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打造演说家-探讨语体及其要求

打造演说家-探讨语体及其要求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语体,是指口头语言表达的基本体式。1.叙述式语体的要求头绪清楚。叙述要求进行积极的思维,展开丰富的想像,语言要具体形象。要求通过合理的联想,运用描述、渲染的手法,补充细节,使讲述内容更加充实、完整、生动,但不能背离原意及其基本框架。

打造演说家-探讨语体及其要求

所谓语体,是指口头语言表达的基本体式。口头表达语体,主要有叙述式、描述式、解说式、抒情式。一个人能熟练恰当地运用这四种语体,在口头表达时,叙述就能条理清晰、娓娓动人;描述就熊栩栩如生,历历在目;解说就能清楚明白,透辟深入;抒情就能自然真挚,深切感人。

一、叙述式

在口头表达时,通过一般陈述介绍、交代人物、环境、事件及事件发展演变过程的语言体式叫叙述式。

叙述是日常生活教育教学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说话体式。叙述训练能培养我们大胆地、正确地运用口头语言讲述事情、表达思想的能力,能提高我们的观察、记忆、思维、想像诸能力。

1.叙述式语体的要求

(1)头绪清楚。叙述要头绪清楚,抓住主要线索,想好次要线索,有条不紊的进行。叙述起来,要有条有理,层次井然,并且要注意有头有尾,前后一致。

(2)交代明白。任何一个事件,总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结果等因素构成的。在叙述的时候,要把这些交代清楚,否则,会使听者觉得理不清头绪。当然,并不是每个事件都必须把时间、地点、人物等六个方面都一一交代出来,只要不影响表达效果,也可以省略的。

(3)详略得当。叙述时要详略得当。不能主次不分,一一细说,让听者觉得不够尽兴。什么地方需要详说,什么地方需要略说,叙述者事先要考虑周全,合理安排。

(4)语言流畅,速度适中。叙述时,语言正确,口齿清楚,用词准确,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停顿或不自觉冒出的口头禅。语速应根据内容、感情的需要做相应的变化。

(5)想像丰富,具体形象。叙述要求进行积极的思维,展开丰富的想像,语言要具体形象。同样一件事,有的人叙述起来干瘪无味,让听者索然扫兴;而有的人则讲得有声有色,给听者以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觉

2.叙述训练

(1)复述。复述是依据一定的书面或口头的材料,在理解记忆或整理加工的基础上,有中心、有条理、有感情地、完整地用口语讲述出来。复述可分为一般复述、改编复述、概要复述、扩展复述。

①一般复述。要求在内容上不随意增删、修改,不遗漏细节;在结构上基本按照原材料的顺序、层次—开头、经过、结尾;在语言上要保持原作风格,并尽量运用其中优美、精炼的语句。

②改编复述。改编复述是依据原材料,但不受其限制,对它的内容和形式做一定的加工(允许有变动的叙述)。

要求可对原材料的内容做一定的增补、缩减,可以重新调整结构布局,也可以在遣词造句方面做更改,但必须在内容、形式上合情合理;使听者能够接受。改变复述含有较大的创造性因素。

③概要复述。概要复述是对原材料的一种删缩性的再创造。

要求对原作压缩、精简,保留原作中心、主干,抓住重点,略去铺陈列举、举例、描述、联想等次要部分,用简练的语言讲出原作的基本内容。

④扩展复述。扩展复述是对原材料做适当的扩充、展开的重复性叙述。要求通过合理的联想,运用描述、渲染的手法,补充细节,使讲述内容更加充实、完整、生动,但不能背离原意及其基本框架

(2)命题叙述。命题叙述是根据所给的题目,通过迅速审题、构思,用口语完整连贯叙述出来的有声文章。

命题叙述要求主题正确,内容充实,紧扣中心,条理清楚,用词准确,语言流畅,声音响亮。

命题叙述可分为即兴的和有准备的两种。即兴叙述是边想边说的叙述。如甲问乙“前天你和小王因为什么吵起来的?”乙即边想边说,叙述那天的情形。有准备的叙述是事先有一定的时间,可先打个腹稿。

二、描述式

描述式是口头语言写生。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把客观世界的事物的特征及形态,具体细致地描述给别人听的一种口语表达体式。

1.描述式语体的要求

(1)描述要有序。描述者对描述对象要有条有理地安排描述顺序。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从前到后或从远到近,按照相关的顺序一一描述,给听者一个完整有序的印象

(2)描述要特点突出。不论是描述某人,还是某物,都要抓住特点,突出特点,给听者打下一个鲜明、深刻的烙印。有的人描述起来面面俱到,虽然具体、细致,但没有突出特点,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描述训练

