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春节是我国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贯穿着各种礼仪活动,其内涵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大多和农事生产有密切关系,比如迎龙舞龙是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
除夕与春节时相接,俗相类,实为一个传统佳节。农历年腊月的最末一日,即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为除夕,是春节的前夜,又称“除日”“除夜”“岁除”“岁暮”“岁尽”“暮岁”,意谓“旧岁至此而除,新年明晨而始”,有除旧布新之吉兆,民间多俗呼“年三十”或“大年三十”。
1.祭祀驱邪
元旦时,市民首先要着节日盛装,设糍糕果酒,祭拜上下神祇并祖先,接着男女以次拜尊长,然后亲朋相庆,拜年,多设酒宴款待,除夕要祭祀祖先,要迎神供佛,《梦粱录》卷六记载:“祭祀祖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1]祀先之礼则或昏或晓,各有不同,这与后代只在晚上或黄昏以后祭祖有所不同。
驱逐疫鬼是除夕一项重大活动,古人误以为疾病是疫鬼作祟,所以要驱逐之。从先秦开始,宫廷里就有庄严而隆重的驱傩仪式,一直延续至后世,《东京梦华录》记述了北宋宫廷在除日举行的驱逐疫鬼仪式:“皇城亲事官,随驾的卫士们戴假面,穿绣画各色的衣服,执金枪龙旗。教坊使(主管教坊司的官员)孟景初,身品魁伟,贯全副镀金铜盔甲,装将军。用镇殿将军二人,亦穿介冑,装门神。教坊人员南河炭丑恶魁梧肥胖,装判官。又有装钟馗及其小妹和土地神灶神之类的,共千余人。自禁中驱祟,出南薰门外转龙湾,谓之‘埋祟’而罢。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2]
图68 古人新年放爆竹
选自《古代风俗百图》
放炮,是为了送旧迎新,又有驱邪辟鬼的意义。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燎”,取其兴旺之意),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此时,爆竹声、欢叫声响成一片,一派“爆竹声中除旧岁”的景象。除夕放爆竹、点灯烛在宋代极为盛行,到夜里,香蜡烛及大火盆的光亮,红映霄汉,爆竹鼓吹之声,喧阗彻夜。《梦粱录》也有“爆杖声震如雷”,除夕灯烛照耀“如同白日”的叙述。宋代爆杖的制造已很复杂,如《增补武林旧事》卷三载,内廷殿司进的屏风炮杖,外画钟馗捉鬼之类的画,内藏引线,点着引线后,一连几百个炮,响声不绝,还有的炮杖制成果子、人物等形状。从坊间卖的应节时物中,还可以知道,放烟火也是宋代除夕的活动。
春节还普遍流行贴钟馗像,换门神、挂钟馗、挂桃符等习俗。古代有“造桃板著户”(《荆楚岁时纪》“正月一日”条)之俗,宋代仍沿袭不辍,如陆游诗:“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剑南诗稿·除夜雪》卷十九),桃符是一块桃木,可插于苇索旁边,传说可避邪,贴门神,挂桃符时必须把旧的取下,换上新的。钟馗可以镇压诸鬼,贴于门上诸鬼不敢入门。床上悬挂金银八宝、西番经轮,或者编结黄钱如龙状。屋檐厅堂的柱子上插上芝麻秸,在院中焚烧柏枝柴。屋内还有“旺 柏”“行 春”“节 节 高”“百 事 吉”等喜庆装饰。在民间通行元旦晨起啖黍糕,曰年糕;设奠于祠堂祭先,次拜家长,亲友投笺互相拜节;为椒柏之酒,以结亲戚邻里。
图69 写春联
宋代除夕的准备活动很早就开始了,《东京梦华录》卷十记载:“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卖干茄瓠,马牙菜、胶牙糖之类,以备除夜之用。”《梦粱录》载:“岁旦在迩,铺席有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纸马铺印钟馗、财马回头马等馈与主顾;更以苍术、小枣、避瘟丹相遗。如宫观羽流,以交年疏仙术汤等送檀施家。医士亦馈屠苏袋,以五色线结成四金鱼,同心结子,或百事结子,并以诸品汤剂,送与主顾,第宅。受之悬于额上,以辟邪气,街市扑买锡打春幡胜百事吉斛儿,以备元旦悬于门首,为新岁吉兆。其各坊巷,叫卖苍术小枣不绝。又有市爆杖成架烟火之类。”[3]又《增补武林旧事》记,从十月以来,迎节日的气氛已很浓厚,“朝天门内外,竞售锦装新历,诸般大小门神、桃符、钟馗、狻猊、虎头及金采缕花、春帖、滔胜之类,为市甚盛”[4],以上坊间所卖均为宋时应节物品。
