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不仅是通过产品设计获取消费者,更为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金融消费者行为由于两股力量的推动而发生变迁,形成消费者行为典范的转移(Paradigm Shift):一是大量资讯和各种创新带来的“心理冲击”:二是社交网络带来的“扩散效应”(Diffusion Effect)。银行和客户之间的互动方式发生变化,管理资金的方式发生变化,客户较以往有更多主控权、更多元选择和更高效率。消费者的金融诉求发生改变,他们需要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金融服务,其行为变迁可能有四个阶段。
2013年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即是阶段1的实现,消费者在金融消费中拥有了更多选择和主控权。进而,移动互联网的竞争不仅仅停留在终端和系统层面,应用层入口及内容层的“超级App”成为众多企业竞争重点。在金融领域中,则是阶段2的情形,消费者随时(Anytime)、随地(Anywhere)的移动金融诉求,这也是正在进行的阶段,智能手机、移动设备的使用催生了移动银行的应用,并进一步延伸到平板电脑和更多可上网和使用App的设备上。
在阶段 3,无卡无现金成为可能。实际上肯尼亚的 M-Pesa正是移动货币(Mobile Cash)的典范,M-Pesa由英国国际发展部捐款成立,最初的主旨在于促进微型金融(Microfinance)信贷还款便利性。但其出现填补了肯尼亚金融体系内长期以来的系统性缺口,把手机变为银行账户,扭转了金融排斥,推动金融包容性(Fiancial Inclusion)实现。(www.xing528.com)
正是由于金融消费者行为的变迁,银行已经感受到两大威胁:一是消费者购买金融产品的地方和方式在改变,而且改变的速度呈现加快趋势;二是跨界从事金融业务的非金融机构蓬勃发展。由此,银行业固然有自己公信力、合规、风控等相对优势,但变革势在必行,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随着时间和外部环境的变迁,金融机构形式可能会有多种,但客户需要的却是金融功能(Function),因此,金融功能较之于金融机构更加稳定。
金融机构金融功能的提供不能再按照事业部制来进行,而应将客户放在中心位置,通过梳理金融产品与服务在消费者生活中、生产中所处的脉络,来构建嵌入金融消费者生活场景的金融场景成为关键切入点,以此全面融入消费者的生活。以 2014年初腾讯的“抢红包”为例,实际上是绑定了信用卡账户,在这一点上,互联网金融的确是把握了用户的需求。基于此,功能与服务成为新的竞争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