(1)人物描述。一般从人物的外貌、服饰、言语、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述时,要认真地观察人物,抓住人物的特征。例如:

“唐老师是我们的物理老师。他四十岁左右,端庄的脸庞儿,炯炯有神的眼睛里流露出刚毅、智慧的光芒。额上的皱纹和夹杂在黑发中的数根白发,显示出他经历不少风雨冰霜。他的动作敏捷利落,谈吐豪爽明朗,有一种令人起敬而又平易可亲的气质。”

(2)物体描述。如果描述大自然中的鱼虫鸟兽,树木花卉的千姿百态,就要抓住形、态、色、神等方面;如果是对静物的描述,就要重点抓住所描述物体和同类物体的不同之处,细心观察,鉴别比较,抓住特征,显示中心。例如:“老虎的形体、动作、行为非常像猫,但比猫大得多,大约像牛、马那样大。皮毛是黄揭色的,以脊背为中线,向两边才对称地布满了深揭色的斑纹,非常好看。额头上的花纹呈“王”字。老虎昼伏夜出,喜欢呆在深草丛中、石砬子中,捕食时,张开血盆大口,大吼一声,扑向猎物,威震山冈。”

(3)想像描述。想像描述是描述者受到现实事物的某种触发,对未来的或者根本不存在的事物、景象进行描述,是一种创造性的描述。科学幻想的描述,对美好未来的描述、理想的描述都属于这种描述。

想像描述必须合乎情理,不能有悖于生活常情。这种描述,一般用来推想事件的前因后果、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推测事物的发展变化,预见自己的未来前景等。如一位同学在口语课上根据白居易在«卖炭翁)中,“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的诗句,是这样进行想像描述的。

烧炭老汉殷切盼着天冷,夜间终于下了一场一尺深的大雪,他那颗忧虑炭贱的心,总算松弛了下来。第二天一大早儿,老汉赶车上路。只见那冰雪路上,一位满头白发的老汉,走在一头骨瘦如柴的黄牛左边,老牛拖着的是一辆负载千斤的炭车。快行怕翻车,慢行怕误事,车轮下发出吱吱咯咯的响声。为了糊口,为了活命,老汉和黄牛在这古老的、溜滑的、崎呕的山路上吃力地挣扎着,挣扎着……”

这段描述比较成功。不仅再现了卖炭翁“晓驾炭车碾冰辙”的艰难,而且依据全文内容对老翁的心理活动作了合理的想像和恰如其分的描述。

三、解说式

解说是说明事物、解释事理的一种口语表达方式。各种事物形状、功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都必须通过解说才能让人了解。如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介绍”、“例题解析”、“实验分析”、“课堂答疑”等,都是解说。解说可以说是教师讲授科学文化知识时最常使用的一种口语表达体式。

1.解说式语体的要求

(1)解说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和本质。首先,要对所解说的事物的形状、性质、构造、成因、关系、功用等有精细的观察和深刻的了解;其次,把握事物的特征进行分析间题、剖析事物;最后,用科学的、准确的、客观的语言予以说明。

(2)解说要有条理和顺序。解说时,要对解说对象的结构和规律,以及解说目的和要求,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解说。

(3)解说语速要适当。解说语速不宜过快,节奏要有变化,说到数据和专用词语以及关键的、难懂的地方要慢吐重说,甚至要一字一顿地说。

(4)要讲究解说方法。恰当地运用各种解说方法,如下定义、举例、解释、分析、分类、引用等等,可以使解说更具体、生动,通俗易懂,能收到更好的解说效果。

2.常用的几种解说方法训练

(1)介绍和定义。介绍是一般的、概要的解说,目的是让听者有个概括的了解。一般容易了解并为听众所知的内容少介绍,难点、重点或听众所不知的内容多介绍。例如介绍景泰蓝的制作:

涂了三回烧了三回以后,就是打磨的工作了。先用金刚砂石水磨,目的在使成品的表面平整。所谓平整,一是钢丝跟涂上的色料一样高低;二是色料本身也不许有一点儿坑坑洼洼。磨过以后又烧一回,再用磨刀石水磨,最后用椴木炭水磨,目的在使成品的表面光滑。椴木木质匀净,用它的炭来水磨,成品的表面不起丝毫纹路,越磨越显得鲜明光滑。旁的木炭都不成。

上文是以操作的先后顺序介绍了制作景泰蓝的打磨工序。定义也叫界说。下定义是以极简捷的语言去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解说方法。教学和学术性解说常用这种方法。例如:

