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术教学研究:情境教学在设计和应用领域的实施策略

美术教学研究:情境教学在设计和应用领域的实施策略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美术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统一艺术与技术,打破两者对立的局面”,“设计·应用”领域教学是将设计艺术应用于教育体系中。因此,根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美术在该学习领域中的情境教学策略可简要概括为以下五点进行阐述。而对于“设计·应用”领域的美术教学来说更甚是。

美术教学研究:情境教学在设计和应用领域的实施策略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美术课程要改变单纯地以学科知识体系建构课程的思路和方法。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美术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其中,“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就是以设计和工艺为主,联系生活的实际、把环境与生态作为学习的一部分,让学生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增加想象力创造力,增强学生依靠设计改变环境的想法。

美术在艺术领域分属视觉艺术,学生设计创作的资料和形象来源主要是通过直觉形象的记忆。完善人格、健全头脑、良好素养的人的基本能力表现之一就是审美意识的培养。直觉形象的记忆就等同于感知力的培养,而感知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创设有效情境。有效的观察则成为感知力培养的必要过程,大自然是最好的美术素材,它是集最自然、真实的色彩、图案、音乐及生物于一体的,是一本纯天然的教科书,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去观察、探索、感悟、思考。大自然的丰富多样,学生如果要认知感悟自然,必定离不开教师创设的情景教学。

“统一艺术与技术,打破两者对立的局面”,“设计·应用”领域教学是将设计艺术应用于教育体系中。因此,根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美术在该学习领域中的情境教学策略可简要概括为以下五点进行阐述。

(一)以学生为中心

不要局限于以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中心”观点和“教师中心”观点所得到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设计结果。要做到“学生为中心”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调动学生积极性,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教学首创精神。

第二,要在不同的情境下去认识应用多种掌握的知识(体现知识“外化”)。

第三,要以实际出发,依据自身的情况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对客观事物有自己的认识。

以上三个观点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大要素。

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学习认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一个是经过成人的指点帮助而所能达到的阶段;另一个是现有的阶段。而以学生为中心是情境创设中最重要的一点,也符合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所以,在情境创设时,以学生现阶段的水平为标准。比如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的深度稍微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经过一定的思维,引起学生的思考。而学生经过思考,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把问题解决。

(二)强调引导性地创设情境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在课堂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结构状况,精心设计和选择有效的情境课堂“切入点”。

关于情境创设的方式,李吉林老师和韦志成老师在他们的教学研究成果中介绍了很多,包括联系生活展现法、运用实物演示法、借助图画再现法、播放音乐渲染法、扮演角色体会法、锤炼语言描绘法、教学情境优化法等。但笔者认为,在实际操作中,教师不能偏执一种,需要从课堂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需要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运用有效的情境为课堂教学打开思路,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故事、问题形式情境导入

学生的好奇心是可以通过问题得到认知和解决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的过程,它可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所以,创设一个好的问题并且得到恰当运用就可以使课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问题形式导入情境时,问题的设计要有计划、有目的,以此来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情境的创设要格外注意问题的引导作用,因为它关系到整节课的整体教学效果。问题情境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而通过这些想象的联想,学生的思路被打开、被扩散,由此就为整堂课起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在教学的开头导入故事情境,可以采用短小的、有指向性的故事,由此引发学生的热情,利用语言的渲染、情感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认知活动,帮助学生快速地进入课本的教学环境。

故事形式的情境导入魅力就在于可以根据具体的内容来穿插带有趣味性和寓意性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通过故事导入、语言的描绘展现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感受到教学内容的情感价值观,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拓展和延伸。需要注意的是,选取的故事一定要是生动幽默、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故事;要选取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对于故事的接受力度。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故事创设时,一定要选择有针对性的,才能把情境发挥到最佳的理想效果。

2.生活经验形式情境导入

生活源自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本身就是课堂,并且也是课堂知识的源泉。杜威针对传统教育无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教育内容脱离社会实际、教学方法违背学习规律的弊端,提出了“儿童中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理论主张。

3.多媒体形式情境导入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感受,运用多媒体展示大量的图片和视频等视觉信息,从而满足学生对于视觉的需要。学生能够记住色彩鲜艳的视频、动画和图片,并对其记忆深刻,也能使他们的情绪受到,以达到教师和学生在整个学习环节的良好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积极的课堂气氛中展开学习课程。多媒体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

以上是课堂教学导入新课时常用的几种方式,除此之外还有音乐、游戏、谈话法等方式。教师所采用的资料和内容一定要与课堂所定的教学目标相对等,这样才能把学生带入情感中,发挥导入的最佳作用。

