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七夕文化传统与城市修养:七夕鹊桥相会的起源与礼仪

七夕文化传统与城市修养:七夕鹊桥相会的起源与礼仪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敦煌文书《大唐新定吉凶书仪一部》记,“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以此日会于河汉之间”,其实,牛郎、织女本是星宿之名,牛郎星为天鹰座α星,织女星为天琴座α星,两星隔银河相望,在七月夜空中显得分外明亮夺目,引起人们的浮想遐思,七夕鹊桥相会的故事也就应运而生。魁星俗称文曲星,主文章、文运,尤为读书人景仰崇拜,因此七夕之夜读书人还要祈拜魁星,其中宴饮赋诗为不可或缺的内容。

七夕文化传统与城市修养:七夕鹊桥相会的起源与礼仪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敦煌文书大唐新定吉凶书仪一部》(编号S.6537)记,“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以此日会于河汉之间”,其实,牛郎、织女本是星宿之名,牛郎星为天鹰座α星,织女星天琴座α星,两星隔银河相望,在七月夜空中显得分外明亮夺目,引起人们的浮想遐思,七夕鹊桥相会的故事也就应运而生。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

图84 牛郎织女(山东高密剪纸)

1.穿针乞巧

每逢乞巧来临,人们都要将庭院洒扫干净,院中张挂锦彩,陈设香案,献供花果饮食,唐代陈鸿《长恨歌传》说:“秋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秦人风俗。是夜张锦绣,陈饮食,树瓜花,焚香于庭,号为乞巧。宫掖间尤尚之。”《文苑英华》卷七九四附《丽情集》说:“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秦人风俗。是夜张锦绣缯绮,树瓜花,陈饮食,焚香于庭,谓之乞巧。三拜毕,缕针于月,衽线于裳。”敦煌《七夕乞巧诗》(编号S.2104)中有一首:“七月佳人喜夜情(晴),各将花果到中庭。为求织女专心座(坐),七巧楼前直到明。”

七夕时观牛郎织女相会,并穿针乞巧在民间各地颇为盛行,各式各样的乞巧活动也很多,《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云:“七夕,人家盛设瓜果酒肴于庭心或楼台之上,谈织女渡河事。妇女对月穿针,谓之乞巧。或以小盆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市中以土木雕塑孩儿,衣以彩服而卖之,号为‘摩喉罗’”。《帝京景物略》中记载的七月七日中午丢巧针的风俗较有新意,该书《春场》条载:“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则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槌,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妇或叹,女有泣者。”[53]当然所穿之针并非通常的缝纫用针,而是专门制作的多孔之针,或用名贵的金、银、鍮石(黄铜)等材料制成,魏晋以前多为五孔针和七孔针,盛唐以来皆用九孔针。这些民间广为流传的各种有趣的乞巧活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我国广大妇女对自己生活纯挚美好的追求。

图85 〔清〕丁观鹏绘:乞巧图(局部)

现藏上海博物馆

乞巧之俗在宋代最盛,活动形式多姿多彩,集中反映了男耕女织的社会经济形态,张先的《菩萨蛮·七夕》诗云:“双针竟引双丝缕,家家尽道迎牛女。”宋代经济发展,商业繁荣,七夕节令时物多种多样,街道、商店都十分热闹,有些人家还专设针楼,或曰乞巧楼、七巧楼,庭院中设乞巧台,专供穿针乞巧之用。宋时东京伴楼前等处,设乞巧市,出售乞巧物,市场车马拥挤,至夜不散,《东京梦华录》载,“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里巷与妓馆,往往列之门首,争以侈靡相向。”[54]汴京开封从七月一日人们就忙碌起来,购买和准备乞巧的贡物和节令时物,潘楼街东车水马龙、拥挤不堪,《梦粱录》卷四记述杭州七夕的节日气氛很具体,“其日晚晡时,倾城儿童女子,不问贫富,皆着新衣。富贵之家,于高楼危榭,安排筵会,以赏节序”[55],又于广庭中设香案及酒果,遂令女郎望月瞻斗列拜,次乞巧于女牛。于数日前,以红熝鸡果食时新果子互相馈送。宫廷女子与市井妇女的头花和衣领都用乞巧时的时物作为装饰。

图86 〔清〕丁观鹏绘:乞巧图(局部)

现藏上海博物馆(www.xing528.com)

