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代士大夫的吊丧礼仪及奠祭习俗:深自爱,慰亲友

宋代士大夫的吊丧礼仪及奠祭习俗:深自爱,慰亲友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愿深自爱,以慰亲友之望。宋代士大夫间吊丧蔚为风尚,一般均持有奠仪,通常为酒及冥币、明器之类,孔平仲《孔氏谈苑·丁讽久居》记载了一则吊哭生人的笑话,“一旦,有妄传讽死者,京师诸公竞致奠仪,纸酒塞门”,可见一斑。从沐浴、梳洗,一直到埋葬棺柩,都是对遗体的处理,而奠祭则是侍奉死者精神的开始。

宋代士大夫的吊丧礼仪及奠祭习俗:深自爱,慰亲友

亲友凡有丧事,一般都要亲临吊唁,即使因故或在异地不能前住,也必须遣介驰书持礼往吊,《颜氏家训·风操》记载,南北朝时期的江南,生活在同一城邑的好朋友,闻丧而三日之内不去吊唁,丧家就会与之绝交,日后即使路上相遇,也是回避而不打照面,“怨其不己悯也”,有他故或者路远不能前往吊唁者,可以用书信致哀并说明情况,连书信也没有者,则与之绝交。

通常丧家报丧后,亲友一般先致“问慰帖”,这是专用于问疾或吊丧的书札,问慰帖亦称“吊书”,如苏轼听到他的好朋友陈忱的死讯,“哀愕不已”,即作《人来得书帖》以慰问吊唁,苏轼吊王子高中年丧子书,写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文曰:

某惊闻大郎监薄,遽弃左右。伏惟悲悼痛裂,酸苦难堪。奈何!奈何!逝者巳矣,空复追念,痛苦何益,但有损尔。窃望以明识照之,纵不能无念,随念随拂,勿使久留胸中。子高高才雅度,此去当一日千里,以发久滞。愿深自爱,以慰亲友之望。无由面慰,临书哽塞。不一一。

宋代士大夫间吊丧蔚为风尚,一般均持有奠仪,通常为酒及冥币、明器之类,孔平仲《孔氏谈苑·丁讽久居》记载了一则吊哭生人的笑话,“一旦,有妄传讽死者,京师诸公竞致奠仪,纸酒塞门”,可见一斑。祭祀时用“纸”,当指冥币,又称楮钱,祭奠时焚化用,此俗流传至今。宋代亦已出现纸扎的冥器,亦称“明器”,烧化的纸钱,又称“冥财”“寓镪”,陆游《放翁家训》主张丧事从简,纸札明器、“香亭魂亭、寓人寓马之类,当一切屏去”,宋人又将纸钱、纸彩绢衣、纸制金银元宝分别称为“寓钱、寓彩、寓金银”[25],士大夫吊丧时,通常还有挽联,一般认为,挽联亦始于宋代。

宋代吊丧有一些礼仪和禁忌,如士之祭服,“应举者用襕衫幞头,不应举者用皂衫幞头”,亦可用“皂衫帽子”,“若闲居时,只当易服用凉衫”即可,《麈史》卷上《礼仪》载,丧服“以少变常服为安”,《宋史·舆服五》称“帽以乌纱,衫以皂罗为主”,北宋时乃“士大夫交际常服”,南宋时演变为祭祀之服。丁谓《谈录》云:王祜卒,“时朝贤来相吊,朱紫盈门”,唯徐铉“独携一麻袍角带,于客位内更易后,方入相吊”[26],可证宋初不可具朝服临吊尚未形成风俗。约在北宋中期,吊丧不衣朱已形成制度,《石林燕语》卷十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曾布持母丧过金陵王安石前往吊唁,登上船以后才发现自己穿的是红色的衣服,恰好一官员穿着黑衣站在旁边,王安石就换上他的衣服前往吊唁,这足以证明王安石顾及礼仪且又急中生智。《后山谈丛》卷三载,李昉死后,适逢其夫人寿诞,门人宋绶拜寿于第,帘前献茶汤,“复拜而去”,通常,拜寿总要献觞劝酒,因有丧禁酒,遂以茶汤代之。宋人一般有丧不贺岁,如梅尧臣亲家有女子能点酥为诗,并花果麟凤等物制为辛盘,以为岁日之助,时值尧臣丧偶,不作岁,而转送州通判。今天,仍有大孝(一般指父母之丧)在身,至少一年不去拜年的礼仪。(www.xing528.com)

