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从1979年开始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经济开放的扩大,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国家对经济的管理方式以及对外经济往来的发展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过于简化的税制显然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要求。因此,从1979年开始至80年代,我国对税收制度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下:
1)建立涉外税制
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做到既有利于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又有利于行使国家的税收管辖权,1980年9月,我国开征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1982年1月,开征了外国企业所得税,同时还明确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仍执行1958年颁布的工商统一税、城市房地产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涉外税制。此后又陆续对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的外商投资企业,规定了一些特殊的税收优惠办法。为公平税负,规范税制,1991年7月,我国将两个涉外企业所得税合并为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进一步完善了涉外税制。
2)建立与完善所得税制
(1)1983至1984年,对国有企业进行了“利改税”改革,即把国有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改为缴纳所得税,开征了国有企业所得税和国有企业调节税。
(2)1985年,将工商所得税更名为集体企业所得税,同时调整了税率,减轻了集体企业的税收负担。
(3)1986年1月,开征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
(4)1987年1月,开征个人收入调节税。
(5)1988年开征私营企业所得税。
3)改革与完善流转税制
(1)1984年10月,将原工商税一分为四,改为征收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盐税,使不同税种在不同经济领域发挥特定调节作用,以后又不断对流转税制进行改进,其中心内容是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改进增值税计征方法。(www.xing528.com)
(2)1980年以来,我国先后多次修订关税制度,对涉及200多个税号的进口关税税率作了较大调整。1985年3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健全了关税法规。同时,以国际上通行的《海关合作理事会商品分类目录》为基础,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较大范围地调整了关税税率,降低了税率水平。
4)资源课税的建立
1984年10月,开征了资源税,对开发原油、天然气、煤炭等自然资源的企业征收。开征资源税加上盐税,我国初步形成了资源课税体系。
5)改革与完善农业税收
1983年,对农林特产收入征收农业税作了统一规定。1985年,农业税由征收实物改为折征代金。
6)特定行为课税体系的建立
(1)为合理使用能源,促进企业以烧煤代替烧油,1982年开征烧油特别税。
(2)为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1983年开征建筑税;1991年改为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3)为促进企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并从宏观上控制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从1984年起,先后开征了国有企业奖金税、国有企业工资调节税、集体企业奖金税、事业单位奖金税。
除以上之外,1986至1989年,还陆续开征了房产税、车船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筵席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特别消费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