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这里给词下的定义,不仅指出了词的性质—语言单位;词的特点—能够独立运用,是最小的语言单位,而且也把“词”和“字”、“词组”区别开来。

(2)解释和分析。解释是一种对概念进行诠释的解说方法。

分析指对内容复杂的说明对象进行分析性解说。例如:

琥珀是古代松脂的化石,呈揭色,透明。

约一万年以前,大森林里的一些古老的松枝,在火热的阳光照射下,渗出了一滴滴的树脂,滴了下来,聚成一个个松脂球,里面往往包着树皮、昆虫等。后来地壳发生了变化,森林被海水淹没了,松脂球被埋在海沙下面了。再经过了几千年,那些松脂球便成了化石,也就是成了琥珀。

以上解说先对琥珀下了确切定义,然后,对琥拍的成因做具体的分析、解释,就其形成的时间、地点、条件一一作了解说。

(3)分类和分解。分类是指对比较复杂的解说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例如:

尽管灯的种类极其繁多,形状千差万别,但如果按其从电能到光能的转化形式的不同来区分,不外乎两大类。

第一类是根据热辐射原理制成的,即电流使物体温度升高而发光的灯。典型的是白炽灯。(www.xing528.com)

第二类是气体放电灯,即电流通过气体媒质放电而发光的灯。典型的是水银荧光灯

这段解说将千差万别的灯,“按从电能到光能的转化形式的不同”分为两类,并举出典型灯种,使人对各种形式不同的灯,从本质上能够进行区别。

分解是指对事物、现象的整体加以分析解剖。分解既便于分部分解说和理解,又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全貌。例如:

水是什么样的物体?

先说说形态:石块和木块有一定的形状,无论放在桌上或盆里,都不会变型,是固体。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放在圆杯子里是圆形,放在方盒子里成为方形,是一种液体。

再看看颜色:有人说水是白的,这话不对。水和豆浆相比,豆浆才是白色的,水什么颜色也没有。如果把筷子分别放在清水和豆浆里,清水里的筷子能看清,豆浆里的筷子却不能看清。这说明水是透明的,豆浆不是透明的。

酒和水都是没有颜色的透明液体,但闻一闻、尝一尝就能区别。酒有一定的气味,水什么气味都没有。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透明的液体。

这段解说既有分解又有比较,使听者对水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了解。

(4)举例和引用。举例解说法是指用某种事物、现象中最有代表性的实例,来解释说明各种事物、现象的共同点和规律。举例解说能给人以实感,并有启发性,如果用得恰当,可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例如:

病菌危害作物,必须突破作物的第一道防线—表皮。病菌突破表皮的本领各有不同:有的能分泌出一种物质,溶解作物的表皮;有的能凭自己的力量,钻入作物的表皮;有的只有从作物的自然孔口钻进去;有的只能通过作物的伤口钻进去。

上文在解释病菌突破作物的不同本领时,例举了四种类型分别加以解说。

引用是为了使解说内容更充实、更有说服力,常常引用一些与解说对象有关的资料。引用解说要求引用恰当,准确无误,针对性强。有时对引用的材料还需作必要的解释和分解。例如:

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三十天左右。

上面一段文字,恰当地引用了古代诗文,说明荔枝不耐贮藏的具体情况。

(5)比较和对比。比较是将两种相同或不同事物加以比较的一种说明方法。运用比较说明法,可以把比较复杂或生疏的事物,说明得更具体、突出些。例如:

乐山大佛高七十一米,几乎和上海国际饭店高度相同;它的每枚指甲有半个篮球场那么大;它的脚趾厚度比一个成年人还高。

上述解说把乐山大佛同人们实际生活中较为熟知的事物作比较,使人们对乐山大佛有了一个更具体的、更深刻的印象。

对比是指可以相比的两种事物,或一个事物的前后可以相比的两种情况的比较。目的在于突出两种事物各自的异同点或一种事物前后发展变化。从而加深对事物的认识。例如:

最耐寒的鸟不是企鹅南极的企鹅常年在零下摄氏40至50度的温度下生活。但它并不是最耐寒的鸟。科学家曾对鸟类的耐寒情况做了一次实验:在一个透明、密封、便于观察的箱子里,放进几种特别耐寒的鸟。一开始就把温度调到零下80摄氏度。这时南极的企鹅几分钟以后就经受不住了。接着又把温度下调20摄氏度,企鹅立刻趴下不动了。但是鸭子却仍然嘎嘎地叫着,并蹒跚着行走,还用扁嘴去拱不能动弹的其他鸟类。由此看来,最耐寒的鸟应该是鸭子。