明代都市中流行的吊慰礼仪还有折祭、送轴、伴丧、迎丧等。为死者祭,自然应有祭品,亲厚者常折金钱若干,装人香帛放置灵几,即为“折祭”;泛泛之交,照例用空名列公轴,送给丧家悬挂,即为“送轴”;人家有了丧事,就请来戏班子,“扮戏唱词”,称为“伴丧”,明人吕柟记载,“近见都城大邑于初丧之时,亲朋携酒肴及歌者,甚有自夜达旦之实,谓之‘伴丧’”,有些地方,伴丧又称“娱尸”,也就是在初丧时作乐,既是娱尸,又算是迎接吊客。发丧这一天,亲友制一些锦绣亭阁,再雇梨园子弟,身穿五彩服饰,扮演杂剧名色,在榇舆之前陈列,这就是所谓的迎丧。亲友为丧家“暖丧”的习俗,就是用鼓乐优人做杂剧,或者扮演戏文。明代吕维棋记载,当时“俗尚奢侈,发丧时路设祭棚,陈列玩器,大张鼓吹,排设酒筵,召妓演剧,歌舞喧闹,骇人听闻”[27],这也是丧俗趋于奢侈的一种体现,最可笑的是,还有孝子谢棚,每到一处,劝酒数杯,以致酩酊大醉。

2.祭奠之礼

在当今的追悼会上,亲友致送的花圈正中都写着一个“奠”字,这是什么意思?恐怕已经很少有人能说清楚了。古代丧礼包含两大理路,一是对死者遗体(魄)的处理,二是对死者精神(魂)的处理。从沐浴、梳洗,一直到埋葬棺柩,都是对遗体的处理,而奠祭则是侍奉死者精神的开始。古人把从初终到棺柩落葬之前的祭祀统称为“奠”,治丧期间,凡是有新的仪节,或者遇有特殊的日子,都要举行奠祭,所以有始死奠、小殓奠、大殓奠、朝夕哭奠、朔月奠、荐新奠、迁柩朝庙奠、祖奠、大遣奠等名目。什么是奠祭呢?奠者,置也,其意是“置其物于前也”,上古时期,人们将器物放在地上叫“奠”,丧礼中把作为酒食等祭品放在地上的祭祀称为奠祭,或者直接称“奠”。成服后诸祭,均由主人自己主持,只有奠,则为姻友之事,包括赙、禭、赗,赙是钱帛,禭是衣服,赗是车马,可见,所谓奠,就是宾客到有丧者之家,哭之,吊之,将赙、禭、赗奠上。为什么要用这种形式祭祀呢?原因有三:第一,古人认为,尽管死者的灵魂已经离开体魄,但依然要享食,只要亲人摆上酒食,灵魂就会来附,所以供品就是鬼神的凭依之处;第二,丧家遽逢大丧,哀痛欲绝,不免诸事仓促,所以祭祀的仪式也就因陋就简;第三,古人以死者为鬼神,正式祭祀鬼神要立“尸”,尸由未成年的孩子担任,在祭祀时代表受祭者,但死者新亡,家属一时不能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不忍心马上就用鬼神之礼祭祀,所以把死者生前食用过的酒食端来,放在死者的右侧,含有依然侍奉他进餐的意思。

明代,赙、禭之礼,偶一行之,而赗礼则在江南几乎绝迹,一般奠礼,也不过是宾客屠割羊豚,再崇饰一些瓜果、楮币和其他祭祀食品,再酹酒致敬,按照古礼,酹酒致敬应该是丧家主人之事,但在明代民间已演变为由宾客在设奠时代行。现代社会的火化相当于古代的落葬,追悼会一般在火化之前进行,生者将花圈放在死者遗体的周围,上面写着“奠”字,正是古代奠祭的孑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