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术教材中学生动手能力问题分析

美术教材中学生动手能力问题分析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术教材是美术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在美术课堂学习中最基本的依据和范畴。相应的,美术教材教科书中针对具体课题的要素和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了新的面貌。总的来说,“设计·应用”课程在美术教材中,对培养中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依然存在着以下三个问题。此外,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美术教材中学生动手能力问题分析

针对“教材”的解释,大体可以把它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根据一定量的教育学科教学内容方面的任务,编选教材结构和组织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深度的学科知识以及所要达到的技能方面的体系。它一般都是通过教科书出版的方式来反映所学的知识结构框架。另一种是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来指导学生去学习的材料。它不仅包括我们所知的上课的教科书、教学的讲义、课上所需讲授的提纲内容,还包括教育教学所参考的书刊、教学所需要的辅导性材料(如数学图表、美术绘画教学影片、音乐唱片、研究者录音以及一些事件中的录像带等)。教材、教学讲义以及教学过程中讲授的提纲内容是教材的整体框架中最主要的部分。

“教材也是一种引导学生如何认知、如何发展、如何生活、如何学习以及学生人格方面构建的一种引导性的范例。”教材是与学生接触的最基本、最紧密的教学用品。只有先了解我们手中的教材,才能对如何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找到其突破口。

美术教材是美术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在美术课堂学习中最基本的依据和范畴。它是根据美术教学目标中,美术学科所应培养的目标和美术教学课堂中的任务,通过编选美术课程材料以及组织一些具有一定的美术育人目标、美术课堂学习的内容和美术课堂学生学习活动中存在的方式,形成了美术教学过程中在一定教学范围内,以及美术教育教学方面深度的美术学科知识技能方面的体系,并且分门别类地组成可供每一位学生参考、阅读、试听以及操作练习的美术材料。它不仅是美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美术教学的基本材料,而且还是学生认识美术学科世界的有效媒体。随着我国基础美术教育教学课程的改革、美术新课标的制定以及实施,设计课不被重视的情况才有所好转。在新课标中,“设计·应用”领域在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位置也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更加重要。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学生才是美术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内在的兴趣以及培养他们热爱美术、热爱动手的能力,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基本掌握美术学习中的方法,并且学会学习、热于学习。随着教育观念的变化,目前,国内所出版的美术课程实验教科书普遍都是从学生的角度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相应的,美术教材教科书中针对具体课题的要素和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了新的面貌。总的来说,“设计·应用”课程在美术教材中,对培养中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依然存在着以下三个问题。

(一)缺乏针对性

我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美术的课堂上也是如此。例如,在城市、乡镇教学的设备上差距很大。相比之下,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的美术教学基础设施还比较全面,但是在农村,美术教育基础设施却存在不足之处。显然,在农村的学校,对美术动手的认识本身就比较薄弱,概念也比较模糊,整个课堂实施起来也就相当困难。例如,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第9课“居室的色彩搭配”,城市的学生对于这一课的内容或许并不陌生,但农村的学生明显对“居室”这一概念并不是很清楚,而且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师也无法展示居室的优秀设计,所以在开展本课时比较困难。

新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为教学的活动预留了充分的空间,视教材为案例,开放教材,鼓励教师充实并超越教材。教师应将教材视为教学活动的“跳板”,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创新的有力凭借。

此外,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在人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5课“发现与创造”的教学中,某教师布置的作业是,让学生制作一件生活用品或者装饰品。目的是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去,他们不仅可以从生活中借鉴一些物品,而且不会感到陌生。(www.xing528.com)

(二)缺乏设计感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所需要达到的课程目标是:了解其主要的设计类型、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运用我们所学过的设计方法及其技能,能够动手制作并当场完成其作品。运用我们所教学的美术方面的知识,自己设计方案,运用于改进生活及学习用品中来充分体现其创意”。

在美术教材中,“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如果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太过于直白、简单,那么,不仅学生在美术教学的理论上不能掌握美术中“设计·应用”中设计概念的真正含义,连美术教学内容也只是停在了基本的“美术是培养绘图功能”的层面,通过一节课并不能培养及提升学生动手设计、动手制作等能力。如果美术教育教学工作者把“设计·应用”领域课程内容中设计内容的设置得过于复杂,则学生根本听不懂教师在讲什么,也就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如何去设计作品。例如,在“发现与创造”这节课的教学中,某教师设计的教学重点就是,观察、发现材质的美感,运用艺术的手段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利用,创造出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特征的新作品。该教师设计的教学难点是,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去巧妙地利用材料原有的形状、色彩、质感等因素创造新事物。这样的教学重点、难点很明确的。否则,学生会认为美术设计课堂是一门难以理解的课程,在美术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不明所以、不知所措,他们也就会对美术动手制作课堂产生其厌倦感,失去了对美术课程中“设计·应用”领域教学学习的爱好以及兴趣,从而无法实现美术课堂教学的目标,更达不到我们国家对美术课堂“设计·应用”领域的要求。

综上所述,如果课程形式呆板,学生就不可能对其产生新鲜感。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学生对美术课程没有创作的热情,又何谈让他们去动手呢?因此,在课题的选择上要注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与感性因素相融会,这样才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个别人缺乏对学生本性认识

从教师层面看,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学生是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对象,是被教育者、被组织者和被领导者。从学生自身特点看,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学生是自我教育和自我形成发展时代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的人;学生是有意识、有情感、有个性的社会人,他们不是盲目、机械、被动地接受作用于他们的影响,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素质,可以进行自我教育;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处于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生理和心理方面都不太成熟,具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与可塑性。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大致的范畴,提供了一个知识结构,但是却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我们常常认为,只有不努力的教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但在实际教学环节中,我们无论怎么激发,并非所有的学生都对美术感兴趣。在小组之间讨论问题时,因为学生认识方面的原因,所以在课堂的展现形式上仅仅只是表面上的热烈、一哄而起的嘈杂、无目的交流,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所能学到的美术知识、作品制作过程中所需掌握的技能甚微。表面上表现出来的是学生激烈讨论并且讨论得比较投入,学生也比较有学习的激情,其实,学生还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根本没有考虑到团队价值和团队意识,小组合作的作品一般都是小组中的1—3人在努力地动手制作,而剩下的学生大都处于嬉闹、观看阶段,美术课堂造成的后果是没有团队精神、没有合作。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不能有效地提高动手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