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智慧的世界会面临许多问题,我想结合印度哲学的特定背景探索一个较为特殊的问题,即翻译问题。在收集来自不同时代和地区的材料过程中,我们会碰到各种各样的语言。把这些材料用源语言再现出来并让读者试着理解这些内容。我们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但是这样做可能多此一举,毫无益处。在某些情况下,我可以自己翻译理解这些作品。但是,有时候我不得不借助他人的译作解读这些材料。
一直以来,翻译就像一门科学一样,是一种艺术。译者面临诸多障碍,他们遭遇失败并不奇怪,而其成功则着实让人们感到惊喜。任何用过计算机翻译软件的人都很清楚软件特别容易出错,他们在使用这些软件时经常遇到一些显而易见、不知所云的翻译结果。译者面临的一个障碍是一种语言中的词语很少能够完全用另一种语言中的词语与之对应。此外,词语并非是孤立存在的,世界各地语言中的词汇都有着千丝万缕、各种各样的联系。人们已经注意到,解梦过程就是利用的同音异义词使两个单词建立了联系。以这种方式使两个词建立联系的方法会因语言而异。这是双关语的翻译实属不易的原因之一。
在印度哲学中的《大般若经》的意思是“圆满的智慧”,“prajna”的意思是“智慧”。但是“prajna”并不总是被译成“智慧”,有时候它可能被译成“智力”“直觉”或“意识”。另一方面,除了“prajna”被译成“智慧”外,“vidya”或“viveka”有时也被译成“智慧”(或被翻译成“哲学”“知识”)。“viveka”更普遍地被译为“discrimination”,在此指的是“discrimination”最初的含义即“辨别力”。而不是指的如今“discrimination”更为常见的含义:“歧视”。辨别力是指区别两种不同事物的能力。在印度哲学背景下,“discrimination”尤其指的是“灵性知识,借此可以区分物质和精神,33辨别真实和虚空,明辨永恒不朽和世事无常”。如果“prajna”可以被译成“直觉”,那么我们很容易看出为什么“viveka”
可以被译成“智慧”。对现实本质的深刻认识存在共识(然而,我们需要去理解这一点),这种认知是通过某种直接洞察力或直觉(无论其过程是什么)得以实现。如果能够理解印度哲学家的智慧观,那么我们便可以理解其他同类事物,无论在当地人们称之为什么。(www.xing528.com)
我们必须铭记词汇也有其发展史。就像“prajna”在某阶段有一个含义,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含义是一成不变的。源语言和目标语的翻译都是如此,语言都在不断发展变化。英文单词“wisdom”的含义也是如此,它的一个同源词“wit”或许可以说明这一点。这两个单词的词根相同,此外“wit”也是“witless”(无才智的)这些词的词根。“witless”指的就是广义上“愚蠢的”,此时与“缺乏智慧”没有明确的关联。还有一个同根词“witty”(机智的),它的词义偏向褒义色彩。但是该词现在最常被用作“幽默”的同义词,虽然该词与智慧的关联要视情况而定。根据当代用法,诙谐的人必定风趣,但并非一定聪明有智慧。
从印度哲学著作中学到的经验同样适用于其他传统。翻译《大般若经》时会遇到许多困难,比如在处理一些单词的翻译时就会遇到许多问题,比如“希伯来语单词hokma”“希腊语单词sophia”“阿拉伯语单词hikma”“拉丁语单词sapientia”“法语单词sagesse”和“德语单词Weisheit”等等。这些困难虽然不应该阻止我们学习和对比其他传统,但是这些问题会使我们在着手这些词汇的翻译时更加谨慎。即使是最好的翻译也并不完美无缺,稍微劣质的翻译更是存在诸多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