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是人们社会交往行为的准则,礼俗、仪制的总称,包括了待人、接物、处事等各方面的行为规范,体现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道德观念,也影响着民俗、社会风气的形成及水准。”[1]中国是世界闻名的古老的礼仪之邦。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周时代,周公就制礼作乐,提出了礼治的纲领,后来经过孔子、孟子、董仲舒、朱熹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儒家认为人的活动,应该符合于“德”,要体现仁、义、文、行、忠、信的要求,为此,根据德的行为要求,制定为一套规范,也称之为礼,所谓“礼为德之器”就是这个意思。《论语》中讲,孔子警告他的儿子孔鲤说,“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如果不学礼的话,是没有办法立足的,《三字经》中也教育孩子从小学习不同场合的各种礼节,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古训”“家训”“学规”中,也都有大量关于日常衣食住行、待人接物方面的礼仪规范。中国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被称为“六艺”,其中“礼”排在第一,充分说明了中国人重视礼仪的传统。
礼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标志,是文明与野蛮的分界线,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的自然法则,《礼记·曲礼》云:“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2]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说的“礼”,不仅指仪式,还包括社会风俗、传统习惯、经济和行政等各方面的内容,也就是社会道德规范所承认的内容,从皇帝、官吏到平民,所有人的一切行为都在“礼”的规范约束之下,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礼,寿诞有礼,祭祀有礼,征战有礼,……婚礼应该怎样举行,丧服应该怎样穿着,对父母应该怎样服侍,对尊长怎么称呼,都要讲究一个“礼”字,所以古人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3],礼仪往往具体而生动地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地域、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关系状况和精神生活面貌。
“礼”也是封建国家维护统治的一种手段。以身份等级制度为内核的中国传统社会,其外在表现形式就是一系列的礼仪规定,古代中国,对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以及并列关系的处理原则,都通过“礼”的形式来体现。中国古代的“礼”似乎更多地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古人说“礼不下庶人”,也就是说一般平民百姓是不具备讲“礼”资格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统治阶层的“礼”逐渐下移,并为普通百姓接受,进而成为约束整个社会的规范,《礼记》说“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4],是说“礼”是治理国家、稳定社会、确定尊卑、建立人际关系的工具。用礼乐把统治阶级的伦理思想固定下来,贯彻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礼”成为“道德之器”,要求人们“恭敬谦让”,为人谦虚恭敬,不骄傲自满,不妄自尊大,行为合于礼,是有教养的表现,反之则不能登大雅之堂。
中国的圣哲先贤致力于建立一个“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的理想社会,然而当礼仪被统治阶级过分提倡时,也容易异化为对人性的压制和扭曲,因此,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知识分子既依赖于礼仪建立和谐有序的社会,又渴望摆脱虚伪礼教的约束,人们推崇克己复礼的孔孟之道,又对蔑视礼法的魏晋士人艳羡不已,历朝历代都有恃才放旷、不拘小节的文人轶事为人津津乐道,而现代人也为行为自由、天真无拘的“小燕子”而倾倒。辛亥革命以后,受到现代化和西方文明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处于急剧变革之中,正越来越失去民族特性,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的许多高妙之处也不为世人所知,古代礼仪文化中的部分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已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只供今人欣赏的“文物”,但还有许多内容在今天乃至未来仍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威严的军礼、欢乐的宴礼、喜庆的婚礼、寄托哀思的丧礼、祝福耄耋老人的寿礼等无不体现着古代礼仪文化的内涵,并融入了新时代的气息,因此,在了解中国传统都市礼仪文化的基础上有所选择和继承,这对于发扬中华优秀文化将大有裨益。
