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邑山古瓷窑遗址:景德镇古窑址,瓷器质量好,产量大

邑山古瓷窑遗址:景德镇古窑址,瓷器质量好,产量大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邑山窑窑房原址临风景路,位于御窑厂东侧,为大型双子窑格局,两窑相邻。邑山窑烧造的瓷器质量好,产量大,且邻近御窑厂,是清代御窑“官搭民烧”的合作民窑。奶奶说,都是邑山窑烧的出口瓷样品。邑山窑成为建国瓷厂的核心资产,是开基立业之窑,为景德镇恢复瓷业生产立有础石之功。2017年,秦庆华出资修缮祖居的邑山祖宅的厅房,陈列有关文史文献、家传器物,延续邑山家族陶瓷文脉。

邑山古瓷窑遗址:景德镇古窑址,瓷器质量好,产量大

邑山窑窑房原址临风景路,位于御窑厂东侧,为大型双子窑格局,两窑相邻。邑山窑窑室内长约17米,内径最宽处4.25米,可容纳300多担坯,尾部烟囱为15米左右,冲出屋顶。窑体为清代典型的镇窑结构,容量大,窑房两层,上层堆放窑柴并供窑工歇息,下层码放匣钵和入窑瓷坯、出窑瓷器。窑场周边有多个成规模的作坊生产瓷坯,保障邑山窑的正常生产。邑山窑烧造的瓷器质量好,产量大,且邻近御窑厂,是清代御窑“官搭民烧”的合作民窑。

2007年,双子窑中西面的邑山柴窑及窑房拆除,窑址上建成一栋7层的住宅楼。北面的邑山窑早在民国初年就改名徐家窑,也一直是市建国瓷厂的骨干瓷窑。随着煤窑烧造技术的成熟,烧煤隧道窑取代了柴窑,1978年徐家窑停烧,后拆除。2016年,徐家柴窑及窑房、坯房等建筑群按原样复建,基本恢复了历史原貌。

图1-7 2016年原样复建的徐家窑

邑山窑创立于清末,由秦先栋创办,距今160多年。秦先栋号邑山,生于清代道光二十八年(1848),祖籍都昌县北山乡石头巷村。石头巷村尚保存有《秦氏宗谱》《邑山公传略》以及碑铭等文史资料。

《秦氏宗谱》载:“邑山为道光年贡生,曾任国史馆誊录官,性聪颖甚诚朴,稍学能文,书法整秀。拟任浙江盐太使,因故未到任。中年就陶业于昌江……一手创造窑屋、家屋,坯房栉比连云……历充景德陶庆会总经理十有余年。”邑山公为人公正耿直、生活简朴、助学济困。他总理窑务三十年,任景德镇陶庆会会长达十年,陶工瓷匠成百上千,民国时期达到鼎盛,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从业工匠还有400多人。邑山窑兴盛期大量生产外贸出口瓷,瓷器底款有“CHINA”“Made in China”“泰运昌新”等样式,所制青花、粉彩、色釉瓷、雕塑器物精美,日用瓷、陈设瓷等品类丰富,有典型的西洋定制风格。

图1-8 清代邑山窑烧造的古彩瓷盘

邑山祖父名祖源,号甘泉,生于清代乾隆五十三年(1788),例贡生,是“刚方有德人也,家少窘,权子母于昌江,由是日以裕……开居建室、捐资筑途、体恤姻娅、督诲后人”,深受族人敬仰。

邑山生6子:德燨、德烷、德耀、德集、德拱、德煊。邑山三子德耀之曾孙秦臻是窑炉建筑专家,曾任景德镇市建国瓷厂技术设备科副科长,后自己创办胜达瓷厂,生产高温颜色釉瓷。德耀曾孙女秦燕(老三)打破家族窑炉把桩技术传儿不传女的传统,也学会了把桩技术,创办“蕴玉瓷坊”,自己亲自掌管烧窑,是景德镇第一个女子把桩师傅。德耀之曾孙女秦胜照(老大),1957年2月生,自幼在迎祥弄17号邑山老宅长大,从事陶瓷艺术,擅长青花梅、兰、竹、菊及荷花的创作,是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受聘于华南师大附中陶艺中心,为驻校大师,创办工作室“点石轩”。

