,在氧化焰气氛下露天烧制而成。(www.xing528.com)
中国大地湾、仰韶文化的陶器在装饰上丰富多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最先出现的是先民利用骨、竹、木、石等坚硬且尖细的工具,在陶器坯胎尚未完全晾干时,通过戳印、刻画、拍印和堆贴等手段对器表进行装饰,绳纹、锥刺纹、指甲纹和蓖纹最为常见,且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的中期与晚期。如大地湾一期中的红陶三足筒形罐,口外饰一周两行锯齿纹带条,腹部拍印网状绳纹;仰韶文化的一件小口细颈椎刺纹壶,通体锥刺出排列有序而规整的三角形、菱形、长方形和麦粒形等相组合的装饰图案,使壶具有一种质朴的美感。
2016年0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