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登高望远,寄托美好心愿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登高望远,寄托美好心愿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历的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或“老人节”。唐朝时,重阳节才正式被定为节日,宋代以后,逐渐流行起来。据《东京梦华录》记述,重阳节“前一二日,各以粉麫蒸糕遗送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登高望远,寄托美好心愿

农历的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或“老人节”。这个节日起源于战国时代,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的单数,“九九”重阳与“久久”同音,因此,也含有长久长寿之意。唐朝时,重阳节才正式被定为节日,宋代以后,逐渐流行起来。农历九月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寓意深远,重阳佳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丹桂飘香,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人们对这一节日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中国历代许多文人雅士,每当此时,登上高处,一面饮菊花酒,一面吟诗取乐,留下无数诗篇。

1.登高望远

“九九登高”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自古有之,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这一天,人们带着酒具、食盒到高高的山上,或到高阁、高塔上,攀登之时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饮酒赋诗,采摘茱萸,享受一番,然后兴尽而归。相传登高风俗始于东汉,据南梁吴均所撰《续齐谐记》中记述:东汉时,“汝南太守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桓景)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遂相沿成习。隋代孙思邈《千金方·月令》记载:“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隋代风俗已与后世近似,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使这一节日更有吸引力。宋代也保留着这一习俗,《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市民过重阳节的登高礼俗:“都人多出郊外登高,如仓王庙、四里桥、愁台、梁王城、砚台、毛驼冈、独乐冈等处宴聚”。[66]《梦粱录》卷五记载了南宋的情况:“日月梭飞,转盼重九。……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67]同朝代的词人韩元吉作《水调歌头·九日》也说,“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

明清时,北京地区登高颇盛,《燕京岁时记》云:“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楹,出郭登高。南则在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城等处,远则西山八等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询一时之快事也。”[68]不论文人百姓,都喜欢登高后在山上野餐、烤肉食用,有些贵戚富家则带上幕帐、烤具、车马乐器,登高台、土坡,架起幕帐、桌椅,大吃爆烤羊肉或涮羊肉,并唱戏奏乐,听歌看舞,如清末慈禧太后,每年重阳于北海东的桃花山登高、野餐、烤肉,并架蓝布围障,防止闲人偷看。在玉渊潭钓鱼台等处,也集中了不少登高之客,故宫御花园里也有登高之山。

图92 登高图

2.赏花簪花

宋人在典礼、宴庆、佳节、出游时有赏花、簪花的习俗,每当春暖花开时节,城里的男男女女就“争先出城探春”,结伴赏花。簪花又称插花、戴花,苏轼杭州看到赏花插花的情景时写出“帘前柳絮春晚,头上花枝奈老何”的诗句,抒发春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黄庭坚的词中也有“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的句子。赏花、簪花的习俗促进了宋时鲜花贸易的发展,洛阳扬州、成都等地出现不少花市,汴京、临安等地方出现了不少沿街叫卖的花贩。宋朝男子也有簪花习俗,男子簪花古来有之,虽然汉唐已有男子戴花现象,但不是很普遍,也只有在重阳节这一天佩戴,明清时期,偶有为之,唯有两宋男人戴花蔚然成风,最为兴盛。受到妇女头上簪花的影响,宋朝男子不仅头插鲜花,还有将巾帛彩剪成茱萸、菊花来佩带,皇帝大臣也头上簪花。

菊花高洁品格,傲霜的精神为人们所崇敬,宋人称菊花为“延寿客”,更是钟爱倍至,宋代的重阳节,从宫廷到民间都要市菊、赏菊、饮菊、簪菊、咏菊,还要点菊灯、吃菊花饼。据《梦粱录》记载,重九之日,不仅“禁中与贵家,皆于此日赏菊”,就是一般老百姓也要“市一二株玩赏”[69],菊花品种也大大增多,到宋代菊花已培育有七八十种,最好的有一种白黄色花,花蕊像莲房一样的叫万龄菊;粉红色花的叫桃花菊;白色花瓣,花心为檀色的叫木香菊;纯白色花,花朵巨大的叫喜容菊;黄色而圆的叫金铃菊;又白又大,心为黄色的叫金盏银台菊。这一天开封处处是菊,无处无之,酒店用菊花装饰起来,有菊花门、菊花窗等,赏菊活动达到高潮。

3.遍插茱萸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戴茱萸,可以辟邪去灾、祛风邪、治寒热、驱毒虫、去湿气,并能开郁、宣气、消食,难怪宋人不仅要插之,而且要服用了。

