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们日常见面:如何与不同人相见?

人们日常见面:如何与不同人相见?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按照规定,子弟对自己的父兄,必须行四拜之礼,甚至朋友的长幼之间,也须行四拜之礼。此外还有长揖,即拱手高举,自上而下行礼。九拜,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如女婿见岳父母,或儿媳妇见公婆,全都改行八拜之礼,号称“拖泥八拜”。

人们日常见面:如何与不同人相见?

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的人回礼也常行作揖礼。传统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即双膝着地,头手有节奏触地叩拜,即所谓叩首,现今跪拜礼只在偏远乡村的拜年活动能够见到,一般不再施行。当今社会人们相见,一般习用西方社会传入的握手礼

1.拜见之礼

“揖礼”源于周代以前,于今有3000多年历史,传统古礼存留至今,除了“鞠躬”,恐怕只剩“作揖”了,只是今天会的人不多。作揖即抱拳拱手,抱拳为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拱手则抱拳在胸前微微晃动,不能过烈过高。施于平辈,这叫“吉拜”,如果右手抱左手,则为“丧拜”。

图25 清代见面礼

揖让,指平居相见时所行的揖拜礼仪,一般不分尊卑,根据长幼随意施行,一般由年幼者先行礼,据《周礼》记载,作揖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置于前;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按照规定,子弟对自己的父兄,必须行四拜之礼,甚至朋友的长幼之间,也须行四拜之礼。此外还有长揖,即拱手高举,自上而下行礼。作揖有时也能表示倨傲,比如《汉书》中“郦生不拜,长揖”,表示郦生对刘邦很不服气。

“拱”也是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论语·微子》中记载“子路拱而立”就说明了抱拳拱手之礼。葡萄牙人克路士曾在16世纪到过中国南部的福建、广东一带,对中国南方民间的社交这样记载:

中国人是很讲礼节的百姓。一般的礼节是,左手握紧,包在右手里,在胸前不断上下移动,表示他们彼此都包容在心里。随着手的移动,他们互致问候的话,而普通互致的词句是:“食饭未哂?”犹言吃过饭没有,因为他们认为现世的一切好处都取决于吃饭。

教养而又有些日子没见面的人,他们之间特殊的礼节是手臂弯曲,手指互相扣紧,他们弯腰说些很殷勤的话,各自极力伸手要对方起来,越是显贵,行这种礼的时间就越长。[20]

拱礼是否含有双方“彼此都包容在心里”这样一层意思,尽管不见于明代的史料记载,但显然是作者得之于当时向民间的询问,还是有事实依据的;其二,在民间,见面时拱手作揖与弯腰而拜,在礼节上是有差别的;其三,中国人见面就问吃过饭没有,这种习俗在明代就已经存在,正所谓源远流长。

九拜,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21]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顿首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具体行礼姿势是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膜拜是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今人多用“顶礼膜拜”形容对某人崇拜得五体投地。明代,民间节日之时,凡是子孙侄甥婿见尊长,学生见老师,奴仆见主人,须行顿首四拜礼,其余长幼亲戚,各以序行顿首再拜礼,如果是平交,就互相行控首再拜礼。在晚明,民间拜礼也发生一些变化,以致被当时的人称为“乱礼败法”。如女婿见岳父母,或儿媳妇见公婆,全都改行八拜之礼,号称“拖泥八拜”。[22]

宴会之礼,据朱熹说北宋仍按《仪礼》之制,入席至开宴有拜迎、拜至、拜送、拜既等顺序,即迎宾、至阶、酌酒、客谢主人,表示宴会正式开始,但南宋绍兴礼官已不谙典制,误以拜送为席散送至门外拜别;拜既,为客去又两拜,实际上这不妨视为宴请礼仪的一种简化和改革,朱熹曾指出了古代与宋代拜礼的不同,他说“古人坐于地,未必是盘足,必是跪”,“故两手下为拜”,而宋人已“有椅子,若对宾客时,合当垂足坐”,平时,则习惯于盘足而坐,所以古人习以为常的跪拜,至宋代演变为只屈一膝的“雅拜”为主。在北宋,百官于中书见宰相,已不拜而坐,只是“屈揖”,“茶汤乃退”,可见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椅子等的广泛使用,拜礼在宋代已远不如古,但拜仍是宋代最为广泛的相见礼仪之一。