(三)强调过程性地创设情境

当学生进入学习氛围后,学生的自我发现能力开始凸显出来。而这时候,带领学生进入根据教学内容所创设的特定情境中去,让学生主动体验整个学习过程则成为教师的职责。

我们为了教学的需要,可能会去创设虚拟的情境,但这种虚拟不能无中生有,凭空捏造,而应考虑客观现实。例如,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迁移生活中的现实情境,则更能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更快地融入情境中。

1.真实场景形式情境导入

对于情境创设来说,最好的情境是真实的场景创设。而对于“设计·应用”领域的美术教学来说更甚是。而课件中的体验不如真实的场景来得有渲染力。在设计课中,由于条件的限制,教师在创设真实场景时可以尽可能地利用周围的环境,特别是学校的建筑,也可以依据现有的教学内容,直接把学生带到该场景中进行上课,让学生切身体会设计的创作理念,欣赏创作风格,从而思考自己的创作思路。(www.xing528.com)

2.游戏形式情境导入

“好动、好玩是学生的天性”,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将学生喜欢的游戏作为课堂教学辅助,活跃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主动自主学习意识。兴趣可以让学生沉醉其中、乐此不疲,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会踊跃、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把教学课堂推到高潮。教师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于艺术文化产生情感。

(四)强调生成性地创设情境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道:“教学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所谓的“喜欢”,是指能够从中获得一种满足感、自由感、提升感。

在教学中,学生的感动、感慨常常仅存在于一时的冲动,而无法深入内心,更无法转换成思维的模式而使其升华和拓展。而在美术设计中,特别强调学生生命主体的建构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学习参与之中完成自身对于教学过程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与参与,体验过教学过程后,学生的学习进入一个整体提升的阶段。价值生成之后,带给学生的是成功的体验、心情的愉悦和求知之后的放松。升华是对认知的升华、对设计的升华、对生活态度的升华。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来说,升华阶段都是整节课整体价值的提升。

在前期的充分参与并且感受之后,学生获得了真实的感受。课堂即将接近尾声,但是不可忘记的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之处—评价。检验一个学生是否真正地掌握了三维目标,最可能体现的就是在于最后的作品评价之上,就在于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的作品、说出自己的创作理念、说出自己作品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能否掌握设计意识和实践技能。而经过前期的故事、问题等形式的情境导入、过程的体验等,学生对于整堂设计课可能产生感官疲劳。由于角色扮演吸引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唤起学生的课堂热情,也能够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但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避免造成学生的羞涩参与,要保证全体学生的参与,同时也要恰当地把握好时间的把控和课堂的控制。

(五)解决强化其他客观物质条件

设计艺术教育的表现形式多体现在“设计·应用”领域,目标是为了激发起学生对于设计的兴趣,并且在一定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于设计艺术品的鉴赏能力。学生由于年龄段的问题,不再满足于枯燥乏味的课堂授课方式,而更倾向去接受新的学习方式,即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视觉化展示。“设计·应用”领域在艺术教育中是最不拘泥于固定模式的。课堂呈现方式的好坏也决定了教学效果的成功与否。所以,中小学学校为“设计·应用”领域情境教学的开展投入了资金和人力等支持,为保证设计艺术教育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设计·应用”领域对课堂作业的要求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这个要求使得学习领域涉及的内容具有时代感,全面广泛而复杂。

1.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设计·应用”领域教学中,情境教学内容的选择对于课堂的知识架构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设计艺术教育相较于其他学科的教育,它对于教学内容有着时代性、开放性、拓展性的要求,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时代性。因此,不进行时代性的调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情境教学是不符合身心发展的,也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在21世纪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要想提高学生的设计艺术教育,应依照当下设计艺术的发展要求来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依托于教材这一基石,将新的设计艺术、前端理念传输给学生,打造生动的、与众不同的艺术设计课堂。而这就需要教师站在时代的角度,选取顺应当下前沿潮流、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内容。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架构起知识对于生活的反馈这一环节。另外,选取当下最热门、最潮流的情境引入课堂,既是对设计艺术在教学内容中的拓展,也对学生把握设计艺术的先进性提供了机会。

2.教师能力的提高

身为一名具有专业素质全面发展的美术教师,要进行情境教学,前提是应该具备丰富的有关于美术情境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如今大部分教师已经具备了使用现代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但是在设计领域中的关于情境创设方法、情境教学理论方面的能力还是有点欠缺的,学习的需求也是非常迫切的。美术教师所具备的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牢固的专业基础,是进行情境教学发展的保证。因此,在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教学实施中,教师应坚持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与专业知识,与学生进行沟通,以达到教师的自我发展目的。