上述解说用企鹅和鸭子进行对比,说明企鹅并不是最耐寒的鸟。这种对比解说法,可使事物的特征很明显的显现出来。

(6)数字和图表。数字能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现象的特点和本质,可以用确数、约数、倍数、百分比,但都要注意准确性。例如:

据统计,吸烟者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百分之二十二。心脏病肺气肿支气管炎患者,吸烟比不吸烟多四至六倍。患肺癌的病人中,每天吸烟二十支以上的比不吸烟的多二十倍。

上段文字运用数字说明法,说出了吸烟者的患病率,有力地说明了吸烟危害之大,使人触目惊心。

图表一般是由于被说明事物的现象、层次、侧面比较多,或需要说明的数字比较复杂,只用口头不易表达清楚,因而列表并配以简要说明,使之一目了然。例如:

下面是调查课外阅读作用的统计表(100人为例)

上图表有力地说明开展课外阅读的好处,讲述时,若将上表挂于墙上,配合口语解说,效果更好。

四、抒情式

所谓抒情,顾名思义,就是抒发感情。在说讲中,总是要表情达意的,其中含有说讲者的主观爱憎,抒发和表露说讲者个人的感情,这就是抒情。

1.抒情式语体的要求

(1)抒情要真挚自然。说讲者抒发的情感要发自内心,要有深切的感受,感情要自然流露,才能感染听者。若是虚假的、造作的抒情,不但不能打动听者,只能让人听厌。

(2)抒情要有健康的审美情趣。说讲者所抒发的感情一定要健康,给人以美的感受,即使是悲哀、消沉的感情,也要让听者感到合情合理,能产生共鸣。不能抒发那些卑污的龌龊的情感。

(3)抒情要生动具体。抒情要生动,切忌呆板和干瘪,面部表情要与抒情的内容相符,语言要新鲜、具体,切忌老生长谈。

2.抒情训练

(1)通过叙述抒情。在叙述过程中,渗入叙述者心理的感受或主观的感情色彩。这样的叙述,带有浓重的抒情性。叙述只具有一个粗略的印象,目的是达到抒情的效果。例如:

大家都看过电影«武林志»吧,当看到中国人抬着中国人挨打的牌子,吹吹打打的走过大街的时候,屈辱啊!屈辱!一种强烈的屈辱感充满了我的心中。可当看到东方旭舍弃了妻儿与俄国大力士比武的时候,我们能不被他的牺牲精神感动么?当俄国大力士瘫倒在台下;东方旭英武的站在擂台上,东方的太阳在世界的擂台上升起了,美全部凝聚到东方旭的身上了。

(选自«当代演讲辞精选»)

演讲者通过对«武林志»的简单叙述,抒发了自己的爱国主义的感情,把抒情融在了叙述之中。

(2)通过议论抒情。通过议论抒情也是常见的一种抒情方法。在讲话中,说讲者被内心的激情所支配,借助议论来抒情。例如:

小草是平凡的,极其普通的。没有花香,没有树高,但她从不抱怨,从不自卑,以自己勃勃的生机和无私的奉献,有益于人类—她多像我们那些默默牺牲的战士,多像欧阳荣春那样一些普通的工人、农民和教师们啊!没有棵棵小草,何来大地春色!没有块块砖石,何谈四化大厦!不正是那成千上万的普通人,创造了和正在创造着中国的历史吗?

我爱小草。她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她象征着无私的奉献和默默的献身精神,我愿是棵小草。

(选自«当代演讲辞精选»)

演讲者通过对小草的议论、赞美、抒发了强烈的崇敬、感佩之情。这种感情,极为真挚、深沉。这不单单是对小草的赞颂,而是对默默无闻的、辛勤耕耘的普通劳动人民的热情赞颂和讴歌。

(3)通过描绘抒情。在说讲中,通过对人、事、物的描绘来达到抒情的目的,情景交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颇能打动听者。例如:

这是一张忠厚善良、朴实慈祥的老年人的脸,在那道道深深的皱纹中,仿佛隐藏了一生的忧患、劳苦和辛酸;眼睛有些昏花、呆滞,但却深邃安详,没有悲哀和怨恨,有的却是无限的欣慰和期望。

(选自沈萍的演讲稿«为了我们的父亲»)

演讲者用娴熟的语言,细腻而深刻地描绘了一位饱经风霜的农民父亲的形象,言语中抒发了对父亲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4)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是口语表达的一种常用抒情方法。把浓烈的感情直接抒发出来,往往更能深深打动听者。例如: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候,

爱慕你的美丽,也许假意或真心。

只有我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诗中直接抒发了抒情者深沉真挚的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