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景德镇市区驱车向东行驶,穿过一条条热闹繁华的街道,便到了处于城乡接合部的黄泥头村。再沿着景婺公路黄泥头路口往中共市委党校方向行数十米,一座古色古香的门楼便矗立路边。有着上千年历史的黄泥头古瓷窑遗址,就坐落在这座低矮的山丘上。
黄泥头位于景德镇市东郊的丘陵河谷地带,离市中心7.5千米,今属珠山区竞成镇管辖。自古以来,黄泥头陆路、水路交通就十分便捷,悠悠南河千百年来依偎在小村旁边,有大路与寿安、涌山等地连接。黄泥头与浮梁县湘湖镇相邻,古代湘湖是浮梁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区域,宋代被称为湘湖市,以湘湖街为中心周边分布着众多古瓷窑遗址,加之周边广袤的林地和丰沛的水源,是一个宜居宜陶的好地方。据《景德镇市地名志》记载,唐末宋初,林氏、姚氏等先民陆续迁到此地繁衍生息,千百年来在这里筑窑烧瓷。
黄泥头古瓷窑遗址面积达1.3万平方米,遗物呈山丘状堆积,高数十米,有东西两个较大的堆积层。西堆主要是青瓷和白瓷;东堆以影青瓷为主,亦见青釉瓷片。黄泥头小学建校舍时,曾夷平了窑址南侧的部分堆积层,从遗存断面观察,堆积层厚度为3~5米。
(www.xing528.com)
图1-23 黄泥头村的南河
从出土的瓷片标本看,青釉瓷胎为灰色,胎骨较浑厚,胎质细腻,釉色青亮,极似越窑“蟹壳青”之色;产品有碗、盘、壶等,碗盘类为大足唇口、撇口或花口,壶为瓜棱式,形制特征与同时期的湖田窑相似。白瓷为白胎,瓷质纯细,胎体略薄,产品特征与青釉瓷相似,但碗类多为唇口。影青瓷胎质洁白细腻,釉色微青泛白,亦有闪黄者;品种有碗、盘、壶等,产品特征与湖田窑北宋影青瓷无异。从采集的遗物标本来看,青瓷与白瓷均采用支钉叠烧法,影青瓷采用匣钵与垫饼的单体仰烧法,其烧造工艺与湖田窑五代与北宋的装烧形式相似。故推断,该窑址兴烧于五代,终烧于北宋,是景德镇这一时期较有代表性的古瓷窑址。1983年,该窑址公布为景德镇市文物保护单位。
黄泥头窑址所临近的南河是景德镇昌江河的一个支流,全长76千米,发源于婺源县,流域面积566平方千米。南河曲折流向西南,经塘下至黄泥头纳柳家湾水,下行21千米经湖田村至景德镇南郊小港咀东岸流入昌江。南河各支流河港密布,窑址众多。宋代在湘湖、兰田、盈田、柳家湾、杨梅亭、白虎湾、湖田、银坑坞、三宝蓬等村落附近的窑址星罗棋布,繁荣的瓷器烧造,呈现出“村村窑火,户户陶埏”的景观。南河小流域是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的滥觞之地,黄泥头古瓷窑址就是其中著名的宋代窑场之一,南河流域早期的窑业发展,为明清时期景德镇瓷业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