《梦粱录》云:“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以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5]宋代门神形象从袁褧《枫窗小记》中可以知大略,靖康以前,开封门神多番样,戴虎头盔,王公之门,多以浑金饰之。桃符本是用桃木板制作,上书神荼、郁垒二神名字悬挂门旁以镇邪,以后发展为对联。宋时还有“贴天行帖儿,财神于媚”[6]之俗。
2.更衣拜年
唐代,大年初一那天,文武百官和高级地方官必须早早地上朝给皇帝拜年,不能在初一当天跟家人团聚,而是要跟皇帝团聚,至少是先跟皇帝团聚,退了朝之后才能跟家人团聚。长安城的市民都知道,每年大年初一那天,凌晨四点钟的朱雀大街必定马蹄得得,火光点点,这是因为皇帝要坐早朝受贺,那些京官和从各地赶来的地方官自然要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提着灯笼骑着马赶赴朝门给皇帝拜年。跟白居易同时代的诗人杨巨源描写过这一壮观景象:“一片彩霞迎曙日,万条红烛动春天。称觞山色和元气,端冕炉香叠瑞烟。”诗里“彩霞”是指官员们穿的新衣服,“红烛”是指他们提的红灯笼。(www.xing528.com)
据考证,真正意义上的拜年出现在宋代(多是贺年的形式),盛行在明代。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有古人贺年的记载,“正月朔日,为之元旦……士兵皆交相贺,民男女,亦皆鲜服往来拜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不仅士兵互拜,朝官也一样,他们不论相识与否,皆望门投帖,以示新春的祝贺。宋朝的上层社会中,倘若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飞帖”去拜年,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
明代,从正月初一日五更起,便在宫中焚香放纸炮,将门闩或木杠在院地上抛掷三下,名曰“跌千金”,这天彼此间要互相拜祝,名曰“贺新年”,元旦文武百官有前往宫中朝贺天子的礼仪活动,对此盛况当时的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李东阳在《元日早朝》一诗中,即有生动形象的描述,诗中称当时是一番“九门深掩禁城香,香雾笼街不动尘。玉帐寒更传虎卫,彤楼晓色听鸡人”的情景。此日在天下大小衙门官府,则有州县百官衣着盛装,前往所在衙门,举行望阙遥贺的礼仪活动。官员彼此之间,也有往来拜年的礼仪,如明人陆容在《菽园杂记》一书中便记载云:“京师元日后,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受不专。如东西长安街,朝官居住最多,至此者,不问识与不识,望门投刺,有不下马或不至其门令人送名帖者。遇黠仆应门,则皆却而不纳,或有闭门不纳者。在京师仕者,有每旦朝退,即纳伴而往,至入更酣醉而还。三四日后,始暇拜父母。”通过这些载述,便可对明代朝官元旦时的拜年习尚以及完成朝贺礼仪之后,结伴长饮酣醉的风俗习尚得以生动了解。
图70 明代投谒拜年
选自《古代风俗百图》
盛行的拜年习俗中,又有了新的花样,他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徽明在《贺年》诗中描述的就是这种情况,他写道:“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庇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这里明代人们所言的“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了“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现在,有些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图71 清代拜年给压岁钱
选自《古代风俗百图》
3.守岁和压岁
