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画出精彩:美术教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画出精彩:美术教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更新时间:2025-01-14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欣赏·评述”的教学也是对学生评述能力的一种锻炼。教育阶段,学生通过“欣赏·评述”领域的课堂看世界,认识世界的新奇百怪,这是学生接触文明的一个重要的窗口。总之,美术“欣赏·评述”领域课程的重要性是非常明确的。这就要求教师以及将要走向教师岗位的准教师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与认识,让“欣赏·评述”领域能够在更好地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上发挥更大的价值与积极作用。

“欣赏·评述”是美术教育非常重要的学习领域,针对教育阶段的学生,美术教育的“欣赏·评述”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巩固基础知识,提升人文修养

在美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客体艺术作品进行欣赏的过程中,教师一定会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的相关美术理论知识,如构图特征、色彩明暗、冷暖对比、绘画方式、材料选取等。学生在每次的欣赏过程中都会学习到不同的美术理论知识,学生在进行美术创作时就会借鉴欣赏到的艺术作品中成功的创作方法,不论是从哪方面所受到的启迪,加之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加工,无疑不是一个提高自己创作水平与作品质量的好方法。在欣赏评述的过程中,学生也能逐步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

艺术的创作与发展是离不开社会的,同时也离不开社会所处的时代及这个时代中文化的影响。影响艺术发展的因素还包括政治、经济、环境、种族等。在美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学习中,学生不仅仅只是欣赏、了解艺术作品表面所表现出来的内容,我们也能体会到艺术作品向我们的“诉说”,向我们传达更深层次的意蕴。从艺术作品历史的角度,我们可以饱览祖国的灿烂文化;从艺术作品文化的角度,我们也可以渗透做人的哲学。通过欣赏艺术作品的文化底蕴与价值,学生可以深切感受、领悟到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塑造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对人文精神的塑造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提高核心素养,加强评述能力

美术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分别为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在“欣赏·评述”的教学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涉及这五个方面,在欣赏过程中,对美术作品的技法风格等方面的识读是美术欣赏学习最基本的能力,在对学生构思、表达或者反思方面的美术表现也是一种锻炼,欣赏课也主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在创新能力方面对学生也是一种启发,对文化理解方面的素养培养更是美术“欣赏·评述”领域的一个重要培养方面。“欣赏·评述”的教学也是对学生评述能力的一种锻炼。由于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不太愿意去表达自己所体会的感受,对于学生来说,“欣赏·评述”领域课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表述平台,学生通过交流对所欣赏到美术作品的感受与体会来抒发自己的所想、所见、所感,不仅是对学生自身情感的一种流露,也是对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提升。评述分为评论和叙述两个方面。在对艺术作品进行欣赏评述时,不单单是对艺术作品的简单描述,也不仅仅是感性的欣赏分析,更要加之理性的理解分析。例如,在对艺术作品欣赏过程中,除了分析作品本身的一些技巧、用色等方面,也要加之美术史的角度、历史文化的背景等方面,从而真正体会到艺术作品的意义,并进行评述。(www.xing528.com)

(三)增强审美能力,促进身心健康

在“欣赏·评述”领域学习中,对审美判断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新课标明确的内容,同时也是本领域教学所要完成的重要目标。当学生在对欣赏内容进行赏析时,他们能够体会中外建筑的宏伟,受到极大的视觉冲击,这些不同类别、不同风格、不同种类的艺术作品充实了欣赏者的内心,这些欣赏活动也使得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富足。通过不断的素材积累,个体不断地对美进行重新认知,在艺术作品欣赏的过程中,他们的审美判断能力就会得以增强。学生在此领域的学习积累中,就会产生并形成正确的审美取向,促进审美价值观的完善。

教育阶段,学生通过“欣赏·评述”领域的课堂看世界,认识世界的新奇百怪,这是学生接触文明的一个重要的窗口。由受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学生背负了沉重的功课,学校的美术课程是缓解学生压力的一个良好契机,学生在美术课程中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来解放天性。在“欣赏·评述”领域的课程中,学生更是学到了不同看世界的方式,能够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中把自己的思维放飞,有效地缓解心情,同时还能够开发学生的多种潜能。学生在轻松愉快无压力的课堂之后,重新进行文化课的学习,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良好性格的塑造都能够起到巨大功效。

总之,美术“欣赏·评述”领域课程的重要性是非常明确的。新课程改革之后,许多一线教师对“欣赏·评述”领域的教学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也进行了很多方法的尝试,如让学生参与进课堂,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陈旧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等。但仍然还是有不少教师在“欣赏·评述”领域的教学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如“如何备课?如何将欣赏过程中所要涉及的多种知识点贯穿其中,而不让课堂变成讲理论的课堂?”等,这些也是我们共同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以及将要走向教师岗位的准教师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与认识,让“欣赏·评述”领域能够在更好地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上发挥更大的价值与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