礼仪动作一览表

宋太祖对“拜礼何以男子跪,妇人不跪”现象感到大惑不解,曾经“遍问礼官无有知者”,王贻孙(北宋,祁国公王溥子)答曰:“古诗云:‘长跪问故夫’,即妇人亦跪也,唐天后朝,始拜而不跪。”[23]朱熹不同意这个看法,他认为,“若妇人之拜,在古亦跪。《古乐府》云:‘伸腰拜手跪’,则妇人当跪而拜,但首不至地耳”,他还分析说:妇人之所以不伏拜,因“首饰盛多”,“自难以俯伏地上”,“若拜时,亦只低手祗揖,便是肃拜”,认为始于唐武则天欲自尊而不拜说是不对的。

万福是宋代民间最为流行的相见时问安礼,男子相揖,妇女万福,为天下通行之礼,《夷坚志乙》卷四《衢州少妇》称“郎君万福”;苏洞《过金陵》诗云“高资店里主人婆,万福官人问讯和”,《鹤林玉露·丙编》卷五《陆氏义门》载:陆象山家每晨家长率众子弟“聚揖于厅”,“妇女道万福于堂”,吕希哲说“凡妇人相见,虽贱必答拜”[24],朱熹也说宋代妇女有“肃拜、拜手、稽颡”等拜礼,“肃拜者,两膝跪地,敛手放低;拜手者,膝亦跪,而手至地也;稽颡,头至地也。为夫与长子丧,亦如之”,这似是意味着朱熹的倡导,对北宋妇女拜而不跪的一种否定,“稽颡”属于丧礼的范畴

古代妇女行礼方式与男子有很大区别,唐宋时期民间白话小说有相关记载,妇女相见行礼,往往是口称“万福”,要求两手松松抱拳重叠(右手覆左手)在胸前右下侧上下移动,同时略作鞠躬的姿势,这种见面礼在京津地区,直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依然保存,在年节、祝寿等庄重场合使用。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古代女子也行作揖礼,即“左手在内,右手在外,是谓尚右手。女拜如是,女之吉拜如是,丧拜反是”,但是,根据唐宋以后白话小说,并不支持此种说法,以宋代小说《错斩崔宁》为例,男女相见,男方“深深作揖”,女方则“还了万福”,这说明,当时男女已各行其礼。

清代满族男子向人请安时,所行礼叫“打千儿”,即左膝前屈,右腿后弯,上体稍向前俯,右手下垂,是一种介于作揖、下跪之间的礼节,《红楼梦》第八回中买办钱华就向宝玉“打千儿”,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一些满族雇工向东家请安,依然行此礼。满族妇女的行礼方式与男子也不相同,是双手扶在左膝,右腿微屈,往下蹲身,很多人认为京剧四郎探母》中,铁镜公主所行之礼即为此礼。

事实上,无论是家内,还是家外,“卑幼”对尊长的礼节相当繁复,“凡卑幼坐,而尊长过之,则起。出遇尊长于途,则下马。不见尊长,经再宿以上,则再拜,五宿以上,则四拜。贺冬至、正旦六拜,朔望四拜。凡拜数,或尊长临时减而止之,则从尊长之命,吾家同居宗族众多,冬、正、朔、望,宗族聚于堂上”。不仅如此,岁时节序之时,“卑幼”也须盛妆向家长拜寿,“凡节序及非时家宴,上寿于家长,卑幼盛服序立,如朔望之,仪,先再拜”[25],凡此种种,都是“卑幼”要执行的礼节。

2.入座之礼(www.xing528.com)

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座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

古人讲究坐有坐相,平时不与人接触交往时,坐姿可以比较随便,如果与尊长坐在一起,或与友人交谈,以及在聚会议事、宴会、招待宾客等场合,就要讲究坐姿了,以保持风度。礼貌的姿势是“跽”坐,而且讲究“正襟危坐”,危坐,是指坐时腰身端正,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座席而对人不敬。跪,即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

图26 〔北宋〕程门立雪

席地而坐时期,人们的坐姿大致有三种。一是“趺坐”,即双足交叠,盘腿而坐,如同佛教中修禅者的坐叠,故又称“跏趺坐”;一是“箕踞”,即两腿前伸而坐,全身形似簸箕,故名;一是“跽”,即跪坐,臀部压在后曲的腿、脚之上。“坐不中席”是指席中为尊者独坐时的位置,所以卑者即使独坐也不能居中,而应坐在边上。“异席”,古代一席一般坐四人,如果有五个人,应让长者另外座席。“敬无余席”,说的是与尊长坐在一起时,中间不要留较大空隙,应靠近尊长,以便服侍、请教。

