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采芹
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新石器时期遗址出土一座距今5000年的大型建筑遗址,建筑总面积420平方米,这是我国新石器考古发掘出土最大的建筑物。它的发现对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这条不大引人注目的电讯,引起笔者极大的兴趣。这个大型建筑遗址,既然对“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探和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线索”,那么,消防作为整个文明中的一个部分,也有可能从中找到发展的线索。为了了解这一重大发现的详细情况,笔者查阅了有关这次考古的报道,特别是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的发掘报告。果然不出所料,大地湾大型建筑遗址的发现,不仅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同时也是我国消防史上的一大奇迹。这座建筑遗址坐落在渭河上游,距五营河1公里的一块经过农田修整的水平梯田上,距河床垂直高度约80米。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经过6年的发掘,于1983年6月发现了这座罕见的原始社会晚期的大型建筑遗址,又经过近2年的努力,才将这座规模宏大的建筑遗址揭露出来。
整个建筑布局井然有序,主次分明,形成一个建筑结构复杂严谨的建筑群体,分主室、左右侧室和前附属建筑4个部分。前3个部分面积为420平方米,附属建筑面积为290平方米。主室是一座长方形大厅,面积131平方米。两侧扩展为与主室相通的东西侧室,左右对称,主室后面以主室后墙和延伸的侧墙又构成单独的后室。主室的前面有附属建筑和宽阔的场地。
修建大地湾这样规模的建设,将耗费成百上千的劳动力和劳动日,在使用石器的时代,如此浩大的工程由一个氏族部落来建筑,是不可思议的。从复杂的建筑结构来看,显然不是一般先民的生活用房,也不像首领生活居住的地方。因此,专家们认为,这座建筑是氏族或部落联盟进行公共活动的场所,主要用于集会、祭祀或举行某种典礼,也就是五营河沿岸原始社会晚期氏族或部落联盟的公共活动中心,是一座宏伟、庄严的部落会堂。正因为如此,先民们在建造时,不仅在追求宏伟、庄严、大方、实用方面下了功夫,而且对如何确保这座建筑在免受火灾危害方面,也下了功夫,从建筑设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防火技术措施,开创了我国建筑设计防火的先河。(www.xing528.com)
发掘的遗址表明,建筑四周的外墙,除主室和后室两侧残存外,其余已遭破坏,没有残存。但主室大厅两侧和后室之间残存的墙却比较清楚,墙体厚度达40—45厘米,均以泥土为主,当中以小木柱为骨架,并用树枝、草茎等为维系结构。在墙的表面,仍涂以与居住地坪相同的胶结材料。这些都不属于承重结构,主要起隔断和封闭作用。隔断和封闭,不仅在于方便使用,而且还具有防火的功能。按《春秋左传》关于“人之有绮,以蔽恶也”的记载,说明古代的墙主要是用于逃避凶险的。这凶险,除指风暴、猛兽外,自然也包括火灾在内。内墙的功能,显然更是后者。这里之所以要设置具有防火功能的分隔墙,同灶台设在主室正厅有关,因为灶台是生活用火和取暖用火的地方,其有较大的火灾危险,不能不加以防范。
《甘肃消防》
1994年0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