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平台的兴起掀起供应链金融的浪潮,互联网所积累的数据和信息使得供应链金融发展出现新的模式。
(一)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互联网迁移
一是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银行系供应链金融,但将业务延伸至互联网平台,如广发银行、平安银行(基于之前收购的深发展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业务额基础上)。
但由于其他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存在,银行不再是供应链金融产品与服务提供的绝对主体,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产品与服务的提供,利用其自身的信息优势、交易资源优势以及客户资源优势,纷纷转型成为供应链金融产品与服务提供主体。
(二)互联网公司开展的供应链金融
互联网公司开展的供应链金融以互联网公司为代表,基于大数据、征信开展信贷业务,资金或来自银行,或是企业自有资金,或是依托P2P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可进一步细分为电商平台和P2P公司两种子模式。
第一,电商平台模式。以企业交易过程为核心,采用“N+1+N”模式,一个平台对应多个供应商、对应多个商户或个人的模式。电商基于在商品流、信息流方面的优势,帮助供应商解决资金融通问题,承担担保角色或通过自有资金借贷。(www.xing528.com)
电商平台模式的优点有两个:一是简化流程,提高效率,供应链开展变得更快捷、更流畅;二是电商平台拥有产业链上下游的交易、物流、现金流等数据,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而这个问题是传统金融行业对个人和小企业贷款时常常面临的问题。依靠庞大的上下游客户资源,电商平台形成客户海量交易信息,通过不断积累和发掘交易行为数据,分析、归纳借款人的经营与信用特征,判断其偿债能力。交易行为数据比企业财务报表更直接、更真实,同时也大幅降低客户筛选成本,而传统商业银行手中只有客户的支付结算数据,在公司信贷业务上需要另建专门的信用评价系统,在客户信息数据的获取和评价方面,与电商平台相比还是有差异的。基于电商平台累积的大数据,成为其具有的核心竞争优势。近几年,阿里巴巴、苏宁云商、京东商城都选择进入供应链金融领域,凭借其在商品流、信息流方面的优势,帮助供应商解决资金融通问题。其资金来源,一种是以银行为主,电商平台扮演担保角色;另一种是自有资金放贷,但更多的是两者兼而有之。
电商平台模式的缺点在于资金和风控两个方面。首先,电商平台在资金上不像银行那么有优势,毕竟银行可以向公众吸收存款。其次,电商平台还需要补充信用风险控制方面的人才储备,并积累风控经验。如果电商平台和银行进行合作,则能够使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的更加顺利、便捷、有效和真实,形成双赢模式,但合作并不容易。现实发展是为了让金融产品更加灵活、收益更大,阿里巴巴、苏宁云商和京东商城通过获得小额贷款公司牌照,使用自有资金运作融资业务。这种“小贷公司+平台”的全新模式,将小贷公司的牌照优势与电子商务企业的渠道、信息优势充分结合,有效降低客户搜索成本以及信用风险,也摆脱了与银行合作带来的束缚。前文中我们提到的阿里小贷即属于此种类型。阿里经历了同工行、建行的合作,推出“易融通”“e贷通”等贷款产品,到开始独立开展业务的过程。随后进行了多次资产证券化,以通过该种创新提高资金流动性、扩大自身贷款提供能力。
第二,P2P平台模式。P2P平台在转型过程中,通过“供应链金融+P2P”的方式成为其突破方式之一。或是围绕一个或多个核心企业开展供应链条上下游中小企业的短期应收账款;或是与保理公司合作,进行债权转让,以此进行风险控制。综合目前P2P的业务模式和项目来源来看,相比信用借款、抵押担保等模式,供应链模式以其真实的贸易背景、透明的资金流向和更有实力的核心付款企业等优势,已经成为P2P投资者最青睐的模式。从投资人的投资风险角度来说,供应链金融在逾期和坏账风险上也有着风险系数最低的明显优势。
但是网贷平台自身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首先,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得网贷平台的合法性以及合规情况难以得到确认;其次,信息不对称及统一信用评级体系的缺乏容易诱发信用风险;再者,网贷平台挪用中间账户资金容易引发操作风险。
(三)核心企业、物流企业、信息提供企业等开展的供应链金融
以核心企业为代表,如安源煤业、金叶珠宝等,结合保理、小贷业务在自身所处供应链中开展类信贷业务;以供应链服务提供商为代表,如怡亚通,借助第三方物流信息优势开展保税仓、仓单融资等业;以信息咨询公司和信息服务提供商为代表,转型至供应链金融服务,如上海钢联、汉得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