据秦胜照讲述:大约7岁的时候,她在楼上瓷器陈列室躲猫猫,结果撞翻了一块板上摆放的瓷器,平日慈祥的父亲大怒,将她暴打一顿后关房里两天不让吃饭。平时经常在窑下玩耍,碰破瓷器也是常有的事,没承想这次父亲这么凶,从此对楼上的瓷器有了神秘感和敬畏心。后听奶奶说,打碎的是皇家御赐的瓷器,是帮御窑厂烧瓷器赏的。“文革”期间“破四旧”,爷爷将楼上的瓷器装了一大筐,在门口打碎。奶奶说,都是邑山窑烧的出口瓷样品。

据史料记载,清代雍正七年起,御窑厂的落选御瓷不再就地砸毁掩埋,而是一并送京交内务府,除黄器,均可变价出售或用于赏赐。乾隆七年以后,落选御瓷改在当地变价出售。秦胜照家有皇家瓷器,印证了邑山窑烧过御窑厂瓷器的历史。

(www.xing528.com)

邑山四子德集之孙女秦玉蓉嫁秦林生。秦林生弘扬邑山家族瓷业传统,潜心经营瓷业生产与管理,1979—1992年任省陶瓷工业公司副总经理,为图1-9 大师王锡良(右)与邑山后人秦庆华景德镇瓷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进入21世纪,其子秦庆华创办艺峰特陶工贸有限公司,是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清宣统二年(1910)成立的江西瓷业公司,为官商合办,邑山窑和徐家窑都是公司的骨干柴窑。1949年8月,中共浮梁地委决定,将江西瓷业公司作为官僚资产予以没收,筹建国营瓷厂,厂办设其门市部,逐步恢复陶瓷生产,聚集瓷业人才、传承技艺。1950年4月1日,江西景德镇市建国瓷业公司在此基础上成立。1951年,市建国瓷业公司接收政府没收的九窑公会会长邵裕如窑厂1幢、坯房3幢;旧浮梁参议员向德的槎窑1座,坯房8幢;旧商会会长赖淮清的窑厂2座和全部坯房。

图1-10 上海新中化学厂定制、市建国瓷业公司生产的瓷缸

1952年10月27日,景德镇市建国瓷业公司更名为景德镇市建国瓷厂,当时有职工882人,既是全市首家国有企业,又是全市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瓷厂。主要产品有高低温色釉瓷、青花和影青瓷,以及高档仿古瓷。尤以“三阳开泰”产品深受人们喜爱,许多精品瓷器成为国家礼品。邑山窑成为建国瓷厂的核心资产,是开基立业之窑,为景德镇恢复瓷业生产立有础石之功。邑山家族还献出祖传制瓷配方,参与中德(西德)技术合作以及建国瓷、出口瓷的制作。

邑山窑的南侧就是窑主邑山家族的生活起居和商业经营用房,西面紧邻在建的景德镇国家御窑遗址博物馆,南面是欠班窑(欠了一个班的建窑工钱而得名)。四大间建筑群规模宏大(图1-11),分别是陶庆会(商务、管理用房)、书房灶房、厅房卧室、秀楼,建筑均为徽派风格,内设双天井,四水归堂,聚财内敛,面积总计达700多平方米。后面为坯房和长工住房。20世纪50年代,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时,大部分房屋交市政府分给其他人居住。2016年,这些房屋由政府征收管理,但厅房一直由邑山家族后人居住。2017年,秦庆华出资修缮祖居的邑山祖宅的厅房,陈列有关文史文献、家传器物,延续邑山家族陶瓷文脉。

图1-11 徽派风格的邑山家族祖宅

邑山家族早在清初就在昌江边的景德镇从事窑业。乾隆年间,甘泉公继续在景德镇经营瓷业,到邑山辈发扬光大,并自立门户,正式将家族窑业取名邑山窑。邑山家族瓷脉历经三朝、五世,百年窑火不熄,技艺传承不断,书写了一段传奇。20世纪70年代,随着以煤代柴技术的成熟和烧柴成本的制约,柴窑逐步被煤窑取代。1995年,景德镇最后一座柴窑——市建国瓷厂邑山窑停烧,景德镇一千多年的烧柴瓷窑,就此退出瓷业常规生产的历史。

邑山窑的历史不仅是邑山家族的发展史,也是景德镇御窑瓷器生产“官搭民烧”,从封闭走向开放合作的历史,反映了景德镇现代国营陶瓷企业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

图1-12 邑山的后人秦庆华和秦胜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