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战区第二方面军受降纪实

中国战区第二方面军受降纪实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给日军田中久一第一号备忘录本方面军奉令接收广东地区之日军投降后,为使受降实施迅速进行,于九月一日,派中校课长刘观凯及翻译员一员,携带致广州日军二十三军司令官田中久一之第一号备忘录一份,并乘运输机一架由南宁飞广州白云机场降落,交付完毕,于当晚飞返南宁。

中国战区第二方面军受降纪实

第一节 受降准备

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正式宣告无条件投降,举世欢腾,万邦同庆!我国为正义和平而奋斗,八年艰苦抗战,吾人之目的今日得到了实现;“正义必然战胜强权”的真理,终于得到了最后证明,亦表我国民革命历史的使命得以成功,开有史以来所未有之丰功伟业!

在此时,负有反攻积极行动之本方面军,所指挥之六个军,除第五十四军、第八军尚在黔桂道上向桂省前进外,四十六军及新一军主力正加紧反攻雷湾,前线迫近雷北敌之重要据点遂溪城,六十二军主力进出越南北圻,六十四军一部尚留龙津、宁明地区支援六十二军入越之作战。由于战局之急转直下,本方面军之部署须从作战行动迅速转变于受降接收之部署,此际所应考虑与准备者,非仅部队本身问题,而受降接收之措施尤属重要焉。

一、调整部署 本部为预期适应将来推进接受日军投降,乃于八月十六日令参加雷湾攻击之新一军解除作战任务,集结于广西玉林、贵县地区,准备开广州接受日军投降。令六十四军迅速集结南宁、钦县一带待命。其余第一线部队尽量推进占领地,严密监视敌人,准备接受当面日军投降。

二、训令伪军 鉴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各地伪军陷于混乱状态,本部遵照总司令何指示,以未铣国基电各部队转各该驻地之警备,维持秩序,以赎前非,各伪军部队尤须注意各交通线之维持,决不可受谣言之愚惑,致增咎戾。

三、筹划补给 预想日本投降签字后,本方面军无论向粤或其他方面进出,原有之后方诸设施,定难适应要求,进出部队之军粮补给当必困难。乃以未铣辰勇筹补电总司令何饬后勤总司令部预为筹划。并电请白司令早为筹划,或拨专款由兵站控置,随军前进,就地采购。另电广西省政府着于此流容县各于八月底在三十三年应征拨军粮额内拨交五千大包,统在县城积集,交付兵站拨补。

司令官飞芷江协商受降事宜

中央原令日军冈村宁次派代表飞至玉山洽降,因该机场不适用,改于湖南之芷江。司令官张奉总司令何电召,于八月十七日午后五时,偕同美军连络部博文将军及作战处处长李汉冲,由南宁乘飞机飞湖南芷江,参与中国战区受降典礼,并协商受降接收事宜,于二十四日午公毕飞返南宁,受降接收工作由此逐步迅速进行矣。

策定受降接收计划

本方面军自奉委员长蒋未巧辰令一亨电,指定接收广州、香港雷州半岛,及其附近日军第二十三军所属各部队与海南岛海军部队暨其辅助部队之投降后,当即由第三处拟定受降接收计划,以实施此史未曾有之光荣任务。兹将该计划摘录如左:

(一)受降步骤

(子)接防日军占领区。规定各受降部队接收地区任务,迅速推进,接防日军占领区,并规定移防后日军之集中地点。

(丑)解除日军武装。规定日军于移防之时,仅准其暂行携带其配带之步枪、轻机枪及少数弹药,其余武器、弹药缴交受降接防部队,日军于移防集中后,开始解除全部武装。

(寅)集中管理日俘。日军集中全部解除武装后,视为俘虏,送至指定之集中营,受我军监视、教育、管理。

(二)接收要领

(子)日军本身之装备,直接缴交受降部队接收。

(丑)日军、日侨所控制下之工场、工厂、仓库、公营民营事业等,均先交由受降部队警戒,仍留负责人员看管,列册移交中央各部会特派员,地方机关之主管代表接收、整理、利用。