图27 赵佶绘:听琴图(局部)

坐在高脚座具上,也以坐姿端正为礼貌。宋礼部尚书张某,自他入仕以后至终老,“凡与宾友相接,常垂足危坐”,司马光敬佩他讲究礼节,因而在为他所撰的墓志铭中也加上这么一笔,司马光平时也是“燕居,正色危坐”。又据明末刘宗周的《人谱类记》记载:“刘忠定公见宾客,谈论逾时,体无欹侧,肩背竦直,身不少动,至手足也不移”[26],这种举止,没有恪遵礼制的精神,是难以坚持两个小时以上的。箕踞,则是不合礼节的轻慢之举,是对同坐之人的不尊重,箕踞而坐再斜倾身躯倚靠几案,就更属轻慢无礼的举止了,《礼记·曲礼》说“坐毋箕”,对妇女的这种坐姿尤为严禁。

3.行走之礼

古人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宋人刘藻(字昭信)曾指出:“礼之趋翔、登降、揖逊,皆须习”,所谓趋翔,又称趋庭,乃大步行走,急趋上前,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是宋代最常见的下级见尊长之礼。登降,又称升降、“阶墀”,是属邑见郡守监司、“不问官序”的一种礼节。揖逊,乃宋代最盛行的拱手揖礼,陆游说:“古所谓揖,但举手而已。”[27]传统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宋代妇女出行有禁步的风俗。按儒家礼仪规定,妇女笑不得露齿,行不得露足,为避免妇女举步时裙幅散开,有伤观瞻,特用金玉等饰物压住裙角,一般佩挂两个,左右各一,葛起耕《记梦》诗描述道:“珠蕊一枝春共瘦,玉环双佩月同清。”[28]《快嘴李翠莲记》中也有“金银珠翠插满头,宝石禁步身边挂”的句子

4.其他礼仪

叉手礼,指两手在胸前相交、“如拱揖然”的一种古礼,宋初有一种乐器,名“叉手笛”,在宋时改名为“拱辰管”,即因演奏者执笛如拱手相揖状而得名。叉手礼是宋人相见时示敬致意的一种流行仪礼,陈师道诗云:“曲躬叉手前致言。”

图28 宋代壁画上的叉手礼仪

俯首加敬,在宋代类似于今之鞠躬的一种相见之仪。以手加额,为宋人对德高望重者表示礼敬的相见之仪,据《宋史·司马光传》记载,神宗驾崩,罢废居洛阳十几年的司马光赴阙。卫士望见,皆以手加额曰:“此司马相公也!”

清中叶以前,满族流行抱见礼,这种礼只限于亲人久别重逢或分别时,但不限男女,行礼时,双方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皆抱腰接面,后由于汉族文化的影响,清中叶后,满族尚觉此礼不够雅观,渐渐改行汉族执手礼;清代,每年逢冬至日,家家户户都要相互拜贺尊长,无论男女,都要换上新衣互相作揖,拜贺,家家幼小都要向尊长行跪拜,称为“拜冬礼”;“利是”,俗称“红包”或“封包”,包内裹着银钱,用于春节贺岁,相见互送吉利,还用于婚嫁时的聘礼或赏物,称为“利是礼”,清末出现的“利是封”印制十分精美,红纸上印有金字或图案,相见送以“利是封包”,不仅体面,而且显得特别吉利。

图29 《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叉手礼仪

鸦片战争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传统的社交礼俗和祭典礼俗,包括称谓、见面礼等仍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人们见面要行作揖、拱手、跑拜、请安等礼,与此相适应还有一套“大人”“老爷”“太太”“老太太”等称谓。民国以后,在沿海通商地区,受西方平等观念影响,先是在新式知识分子内部,逐渐采用握手、鞠躬等见面方式,并且用“先生”“女士”“小姐”“同志”取代了先前的称谓,反映出近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脱帽、靶躬、握手、鼓掌等新礼俗逐渐成为中国通常的“文明仪式”和“文明礼”,反映出社会礼俗的进步趋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