重阳节要插戴茱萸花从两汉至唐代已经有过流行,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昌龄的《九日登高》也有“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的诗句。古来民间认为重阳节是凶日,人会遇到各种灾难,所以要秋游登高避灾,插茱萸饮菊花酒驱祸,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解释道:“日月梭飞,转盼重九。盖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曰重阳……今世人以菊花茱萸为□,浮于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故假此两物服之,以消阳九之厄”[70],到后来才成为一种高雅的风俗习惯,有“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71]的美谈传世。

图93 重阳节

4.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做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今天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可以看作是重阳糕。

据《东京梦华录》记述,重阳节“前一二日,各以粉麫蒸糕遗送,上插剪彩小旗,掺飣果实,如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肉之类。又以粉作狮子蛮王之状,置于糕上,谓之狮蛮”[72],《梦粱录》对狮蛮糕的做法描写更细致,“蜜煎局以五色米粉塑成狮蛮,以小彩旗簇之,下以熟栗子肉杵为细末,入麝香糖蜜和之,捏为饼糕小段,或五色弹儿,皆入韵果糖霜,名之‘狮蛮栗糕’”[73],接着又进一步解释,做成狮蛮状应该和佛教的流行有关,当时寺院在此日俱做“狮子会”,诸佛菩萨皆驭狮子,诸僧皆坐狮子座上进行佛事。南宋时都人也流行以菊糕相馈,其做法与北宋大致相同,只是用料有差别,“以糖、肉、秫面杂揉为之,上缕肉丝、鸭饼,缀以榴颗,标以彩旗。又作蛮王、狮子于上,及糜栗为屑,合以蜂蜜,印花脱饼以为果饵”[74],可见,当时节日糕点的制作已经非常精致了。

图94 奚文渊绘:沪上重阳食饵图

明代重阳节吃重阳糕(又名花糕),并有用花糕供祭家堂、祖先的习尚。另外,在重阳节,娘家必请女儿归家,吃花糕,则是明代有代表性的风尚,《帝京景物略》卷二云:“九月九日,……面饼种枣栗,其面星星然,曰‘花糕’,糕肆标纸彩旗,曰‘花糕旗’,父母家必迎女来食花糕。或不得迎,母则诟,女则怨诧,小妹则泣,望其姊姨,亦曰女儿节。”[75]

【注释】

[1][宋]吴自牧撰:《梦粱录》卷六《除夜》,台北: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49页。

[2][宋]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卷十《除夕》,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53页。

[3][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六《十二月》,台北: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47页。

[4][宋]周密撰、[明]朱延焕补:《增补武林旧事》卷三《岁晚节物》,载《四库全书·史部》,第29页。

[5][宋]吴自牧撰:《梦粱录》卷六《除夜》,台北: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49页。

[6][宋]周密撰、[明]朱延焕补:《增补武林旧事》卷三《岁晚节物》,载《四库全书·史部》,第29页。

[7][宋]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卷十《除夕》,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53页。

[8][明]刘侗著:《帝京景物略》,载《续修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第268页。

[9][宋]周密撰、[明]朱延焕补:《增补武林旧事》卷三《岁晚节物》,载《四库全书·史部》,第29页。

[10][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98页。

[11][宋]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卷六《正月》,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54页。

[12][宋]吴自牧撰:《梦粱录》卷一《正月》,台北: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1页。

[13][宋]周密撰、[明]朱延焕补:《增补武林旧事》卷二《元夕》,载《四库全书·史部》,第22-23页。

[14]《宋史》卷一一三,志第六六,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15]《东京梦华录注》卷六《元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65页。

[16]《东京梦华录注》卷六《元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65页。

[17]《宋史》卷一一三,志第六六,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18][宋]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卷六《元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65页。

[19][宋]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卷六《元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65页。

[20][南宋]范成大:《范石湖集》卷二三《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25页。

[21][宋]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卷六《元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64页。

[22][宋]吴自牧撰:《梦粱录》卷一《元宵》,台北: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2页。

[23][宋]周密著:《武林旧事》卷二《舞队》,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57页。

[24][宋]周密撰、[明]朱延焕补:《增补武林旧事》卷二《元夕》,载《四库全书·史部》,第24页。

[25]图卷描绘明中期南京城市商业繁荣的景象。其中有个戏台,搭在当街。前台是尖顶卷角席棚,后台是平顶席棚。台侧有戏台多座,而且逐渐升高。其他观众站在台前观看,附近商店的楼上都站满了观众。到了清代,由于城市中固定性剧场多起来,临时戏台多在农村,被称为草台。由王翚等绘、完成于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的《南巡图》,反映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第二次南巡时一路的风土人情,其第九卷中有一局部,画绍兴府柯桥镇搭在大桥边的一个戏台。

