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坑坞村位于景德镇市南约1千米,隶属珠山区竟成镇。银坑坞北临昌江支流南河,东北与湖田窑相距约3千米,东南与三宝蓬瓷石矿隔山相邻。站在坞口便可一览南河对岸的景德镇老城南区。坞口窄小,但坞内宽敞平坦,田畴千亩,群山环绕,一条小溪从中穿过,几个小村依山脚而建。银坑坞瓷土资源丰富,古时称瓷土矿为坑,故以坑为地名。这里有较为优越的制瓷自然条件,留下了许多窑业遗存,是景德镇古代瓷土加工、瓷器烧造的重要场所之一。
图1-26 银坑坞小坞里窑址
银坑坞古瓷窑遗址由小坞里、兰家井、郑家坞、草坦上、八角湾、白庙下、红庙下、石边坞、碓家坞等9个自然村的16处窑业遗物堆积层组成,总面积达3.6万平方米。20世纪80年代,市文物部门对古窑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
小坞里堆积在银坑坞南山林场北侧,遗物堆积有3处。一处在茶园地北侧,东南距银坑坞约300米,遗物由南向北倚山坡堆积,东西长约65米,南北长约100米。采集的瓷器标本有圈足唇口小碗、圈足敛口小碗、圈足撇口小碗,还有种外壁起棱、底心凸起的圈足小碗和圈足折腰折沿杯托等残器瓷片,均为影青瓷,堆积层保存基本完好。另两处在距银坑坞东150米处,两处堆积层相距约80米,堆积面积分别是2100平方米和2800平方米。采集的瓷器标本有圈足大、小碗,圈足敛口小碗、瓜棱式花口小碗、高圈足折腰碗、高圈足瓜棱鼓腹折沿花口小碗、刻花斗笠碗等残器瓷片。瓷胎为白色,胎质细腻,釉为影青,釉面光洁,色泽如玉。纹饰有刻花牡丹、萱草、菊花、篦纹等。
图1-27 郑家坞窑址
郑家坞村周边发现有四处窑业堆积,均为倚山坡而建的龙窑堆积,遗物堆积面积达2000~4000平方米,采集的标本有圈足唇口小碗、圈足撇口小碗、罐盖等残器瓷片,均为白胎影青瓷,胎质洁白纯细,其中斗笠碗内壁饰有篦纹。(www.xing528.com)
塘里龙窑窑址分布在银坑坞里面的大山中,2005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镇民窑博物馆为配合南环高速公路建设而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出龙窑一座,并清理出大量的仰烧窑具及青白釉残片,器型为碗、盏和盏托等。
其他各村的窑业遗存堆积情况也类似,主要为碗、盘类,少量有盖罐类,其中尤以碗类为大宗,都是影青瓷。在各堆积层中所发现的窑具仅有匣钵和垫烧器物的环形或圆形垫饼。匣钵形制为,外壁上半部为厚直沿,下半部骤折而成小平底,大小因装烧的器物而异。从窑具观察,该窑址采用仰烧的形式,与宋代早期湖田窑相似。从器物特征和窑具分析推断,该窑址兴烧于宋代早期,终烧于南宋以前。
图1-28 白庙下窑址
银坑坞窑址群是景德镇南河流域众多窑址中生产规模较大、产品比较单一、影青瓷质较好的窑场之一,它为考察研究景德镇宋代窑业情况和影青瓷制瓷技术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因该窑址未经全面系统考古发掘,遗存内涵有待进一步揭示。
史料载:瓷石产于景德镇市南山银坑坞、小坞及渡峰坑等处。加工后瓷土色淡褐,性硬,为普通瓷制原料,质白润洁者曾为粉定器坯料采用。宋末,景德镇制瓷大量采用的表层瓷石开采殆尽,下层瓷石未风化成熟,不能单独用来制瓷,景德镇瓷业出现原料短缺的危机,湘湖及银坑坞的窑场逐渐衰落,纷纷停烧。元初,窑工们发现用高岭土掺下层的瓷石制瓷,能够大大提高瓷器烧造温度而不变形,可以生产出了更大、更薄,瓷化度更高的现代瓷器。景德镇高岭土的发现及二元制瓷原料配方的发明,使制瓷工艺水平得到巨大的飞跃,景德镇瓷业再次兴起并向昌江边的珠山周边迁移,瓷器也由粗放型的龙窑烧造向精细化的马蹄窑烧造发展。银坑坞依山傍水,依然是瓷石粉碎加工的好地方,元明清三代继续为景德镇提供制瓷原料。
民国时期,银坑坞瓷石开采几乎停止,而改用其他地方的原料。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浮梁乡土纪略》载:“该地不产原料,其所用原料,银坑坞的陶新生、陶珍昌、郑义顺、郑义达、吴道恒五厂是用南港原料舂造,其余各厂多用余干、乐平或掺以南港原料舂造。”“银坑坞有小车(水车轮)八十余车”这说明银坑坞到了近代、现代依然是瓷土加工的聚集地。
1949年以后,景德镇对陶瓷手工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逐渐建立起公有制的瓷业生产体系。景德镇陶瓷原料总厂建立并大规模采用现代生产技术,在三宝开采加工瓷石矿,改变了景德镇瓷土加工依靠水力舂捣,沿河两岸设碓棚的状况,瓷土加工业渐渐淡出了银坑坞。进入21世纪,许多私营的瓷器生产企业从城区迁出,落户银坑坞。银坑坞依然续写着瓷业的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