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骏义 陈善勤
大地湾是我国渭河上游享有盛名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该遗址包含了前仰韶、仰韶、常山下层三个阶段约4000年的文化遗存,保存有F901等上百座原始社会房址聚落。本文记述了大地湾遗址区的地形剖面和1993年冬在F901保护厅桩基下17米深处发现的一件用来砸击石片的锤石,推断该锤石为旧石器时代的遗物。提出大地湾遗址各期文化聚落主要集中在地形开阔、土层较厚、取水方便、少受甚至不受水患侵扰的T2和T4上。笔者认为在大地湾T2上孕育发展起来的文化聚落,经过前仰韶时期、仰韶早期、仰韶中期,已不适应生产水平和人口迅速增长的需要,必须寻找更为广阔的聚落营地,这便是大地湾仰韶晚期聚落由T2扩展到T4的气候和人口因素。由于古气候、小地形及土壤水文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多种因素,致使大地湾遗址区的原始聚落在仰韶晚期由T2(Ⅱ级阶地)向T4(Ⅳ级阶地)扩展。
大地湾是我国渭河上游享有盛名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其中的F901是我国已知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原始会堂式建筑,早在发现初期的1985年至1987年即建有大厅予以保护。1991年发现保护厅东北角墙体地基下沉,急需加固。1992年至1994年,谢骏义作为甲方代表之一,参与了大地湾遗址保护厅加固工程的前期勘察、方案征集和施工组织工作,曾多次前往该地。1993年冬,大地湾F901保护厅加固工程开挖井桩时,于大厅西北角外侧桩孔下距地表17米深的黄土层中,发现1件有人工痕迹的扁平砾石,引起了当时负责工程监理的兰州有色冶金设计院高级工程师赵同春的注意。据挖桩基的工人讲,这件石制品上的人工痕迹,绝不是他们挖井取土时敲击碰撞造成的,而是原来就有的。赵同春将这件石制品带回工地住处交笔者查看,被认为是一件生产石片的锤石(石锤或石砧)。现就这件石制品和大地湾遗址的地形剖面作粗浅介绍,以期引起有关学者对该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及环境考古的注意。
由前述大地湾文化遗存的分布可以看出:大地湾遗址各期文化聚落主要集中在地形开阔、土层较厚、取水方便、少受甚至不受水患侵扰的T2和T4上。以邵店村为中心的T2上,分布着时代较早的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早期和中期的遗存,遗迹现象密集,文化遗物丰富,但聚落单位较小,结构比较简单,并以内部平等的凝聚式的聚落为主。而在冯家沟、长虫梁之间广阔的T4上,分布着时代较晚的仰韶文化晚期的遗存,遗迹现象也比较丰富,而聚落单位规模较大,结构较复杂,形成以F901、F405、F411等有中心、等级有别的高等级聚落。大地湾遗址区内文化聚落何以由早期在T2上发育,到了晚期又向T4上发展?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www.xing528.com)
《第九届中国古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海洋出版社,2004年(P233—24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