[26][明]刘侗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载《续修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第263页。

[27][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61页。

[28]陈熙远:《中国夜未眠:明清时期的元宵、夜禁与狂欢》,载《历史语吉研究所集刊》第75本,台北:“中央研究院”,第283-327页。

[29][宋]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卷七《清明节》,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78页。(www.xing528.com)

[30][宋]吴自牧撰:《梦粱录》卷二《清明节》,台北: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11页。

[31][宋]吴自牧撰:《梦粱录》卷二《清明节》,台北: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11页。

[32][宋]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卷七《清明节》,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78页。

[33][宋]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卷七《清明节》,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78页。

[34][宋]吴自牧撰:《梦粱录》卷二《清明节》,台北: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11页。

[35][明]刘侗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载《续修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第264页。

[36][宋]吴自牧撰:《梦粱录》卷二《清明节》,台北: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11页。

[37][宋]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卷七《清明节》,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78页。

[38][宋]周密撰、[明]朱延焕补:《增补武林旧事》卷三《祭扫》,载《四库全书·史部》,第12页。

[39][宋]吴自牧撰:《梦粱录》卷二《清明节》,台北: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11页。

[40][宋]周密撰、[明]朱延焕补:《增补武林旧事》卷三《祭扫》,载《四库全书·史部》,第12页。

[41][明]刘侗著:《帝京景物略》卷五《高粱桥》,载《续修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第377页。

[42][宋]周密撰、[明]朱延焕补:《增补武林旧事》卷三《祭扫》,载《四库全书·史部》,第12页。

[43][南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盛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03页。

[44][明]沈榜:《宛署杂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91页。

[45][宋]周密撰、[明]朱延焕补:《增补武林旧事》卷三《端午》,载《四库全书·史部》,第15页。

[46][宋]周密著:《武林旧事》卷三《端午》,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81-82页。

[47][宋]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卷八《端午》,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03页。

[48][宋]吴自牧撰:《梦粱录》卷三《五月(重五附)》,台北: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20页。

[49][宋]周密著:《武林旧事》卷三《端午》,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81页。

[50]赵杏银:《历代风俗诗选》,长沙岳麓书社,1990年。

[51][宋]吴自牧撰:《梦粱录》卷三《五月(重五附)》,台北: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20页。

[52][明]刘侗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载《续修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第265页。

[53][明]刘侗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载《续修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第266页。

[54][宋]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卷八《七夕》,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09页。

[55][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四《七夕》,台北: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23-24页。

[56][明]田汝成辑:《西湖游览志馀》卷二十《熙朝乐事》,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年。

[57][宋]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卷八《七夕》,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08页。

[58][宋]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卷八《七夕》,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08页。

[59][宋]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卷八《七夕》,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08页。

[60][宋]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卷八《七夕》,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08页。

[61][宋]吴自牧撰:《梦粱录》卷四《中秋》,台北: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25页。

[62][明]刘侗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载《续修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第266页。

[63][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78页。

[64][宋]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卷八《中秋》,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15页。

[65][宋]吴自牧撰:《梦粱录》卷四《中秋》,台北: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25页。

[66][宋]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卷八《重阳》,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16页。

[67][宋]吴自牧撰:《梦粱录》卷五《九月(重九附)》,台北: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29页。

[68][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80页。

[69][宋]吴自牧撰:《梦粱录》卷五《九月(重九附)》,台北: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29页。

[70][宋]吴自牧撰:《梦粱录》卷五《九月(重九附)》,台北: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29页。

[71]“孟嘉落帽”的典故最早见于《晋书·孟嘉传》和陶渊明《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东晋名士孟嘉出任征西大将军桓温参军,颇受器重。某年重阳节时,桓温在龙山大宴幕僚,饮酒作诗。忽起一阵大风,把孟嘉的官帽吹落,但孟嘉本人毫无察觉。同僚孙盛当场作文嘲笑,孟嘉随即提笔应对,写出一篇令四座惊叹的文章,以自我解嘲。后世多以“孟嘉落帽”形容才子名士的风雅洒脱、才思敏捷。

[72][宋]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卷八《重阳》,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16页。

[73][宋]吴自牧撰:《梦粱录》卷五《九月(重九附)》,台北: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29页。

[74][宋]周密撰、[明]朱延焕补:《增补武林旧事》卷三《重九》,载《四库全书·史部》,第24-25页。

[75][明]刘侗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载《续修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第26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