有人认为,礼乐文化是封建时代的文化,早已过时,谁再提倡,谁就是逆潮流而动,其实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是万世一贯的,而只能与时俱变,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优秀文化的因子往往历久弥新,长久地存活在历史的长河中,持续地影响着民族的精神和面貌。例如,公元前六世纪前后,是世界古文明的轴心时代,出现了诸如孔子、老子、孙子,以及苏格拉底、柏拉图、释迦牟尼等哲人和光耀千古的经典,两千多年来,他们始终伴随着历史的进程,我们几乎处处可以感觉到他们的存在,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还常常回到那个时代去寻找智慧,对于孔子倡导的礼乐文化,我们也应该作如是观。近代以来,由于国势衰微,列强入侵,国人激于时变,把落后挨打归咎于传统文化,这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尽然,试想,一个知书达理的书生挨了强盗的打,人们可以责怪他没有拳勇,但却不可以责怪他不该知书达理,如果书生从此丢掉书本,只练武功,变成了没有文化的“强人”,那才是真正的悲剧。人类社会终将进入一个人人讲信修睦、彼此谦敬礼让的文明时代,因此,我们既要习武强身,又要弘扬既有的文化,传统礼仪文化终究会有它新的用武之地。孔子反对人殉,提倡仁爱;反对苛政,提倡仁政,代表了时代的进步和人类的良知,说孔子提倡礼就是要复辟奴隶制,真是愈加之罪,何患无辞!那么,儒家的礼乐文明还有没有现实价值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中国古代礼乐文化中有许多高妙之处,可惜不为世人所认识,我们不妨以先秦的乡射礼为例加以说明,作为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古代有没有体育精神?如果有,它与古希腊的奥运精神有何不同?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必须向全世界回答的重大问题,而在我们获得奥运会的主办权之前,几乎没有人考虑过,其实,我国至迟在春秋时代,民间就流行一种称为乡射礼的射箭比赛,它的比赛仪则,完整地记录在《仪礼》的《乡射礼》中,这是一种非常正规的竞技运动,有长度固定的射道、严格的比赛规则。但是,评价一名射手,不仅要看他能否命中靶心,而且要看他形体是否合于音乐节奏,此外,还要求他处处礼让竞争对手,正确对待失败等等,总之,要求他的身心与体魄和谐、健康地发展,这与早期奥林匹克运动片面强调体魄强健的理念判然有别,显示着东方文明的特色。
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的竞争将会越来越多地在文化领域中展开。文化是民族的基本特征,文化存则民族存,文化亡则民族亡。古往今来,真正灭绝于种族屠杀的民族并不多,而灭亡于固有文化消失的民族却是不胜枚举。中国文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发生过文化中断的文明,未来,中华文明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基本前提之一,就是能否在吸收先进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强势的本位文化,这无疑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礼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能否将它的精华发扬光大,对于本位文化的兴衰至关重要。令人汗颜的是,我国传统礼仪文化在韩国、日本保存颇多,并继续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而在我们的本土,它的流失速度却非常惊人,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懂得使用表示敬意的雅语和举止的人已经日渐稀少。作为民间最普遍、最隆重的婚礼、生日礼仪等庆典,正越来越失去民族特性、急剧地西化,而圣诞节、情人节等正日益成为中国年轻人的重大节日。作为民族文化表征的礼仪、节日一旦全部西化,就表明本位文化已经被国民抛弃,它的消亡也就不会太远了。炎黄子孙、有识之士,当知忧虑!(www.xing528.com)
2000多年前,孔子泣血呼喊:礼崩乐坏!今天,当我们经常在各种媒体中看到虐待老人、摔死孩童、父子成仇、夫妻反目、朋友相残等等丧尽天良、骇人听闻、匪夷所思的事件时,当我们在生活中感到人们无所顾忌、无所约束、无所敬畏时,我们深深地感到,即使是一个现代社会,“礼崩乐坏”也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我们真心呼唤今天的中国人能把眼光投向过去,用科学、理性和反思的目光再次审视和选择传统礼仪,有一天,我们可以骄傲地告诉世界“现代仪礼看东方”!
【注释】
[1]徐吉军、方建新、方健等:《中国风俗通史·宋代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795页。
[2]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一《曲礼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5页。
[3]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卷五“昭公二十五年”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47页。
[4]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一《曲礼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页。以下皆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