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以冬至日后一百〇五日为大寒食,寒食后两日谓之清明,禁火三日,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也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清明时,文人们或思乡念亲,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灵感顿生,诗兴大发,咏者甚多。宋朝还形成寒食举行冠礼的习俗,《东京梦华录》卷七载“子女及笄者,多以是日上头”[29],《梦粱录》也载:“凡官民不以小大家,子女未冠笄者,以此日上头。”[30]
1.寒食禁火
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以志吾过,且旌善人”,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着,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意为企盼民富国强,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风亮节。
自古以来,皇帝于清明赐火给侯门近亲,故唐韩翃有“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之诗句。宋朝沿袭这一风习,“清明节,每岁,禁中命小内侍于阁门、用榆木钻火。先进者赐金碗、绢三匹。皇帝把火赐给臣僚,宣赐臣僚巨烛”[31],这正是钻燧改火风习的继续。欧阳修有《清明赐新火》诗,其“榆火推恩添侍臣”“清香但爱蜡烟新”,正反映了这一情况,也说明了宋代皇帝不只把火赐给侯门,也赐给大臣,与唐稍有不同。
图74 介子推母子雕像
该雕像位于山西绵山风景名胜区
2.拜扫祭祖
清明节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清明节扫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家或祠堂祭祖,另一种是上坟、扫墓,又称墓祭。汉族自古以来就有祭祖仪式,古称合祭,又称祫祭,指在太庙中祭祀远近祖先,后来发展为清明,多在家内或宗族祠堂祭祀祖先,方法是焚香叩头,供奉祭品。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扫墓的习俗在宋代继续盛行。清明节,北宋开封市街上卖祭品的很多,“诸门纸马铺,皆于当街。用纸衮垒成楼阁之状”[32],《东京梦华录》记载“寒食第三节(误,应为“日”)即清明日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坟,但一百五日最盛”[33],南宋也仍如此,“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34],形成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又一礼俗景观。
明人祭墓主要有两项活动:一是为死者烧香、上供,其中必烧纸,这种纸是特制的,又称“光明”“往生钱”,是送给鬼神或死人在冥世间使用的。除焚烧纸钱外,还流行一种“压钱”,即把纸钱压在坟堆的四角、坟顶而故名,如《帝京景物略》就云:“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35]另一种方式是为坟堆培土,或者修坟立碑。由此看来,祭祖扫墓与其说是对祖先的怀念,还不如说它更大的作用是强调家庭、宗族内的血缘联系,巩固团结,以利家族的发展,因为中国是封建宗族制极为发达的国家。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明人谢肇淛《五杂俎》卷二说:“北人重墓祭,余在山东每遇寒食,郊外哭声相望,至不忍闻。当时使有善歌者,歌白乐天《寒食行》,作变徵之声,坐客未有不坠泪者。南人借祭墓为踏青游戏之具,纸钱未灰,乌履相望,日暮,幡间主客无不颓然醉倒,明人张岱《陶庵梦忆》卷一记载,“越俗扫墓,男女祛服靓妆,画船箫鼓,如杭州人游湖,厚人薄鬼,率以为常”,说当时越地的人,清明节男女都盛装打扮,游湖赏景,对亡人的追念越来越淡。
图75 清明祭祖扫墓
选自《中国民间美术全集·绘画卷》
图76 墓地,清明时节
选自《大清帝国城市印象——19世纪英国铜版画》(www.xing528.com)
3.插柳踏青
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子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据各地史籍记载清明:“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瓶贮献于佛神”“门皆插柳”,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梦粱录》记:“清明交三月节,前两日谓之寒食。京师人从冬至后数起,至一百五日便是此日。家家以柳条插于门,名之曰‘明眼’,凡官民不以小大家,子女未冠笄者,以此日上头。”[36]
踏青,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宋代李之彦《东谷所见》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东京梦华录》也记北宋“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各携枣餬、炊饼,黄胖、掉刀,名花、异果,山亭、戏具,鸭卵、鸡雏,谓之‘门外土仪’”。[37]南宋以后,杭州人清明游春更盛,杭人祭扫多在杭州南北两山之间,“南北两山之间,车马纷然,野祭者尤多,如大昭庆、九曲等处,妇人淡装素衣,提携儿女,酒壶肴垒,村店人家,分馂(俊,祭品余食)休息,至暮则花柳土宜,随车而归”[38]。富人在著名园林酒尊食垒或张幕藉草,饮宴寻欢,全然是游春景象,车马往来繁盛,填塞都门。宴于郊者,就名园芳圃奇花异木之处”[39],如“玉津、聚景、御园、包家山之桃关,东青门之菜市,东西马塍,尼庵道院”,“寻芳讨胜,极意纵游”[40]。西湖更是游人喜爱的地方,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处行乐,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虽东京金明池未必如此之佳。明代《帝京景物略》记当时京郊踏青场景为“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41],可谓盛极,这时开封天气晴和,气候宜人,花开柳绿,人们都到著名园林观赏花木,或到郊外观赏春景,歌儿舞女遍满园林,为官僚富户歌舞佐欢,人们到暮色降临时才扶醉回城,门外土仪,回城的轿子也以杨柳杂花装饰,从轿顶四垂而下,很是清新耀眼。
秋千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讳,改为秋千。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的游乐项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
图77 〔清〕焦秉贞绘:秋千
明清时期,“放风筝”是流传大江南北的全国性娱乐方式。风筝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夜里在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星星,被称为“神灯”。
图78 天津放飞风筝
选自《大清帝国城市印象——19世纪英国铜版画》
蹴球盛行于唐,宋《文献通考》载:“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唐德宗、宪宗、穆宗、敬宗都喜爱蹴球这项运动,《州府元龟》中记载“唐德宗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节帝御麒殿之东亭,观武臣及勋戚子弟会球,兼赐宰臣宴馔”,宋代也有《太祖蹴鞠图》。
图79 蹴鞠
西湖苏堤一带“桃柳荫浓,红翠间错”,各种文艺演出就在这里进行,有“走索、骠骑、飞钱、抛钹、踢木、撒沙、吞刀、吐火、跃圈、斛斗、舞盘、诸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42],还有外地来的乐伎,歌吹而求觅钱者,接踵承应,游西湖的人们在船上听歌看舞喝酒作乐更不知天色已晚,直到月色上柳梢,湖面歌吹仍此起彼伏,人们离湖,男骑马,女乘轿,童仆挑着木鱼、龙船、花篮、闹杆等回家,准备馈赠亲友。
清明节日活动也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西湖繁盛录》记载,清明节,“公子王孙、富室骄民,踏青游赏城西。店舍经营,聚集湖上,开张赶市。又有卖彩妆傀儡、莲船、战马、饧笙、鼗鼓、琐碎戏具,以悦童曹者,往往成市”[43],看来当时的节日里,也是游人云集,商品丰富,大人带着孩子踏青赏春,我们仿佛可以看到繁华市井上撒娇哭闹要玩具的孩童,不觉可亲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