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有光的参与,没有光线世界将会是漆黑一片。光的本质是一种夸克粒子,光同时又以电磁波的形式存在,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如图4-2-9所示,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这部分是电磁波谱中很小的一段,波长在400 nm到760 nm之间。
(一)有光才会有色彩
图4-2-10 光的色散示意图
雨后初晴,天空出现彩虹,它是由于白光的色散形成的。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实验室里完成了这一实验,他让一束阳光照射到一面三棱镜上,在三棱镜的另一侧形成了由红、橙、黄、绿、青、蓝、紫形成的彩色光带,如图4-2-10所示。白光是复色光,白光是色之母,不同颜色的物体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人类感知颜色是由人的视觉生理机制实现的,人的视网膜上分布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视觉神经细胞,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人眼的视锥细胞才能起到感知色彩的作用;如果光线过于微弱,视觉锥细胞不参与工作,视觉杆细胞就参与明暗视觉的感知,人眼就感知不到色彩。
(二)物体的色彩由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综合决定
人们看到这个世界缤纷多彩,一个物体的颜色是由光源色、固有色、环境颜色综合形成的情境决定。在夜晚璀璨的霓虹灯下白色的衣服会引人注目。黑色在晚上就是隐蔽色,很多晚上蒙面的黑衣侠客,来无踪去无影。发光物体的颜色取决于它产生的光波,不发光的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取决于它吸收的光波。由于物体本身的特性不同,不同的物体对不同色光的反射、吸收和透过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如图4-2-11所示,光照在“红色”的苹果上时,苹果的表面就会吸收除红色以外的其他颜色的光,而只反射红色的光,因此我们看到的苹果是红色的。当光线照到透明物体上时,有一部分被物体透过。例如绿色的水溶液把绿光透过去,所以呈现绿色;白色透明杯子上半部分,由于透过了复合白光所以呈白色。通常我们所看到的物体颜色是光源色、环境色、固有色三个因素综合决定的。对一个色觉正常的人来说,人眼通过红、绿、蓝三种视锥细胞感受彩色,通过视杆细胞感受明暗信息(图4-2-12中的虚线曲线),人眼感受光亮和色彩的频响曲线(图4-2-12中的SML曲线)。
图4-2-11 物体的颜色辨识
(www.xing528.com)
图4-2-12 人眼的视觉波谱
(三)色彩的基本属性
色彩的三个基本属性就是色相、明度、纯度,如图4-2-13所示。
图4-2-13 色立体
1.色相(Hue)
色相即红、橙、黄、绿、青、蓝、紫形成颜色范围,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它们分得更细一些,如图4-2-13所示,把红、橙、黄、绿、青、蓝、紫形成的颜色范围看作一个圆周,取值范围是0~360°,可以细分的色相是无穷无尽的。
2.明度(Brightness)
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如图4-2-13所示,色立体纵轴上边的颜色明度高,越高越接近于白色;下边的颜色明度低,越低越接近于黑色,明度的取值范围是0~100%。某一个颜色的明度高低,是这个颜色中所兑入灰的程度多少来决定的。明度越高颜色越发白,明度越低颜色越黑暗。
3.纯度(Saturation)
纯度是色彩的鲜艳程度。如图4-2-13所示,色立体纯度轴是从外围到中心的方向,中心纯度低,外围纯度高,可以理解为在颜色的颜料中不断地加水稀释的程度,水加得越多纯度越低,取值范围为0~1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