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修养与传统礼仪:明代名帖通知主人的常仪

城市修养与传统礼仪:明代名帖通知主人的常仪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削竹木用来书写姓名为“刺”,至后,改用纸,又称“名纸”,唐代李裕贵盛时,时人始用“门状”,在明代,虽仍有人称名帖为“刺”,但已通行“名帖”一称,递名帖是明代官场或在乡士大夫交际的常仪,类似于如今的名片,其作用无非是“通姓名于主人而为之先容者也”[30]。上述所谓的名帖,又称“柬”。

城市修养与传统礼仪:明代名帖通知主人的常仪

宋俗宴请,主人必先期寄送请帖,如范成大《两司帖》即为其代表作:“语二十二日午间具家饭,款契阔,敢幸不外,他迟面尽。右谨具呈。二月日。中大夫、提举洞霄宫范成大札子。”收到者是否能去一般也回札说明,如答应赴人饮食之约,就不能迟到,否则主人悬望,贻误众客,就是失礼的举动。

宋代接待宾客的礼仪大致有求见、谒见或召请、约见两类。“士夫间相谒,一般当先投刺求谒,得阍者投递后始见客”[29],故又有“刺谒”之称,有的还得事先预约。古代用竹,用木刻上自己的名字,交给要谒见的人,谓之“刺”,后代发明纸,用纸写上自己姓名也谓“刺”,周密的《癸辛杂识·送刺》亦作如是云:“节序交贺之礼,不能亲至者,每以束刺签名于上,使一仆遍投之,欲以为常。”“投刺”在古代由人或步行,或乘车马送达,贵者富者自然不必亲自劳驾,当官的派公差,商贾望族差仆人,文人学士遣书童,就是普通老百姓中的户主也将此事交与小辈后生去送。投刺的人到对方门外招呼,有主人出来接固然好,下人接也可以,一般交了刺就走,南宋学者曾慥在《类说》中就记录过一个“陶谷易刺”的故事,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关于新年投刺最早的文字记载了。陶谷是唐朝末年的一位著名学者,说有一年春节,有友人差人前来投刺,陶谷以酒肴盛情款待,他发现来人投刺的许多人家都与自己亦有往来,而他却正为无人投刺而犯愁,于是他就悄悄地进行调换,来人酒足饭饱后便抱刺匆匆离去并一一投出,未觉有异,其所投多为陶谷之刺。北宋的门状是同辈朋友间谒见之状,叶廷王圭《海录碎事·人事》云“未有板刺,无容拜谒”,指写在版上的名刺,此宋人相见通礼。

图30 投刺

宋代周辉所写的《清波杂志》里记载,宋代士人也有贺年投刺风习,有一读书人,令人牵着马,每到一门就喊数声,留一刺字表示来过,这就是宋代贺年的新方式了。古代贺年片,都是主人亲笔书写,一张贺年片,往往就是一帖精美的书法作品,然而让人遗憾的是,当年泛滥成灾的东西如今却存世极少,真可谓一“刺”难求。明人陆容在《菽园杂记》中记载道:“拜年……如东西长安街,朝官居住最多,至此者不问识与不识,望门投刺,有不下马或不至其门,令人投刺者。”由此可见,古时的投刺太滥,近乎是广为散发,这也就难怪“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在《元日书时》中叫苦感叹说:“不求见面惟通谒,名刺朝来满敞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投刺人多是在门外把贺年片投入箱中,也被称作“望门投刺”,富贵人家,因为前来投刺的实在太多,迎来送往,应接不暇,为省事起见,就在门外挂个箱子接受各方投刺,图吉利便称之为“接福”,也有的在家门口挂个红纸袋接受投刺,名曰“门簿”。投刺人因为任务繁重、时间紧迫而往往在门口喊几声,将刺投入箱内就匆匆离去,待得主人应声出门时,已不见了投刺人的踪影,民间有“送帖的比兔子跑得还快”的说法,因此,贺年片还得了个别称,名曰“飞帖”。追求华而不实的虚荣的社交礼仪,这是市民生活的一大弊病,但它又在无形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俗。

削竹木用来书写姓名为“刺”,至后,改用纸,又称“名纸”,唐代李裕贵盛时,时人始用“门状”,在明代,虽仍有人称名帖为“刺”,但已通行“名帖”一称,递名帖是明代官场或在乡士大夫交际的常仪,类似于如今的名片,其作用无非是“通姓名于主人而为之先容者也”[30]。根据功能的差异,明代名帖可分为拜帖、请帖、揭帖、说帖和副启。凡是官员或地方绅士之间的互相拜访,或者门生晋进座师,地方绅士谒见父母官,均需要递上拜帖,如小说《梼杌闲评》第一回说到,总理河务朱衡到达地方时,泗州知州前来拜见,“传进帖来,上写着‘眷生’的称呼”。《金瓶梅》第76回说及巡抚侯蒙前去西门庆家,递上了一个双红署名“友生侯蒙”的单拜帖。拜帖内容比较简单,一般为署名、称谓,如《金瓶梅》第49回说到宋御史前去拜访西门庆,投了个宛红单拜帖,上书:“侍生宋乔年拜。”(www.xing528.com)

请帖又称邀帖,凡是官场请酒,或地方绅士聚饮,一般均先发请帖,朱国祯在《涌幢小品·名帖》上说,他曾在董遐周家中见到一个同门“邀帖”,为阮函峰请客时所发帖子,帖中阮函蜂自称“年侍生”,名下有一“等”字,说明主人并非阮函峰一人,名上写“早临”二字,居中,其意是催客人尽快赴宴,右又写“速”字,其意与“早临”同。《梼杌闲评》第45回也记录了一个侯国兴邀请崔呈秀的请帖,上写“谨詹十五日,薄治豆觞,为家母舅预庆,恭候蚤临。愚表弟侯国兴顿首拜”,其中“蚤临”两字,即早临意,大概为当时请帖套语。

在明代,揭帖又指贴于通衢路口墙上的吿示或启事,这里所说的揭帖是从拜帖中派生出来的,无封套,实则是一种拜帖之后所附的礼帖,如《金瓶梅》第30回说到西门庆家人来保前往京城,给蔡太师送生辰纲,先递上一封揭帖,后取出“上太师寿礼帖儿”。在明代官场,凡是替人居中说情,一般也递上自己的名帖,这种帖子称为“说帖”,明代常见的“脚色手本”,大概也与说帖相同,脚色手本起源于汉代的“为谒”[31],在上面应该写上自己的爵、里,也就是官位与籍贯。

上述所谓的名帖,又称“柬”。一般说来,柬书名,启书事,所以用副启名,既已有了名柬,再使用副启,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有所私,避之耳”[32],也就是为了便于在副启中说私事,以掩人耳目,起初的副启体制,长短与全柬同,用蓝色花格,至崇祯年间,改用红条格,而蓝色花条格,只有居丧时才用。根据名帖的规制或尺寸大小,又可分为单帖、全帖、单红、双红几种,至于名帖的质地,更是随时或根据个人爱好而不断改变,起初同辈互相拜访,一律单帖,即使京城的大僚交际,也只有第一次用全帖,随后就改用单帖,遇到吉庆,则改用单红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