3.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

学生通常是对新事物掌握最快的人群,学生因为年龄的原因,他们不再满足于课堂上的单调授课方式,而更加倾向性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视觉化展示。“设计·应用”领域在艺术教育中是最灵活、多变的。课堂呈现方式的好坏也决定了对学生的影响程度。而情境又影响着课堂的教学,因此情境也影响着学生的课堂学习。所以,学校应为“设计·应用”领域情境教学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为加强设计艺术教育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必备的教学设备

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教师不可或缺的教学设备,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像和声音,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以保证对所学知识进行了解和认识。另外,教师还应利用这些教学设备,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课堂,设置良好的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教师的技能培训

设计艺术教育本身具有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教师应定期开展校外学习,及时更新教学技能。学校也应制订教师培养规划,包括开展教师职业能力、职业素养、新多媒体技术的培养,开展相邻学校之间的教学实践交流活动。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对于教师掌握、运用教学资源也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3)课外活动的开展

设计艺术教育是一门视觉学科,欣赏最新的设计艺术作品应纳入课程内容之中,带领学生参观艺术馆,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加深学生对于艺术教育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思维发散力。对教师自身来说,也是加强其自身教学能力,拓宽教学内容的方式。这在一定意义上提升了教学的质量,为设计领域的美术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加强“设计·应用”领域的情境教学,离不开学校这一基础场所。作为学生踏入社会之前增强自我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和挖掘个人兴趣的场所,学校在设计艺术教育中占据着毋庸置疑的首要地位。如果学校足够重视,那么艺术教育会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反之,则极为薄弱。

4.注重多元评价方式

对于学生的全面考察,不单单只注重分数,还应该从源头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设计艺术教育相比于其他学科,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对开放性发展的要求会更高。在现在的“设计·应用”领域教学中,对于学生来说,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是重中之重,而不是为了单纯地模仿和复制。然而,尽管教师明白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设计能力并不能通过教学短时间内培养出来,但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却不得不选择快速有效的教学方式。由此来看,改变对于课堂设计艺术教育的认知错误,不能狭隘地认为只需要改变教师自身思想,同时也需要学校制订评定这门课程的评定,包括全面考察设计艺术课堂的有效性、掌握学生的全面情况、课堂反馈等。

另外,在改变教师课堂评价方式的同时,想要实现“设计·应用”领域情境教学,教师也不能忽视对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进行周期性的调查和反馈,根据反馈适时地调整不足之处,以更好地实现设计艺术的情境教学。这样,在有效提升教师对自身教学进行反思、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也为教师改进课堂情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理解全新教育理念

现如今,多数学校开展教学更关注的是升学率,在教学中,对“主课”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音、体、美和计算机,甚至随着学习阶段的升高,这种现象更加严重。而这种“偏科”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学生对于“主课”外的科目兴趣度越来越低,同时也受到来自家长、社会等外界的压力降低学生原有的对于音、体、美课程的兴趣。因此,想要更好地开展“设计·应用”领域教学,就需要学校从思想上得到根本地纠正。认识到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为了选拔人才,更是为了培养不断前进的人才。当今社会瞬息万变,学生除了掌握所学的知识、完成学业,拥有生存能力也是应对这个大千世界所应该必修的一门课程。

在“设计·应用”领域教学的课堂上,做得最多的不应该是教师,而是课堂中的学生。检验一个学生是否真正地掌握了三维目标,最可能体现的就在于最后的作品评价之上,就在于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的作品、说出自己的创作理念、说出自己作品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能否掌握设计意识和实践技能。这里也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保证全体学生完全融入教学环节中,避免出现羞涩参与这种状况,同时也要恰当地掌控好课堂节奏和时间问题。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当部分学生过分热情、情绪激动,导致课堂纪律紊乱时,教师如果没有足够的心理素质,不能稳定课堂秩序,就会出现较为严重的教学事故。大多数教师常常因为在进行教学时,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另一方面又怕学生出现课堂纪律问题等而苦恼。由此造成的结果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设置的情境教学,刚一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但又马上被压下去了。这样一来,不仅教师的课堂教学出现了瑕疵,学生也无法体验到学习的真正乐趣,无法提高学习的兴趣、动手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所以,学校和教师想要完全实现“设计·应用”领域情境教学,就需要灵活运用新的课程标准,结合自身的教学特长,设计合适的设计艺术课堂,以此培养全方位人才,积极鼓励和创设有特色的、符合学生兴趣和认知的“设计·应用”领域情境教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