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景德镇内瑶村古瓷窑址探秘

景德镇内瑶村古瓷窑址探秘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内瑶村,古称内窑,位于瑶里村上游约1千米。早在五代时期,内瑶村的窑业渐兴。内瑶村几处古窑址仅发现涩圈叠烧法,装烧形式是以匣叠装6~8只器皿,同时用淘洗后的粗粒瓷矿渣混合稻谷壳灰做器匣之间的支垫间隔物。内瑶古村已旧貌难寻,只有瑶河两岸的草莽中、菜地里随处可见的匣钵、瓷片,诠释着村名中“窑”字的含义。

景德镇内瑶村古瓷窑址探秘

内瑶村,古称内窑,位于瑶里村上游约1千米。西汉末年,汤、方、舒、张四姓聚居此地,数年后,詹氏由鄱阳迁入。宋代,窑兴村盛,清末窑迁村衰,随“窑里”雅化为“瑶里”而改称“内瑶”。

徽饶古道经内瑶,过梅岭,上虎头岗,进入安徽休宁、屯溪,是古代徽州入赣的重要通道,全长百余千米,路面皆由麻石铺砌而成。它是旧时的“国道”,虎头岗是皖赣的省界,也是古吴国和古楚国的分水岭,饶州的瓷茶和徽州的砚墨经这里流向四面八方。踏着蜿蜒古朴的山道,观赏着苍劲古木,葱翠竹海,倾听着宁静之中的声声鸟鸣,便可领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意境,别有一番情趣

时光流淌在河水里,历史糅进了陶片中。山水陶源,古村老屋,处处弥漫着浓重的文化气息。早在五代时期,内瑶村的窑业渐兴。到宋代,这里已经形成庞大规模,外来瓷工云集,成为景德镇早期重要的产瓷地。瑶河两岸人来人往,练泥晒坯,挑柴码垛,终日不息。到夜晚窑火熊熊,烟雾缭绕,映红了山间夜色,窑工们添柴观火,通宵达旦。到明末,窑火渐歇。在瑶河岸边的汪玉岭、舒家山、坳头、方家养山等处,留下了大量的窑业遗址,遍地都是瓷片、匣钵片等窑业遗存。

汪玉岭窑业遗址在村西南200米处,北临瑶河,倚山坡堆积,面积约160平方米;舒家山遗址在村西侧,堆积面积约2600平方米;坳头在村西北侧,遗址由东向西倚山坡堆积,面积约120平方米;方家养山在村西靠近舒家山,遗址由东向西倚山坡堆积,长约26米,宽约22米,厚度约1米。四处堆积物基本一致,属同一时期的窑业遗存。出土瓷片主要为青花碗、白瓷碗、盘。其胎质粗糙,釉色往往闪灰,胎釉呈肉红、瓦白等色调,敲之有沙哑声,制品略显粗劣。产品造型有圈足撇口碗、圈足弧壁碗、圈足折腰盘和高足杯等。少数碗类绘有简单的青花纹饰,一般为云气与鱼纹,或碗心书一草体“六”字式样。

内瑶村几处古窑址仅发现涩圈叠烧法,装烧形式是以匣叠装6~8只器皿,同时用淘洗后的粗粒瓷矿渣混合稻谷壳灰做器匣之间的支垫间隔物。从装烧形式和器物特征判断,这是明代中期烧造民间日用粗瓷的窑场。(www.xing528.com)

元代,随着高岭土的发现及二元配方制瓷技术的推广使用,景德镇瓷业迅速崛起,成为全国“窑业所聚”之地。瑶里周边的窑业在瓷土、运输、市场、技术、资金上都不占优势,只剩下窑柴和瓷釉的便利而逐步萎缩,到明代中期最终停烧,瑶河两岸的窑业遗址渐渐湮没在草莽之中。内瑶村也窑火不再,窑工离去,村里也渐渐冷清下来。

图3-15 内瑶村远眺

宋代的内瑶村尽享交通之便,瓷器之利,村庄繁荣兴旺,清一色的徽派建筑,马头高翘,粉墙黛瓦,古色古香。进入21世纪,与徽饶古道同方向的省际公路从村背后山坡上绕过,许多村民搬到公路两边建房,有的迁往瑶里镇政府所在地瑶里村经营旅游业务,村里逐渐人去屋空。老屋拆掉后,宅基地上围成许多方块菜地,入眼的也是新建的楼房。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中老年人在田间劳作,重复着恬淡的农耕生活,只有在放学后,村里才多了孩子们的嬉闹声。碧绿的群山、清澈的小溪、闲适的古树、淳朴的民风,无不显示出这方山水的灵秀古韵,透露出作为一座被时光凝固的家园独有的魅力。内瑶古村已旧貌难寻,只有瑶河两岸的草莽中、菜地里随处可见的匣钵、瓷片,诠释着村名中“窑”字的含义。

清澈的瑶河静静流淌,河里瓷片不时反射出白光,雨后的山脚地头,常常露出宋瓷的光芒、明砖的棱角。时光如水,轻轻荡去了曾经的喧嚣与繁华;大地无言,以瓷片为符号,留下了历史的印记。人类因使用火而告别蒙昧,又因融汇水与土而创造陶瓷艺术,瑶河两岸这片当年工业文明处在世界前列的热土,千年之后竟然恢复了青山绿水,回归了宁静安详。“村村陶埏、处处窑火”已是历史记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