除夕夜家家在打扫一新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东京梦华录》卷十记有“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7]。传说,远古时候有一种凶猛的怪物叫“年”,它每到腊月的最后一天夜里出来吞食人畜,危害百姓。后来,人们发现它的弱点是怕火光,怕声音,于是人们便在除夕之夜,通宵不眠,燃起火堆,焚烧青竹,使其发出爆响,年这个怪物也就不敢出来为非作歹了,从此就留下了除夕晚上熬夜和放炮的习俗。其实,除夕守岁,是从南北朝开始才有的习俗。不过,守岁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包饺子,而且还必须包素馅的饺子,这是为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素素净净,平安顺利”,还有人在饺子里放糖,花生等物,吃到糖者意味着生活甜蜜,吃到花生者意味着长寿。守岁还有不少禁忌,如禁扫地,过小年时,平时很难触及的角落都要打扫干净,而进入除夕至大年初一早晨,即使地面再乱也不能扫,习惯上认为那样会“破财”。再如,禁用剪刀,禁说“没有了”,凡此种种,都是人们盼望吉祥的心理反映。梁朝徐君倩的诗作《共内人夜坐守岁》说“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描写的就是这样的情景,《守岁》诗曰:“有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这首诗描绘出人们珍惜时光,想留住时光的真切心情。明代《帝京景物略》一书便对此俗有详具描述,说:“三十日,五更又焚香楮送迎,送玉皇上界矣,迎新灶君下界矣。插芝麻秸于门檐窗台,曰‘藏鬼秸中,不令出也’。门窗贴红纸葫芦,曰‘收瘟鬼’。夜以松柏枝杂柴燎院中,曰‘烧松盆’,熰岁也。悬先亡影像,祀以狮仙斗糖、麻花馓枝,染五色苇架竹罩陈之,家长幼毕拜,已各自拜,曰‘辞岁’。已聚坐食饮,曰‘守岁’。”[8]
亲友间馈赠年节礼物,也在节前进行,《增补武林旧事》记,“至于馈岁盘合、酒担、羊腔,充斥道路”[9],这就是“馈岁”。《苏轼诗集》卷四:“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苏轼《馈岁》诗记述除夕馈赠礼物情景:“置盘巨鲤横,发笼双兔卧。富人事华靡,彩绣光翻座。贫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这首诗不仅写出风俗,也写出贫富的差别,写出富人的有意炫耀和穷人的一片诚心。他的《别岁》一诗有“东邻酒初热,西舍彘亦肥。且为一日欢,慰此穷年悲”,写出乡邻之间的真情,呈现出一派地方乡镇浓郁的节日气氛。除夕之夜,尚有“辞岁”,置送“压岁钱”之习俗,《燕京岁时记》:“凡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10]
4.歌舞娱乐
宋代开始,每逢春节,全国上下充满节日气氛,帝都东京也热闹非凡,城市中的娱乐活动大大增多,庆祝时间延长,商业活动形成高潮,《东京梦华录·正月》卷六记有:“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关扑:赌戏,用钱赌,掷财物)三日,士庶自早,互相庆贺,坊巷以食物、动使、果实、柴炭之类,歌叫关扑。结彩棚,铺陈冠梳、珠翠、头面、衣着、花朵、领抹、靴鞋、玩好之类,间列舞场歌馆,车马交驰。向晚贵家妇女,纵赏观睹,入场观看,入市店饮宴,惯习成风,不相笑讶。小民虽贫者,亦须新洁衣服,把酒相酬尔。”[11]吴自牧《梦粱录·正月》卷一记南宋情景也如北宋,“士夫皆相交贺,细民男女,亦皆鲜服,往来拜节,街坊以食物动使冠梳领抹缎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门歌叫关扑。不论贫富,游玩琳宫梵宇,竟日不绝。家家饮宴,笑语喧哗。此杭城风俗,畴昔侈靡之习,至今不改也。”[12]是说街上搭起彩棚,有各色各样货物出售,还有舞场歌馆供人娱乐,更有赌戏,纵人观赏,妇女也毫不顾忌地观赌,入店宴饮。又据《增补武林旧事》记载,宋代年节的活动从“旧岁冬孟”就已开始,“乘肩小女鼓吹舞绾者数十队,供贵邸豪家幕次之玩”,而且“每夕皆然”,每夕楼灯初上,则萧鼓已纷然自献于下[13],可见歌舞活动早于年前就已出现,并一直持续到灯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