2.拜月祈愿

七夕之夜,人们均可在月下祀拜祈愿,相传是夜牛郎、织女银河相会时天门开启,于此时祈愿是最为灵验的。七夕祈愿最有名的例子应是唐明皇与杨贵妃之事,《长恨歌》有“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诗句,不仅皇室如此,民间七夕祈愿亦盛。“银河天际开,相思两界来”,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

人们所祈之愿当然并不限于爱情,凡与切身利益相关者均可拜求。敦煌《云谣杂曲子共三十首》中专有一首《拜新月》:“况当秋景,蓂叶初敷卉,向登新楼上,仰望蟾色光迟回,愿玉兔影媚明镜匣,参差斜坠橙波美。犹怯怕衔半钩耳,万家向月下,祝告深深跪……”秋日蓂叶初敷、半钩新月之时,正是七夕之夜,千家万户仰望蟾色,跪拜新月,祈求未来的美好。

除牛郎织女相会外,七月七日还是魁星老爷的生日。魁星俗称文曲星,主文章、文运,尤为读书人景仰崇拜,因此七夕之夜读书人还要祈拜魁星,其中宴饮赋诗为不可或缺的内容。节日赋诗,既可娱乐身心、沟通感情,又可展示才华、切磋交流,遂成风气,《全唐诗》中即辑录大量文人的七夕诗作,如唐高宗时陆敬、沈叔安、何仲宣等就曾应制各作《七夕赋咏成篇》,唐高宗本人亦有《七夕宴悬圃二首》,上引《七夕乞巧诗》即是敦煌七夕宴饮仪式上的一组赋诗,该件文书的序言中即说得清楚:“是千门求富之辰,乃巧女七夕之夜。辄奉诸贤,宁无谁思,遂述七言。”当夜“诸贤”在座,一起饮酒赋诗,共度良宵,情趣盎然。

图87 〔清〕七夕图轴

3.摩合罗祈子

魔合罗又称磨喝乐、摩喉罗,是精制的泥娃娃,它来源于佛教,是天龙八部神之一,是佛教中的童佛,六岁出家成佛。宋代时就有供奉摩合罗的习尚,直到明代仍很盛行,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都以卖魔合罗著称。宋代磨合罗是七夕上供所用,“市中以土木雕塑孩儿,衣以彩服而卖之,号为‘磨喉罗’”[56],据《醉翁谈录》载,京城这天多买泥娃娃玩,娃娃做得细腻、端正,京人叫作摩喉罗,有大的有小的,价钱不便宜,有的给穿上男服或女服,有的装饰奢华,南方人视之为巧儿。《东京梦华录》中称“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悉以雕木彩装栏座,或用红纱碧笼,或饰以金珠牙翠,有一对直数千者。禁中及贵家与士庶为时物追陪”[57],也就是说北宋城市街面上流行的磨喝乐,下面安装着雕木彩装栏座,用红纱碧笼作罩子,甚至装饰上金银珠宝,象牙翡翠,因此价钱很贵,有时一对就值数千,禁中、贵家及士庶都拿它作为陪供时物,是节日必备之物,因此它就成为街市坊间的热门货了。这一天,儿童都要换上鲜丽的衣服,买上新鲜荷叶,拿在手里,装扮出摩合罗的样子,妇女购买“磨喉罗”则含有求子之意。

除摩合罗之外,许多节令物品都在街上摆起彩帐出售,如“又以黄蜡(蝤)铸为凫、雁、鸳鸯、鸂鶆、龟、鱼之类,彩画金缕,谓之‘水上浮’。又以小板上敷土旋种粟令生苗,置小茅屋花木,作田舍家小人物,皆村落之态,谓之‘谷板’。又以瓜雕刻成花样,谓之‘花瓜’。又以油面糖蜜造为笑靥儿,谓之‘果食’”,[58]花样奇巧百端,还有“一对被介胄者如门神之像,盖自来风流,不知其从,谓之‘果食将军’,又以菉豆、小豆、小麦于磁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以红蓝彩缕束之,谓之‘种生’”[59],水上浮,做出成对的水鸟,种生,是企盼新的生命,这些节令时物含有求子求福的意义。又如汴城京都人民,“现折未开荷花,假做成双头莲,取玩一时,提携而归”[60],这种礼俗是为了祀牵牛神,宋人在一块木板上堆土,种上粟秧,并在周围摆置茅房、花木、农夫,谓之“种谷板”。上述种种习俗,揭示了宋代人民祈求心灵手巧的心理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