(寅)受降部队所接收之一切武器、弹药、器材等,一律转交与各主管部门之接收代表接收。

(三)释放盟国战俘及被拘人民

命令日军恢复盟国战俘及被拘人民之自由,并保护其安全,移交我受降接防部队接收处理。

给日军田中久一第一号备忘录

本方面军奉令接收广东地区之日军投降后,为使受降实施迅速进行,于九月一日,派中校课长刘观凯及翻译员一员,携带致广州日军二十三军司令官田中久一之第一号备忘录一份,并乘运输机一架由南宁飞广州白云机场降落,交付完毕,于当晚飞返南宁。兹抄录该备忘录原文如后。

中国战区陆军第二方面军备忘录

日期: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一日

致日军第二十三军司令官田中久一将军

由中国战区陆军第二方面军司令官司令部

事由:

一、本司令官奉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委员长及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一级上将之命为受降官,接收广州、香港、雷州半岛及海南岛等地之贵官所辖区内之部队投降诸事宜。

二、贵官从即日起应接受并遵照本司令官所发有关贵军投降之一切规定。

三、贵官应先派熟悉全般状况之高级军官为贵官代表乘飞机到南宁本部接受一切规定,并负责报告贵官所辖部队之一切状况。

四、贵官之代表应随机携带贵军之:

(1)所辖战斗序列;

(2)所辖指挥系统表;

(3)所辖大队以上主官姓名、驻地表;

(4)兵力部署要图;

(5)人员、马匹、武器、器材概数表;

(6)各种运输交通工具概数表;

(7)西江各河道与海上、陆上布雷及阻塞等危险地带状况表;

(8)辖区内飞机及船舰调查表;

(9)主要仓库位置表;

(10)有关投降接收之一切必要资料。

五、自接到本备忘录之日起,所有珠江流域大小船舶,应立即集中高要交本方面军高要部队接收使用。

六、无线电通信方法暂定如下:

(1)本部无线电台电力为五十瓦特,呼号为(GOLY),波长为三十五米。

(2)规定贵军无线电呼号为(XCGD),波长为三十五米。

(3)双方连络时间自即日起每日七时、十三时、十八时、二十二时等四次行之(依重庆时间为标准)。

(4)双方使用之电报码暂定为中国普通使用之明码,以中文电报新书为准。

(5)附发电报新书一册。

七、贵官之代表及随员不得超过五人,应乘日本非武装之运输机一架,于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三日晨八时正(重庆时间)由广州起飞,沿西江、郁江、邕江上空航线抵南宁,到达梧州上空时高度二千公尺(如天候不良时,另由本部以无线电通知变更高度),由盟国飞机三架引导至南宁机场降落。规定盟机一架在日机前引导,两架在日机后跟进,日代表之飞机应涂绿色,其两翼端末及尾部应系以四公尺长之红布条,俾易识别贵官之代表所乘飞机。起飞前应先用电报报告本部,经本部电复后始得起飞。

八、以上各项应切实遵照办理,并限于九月二日正午以前答复。

第二节 受降部队任务区分及行动

八月二十一日,奉委员长蒋未巧令令一亨电开:(甲)派该司令官为受降指挥官,指挥第四十六军、第六十四军接收雷州半岛及海南岛地区,该区为敌军二十二、二十七旅团各一部。并指挥新一军、第十三军负责接收广州、香港地区,该地区为敌第二十三军主力。但第十三军抵广州协助接收后,应船运杭州宁波。(乙)第六十二军即归卢司令官指挥向越北进出,本部依据本命令除分令第六十二军遵照外,并根据日军兵力配置对各受降部队任务与行动规定如下(附图第二[略]):

一、粤桂南区总指挥邓龙光指挥四十六军、雷州独立挺进支队及沿海警备大队,以四十六军主力进驻雷州半岛,以一个师进驻海南岛,负责接收雷州半岛及海南岛日军投降及地方绥靖。

二、新一军孙军长指挥重迫击炮营及十三军之八十九师,即由现地经梧州、三水向广州推进,该军主力配置于广州市,各以一部分置于三水、顺德,监视该方面日军及受降实施。

三、第十三军(欠八十九师)即沿梧州、三水、广州道推进,以主力配置于广州(不含)至九龙广九铁路沿线,以一部推进香港,监视该方面之日军及受降实施。

该军主力到达广州时,第八十九师即归还建制。(www.xing528.com)

四、六十四军即沿合浦、化县、阳江道向开平、台山、新会附近推进,以主力配置于新会、台山、鹤山地区,监视该方面日军及受降实施。

五、各部队接近日军防区时,得直接与日军交涉接防事项,并令其按照指定地点集中。

日军移防后之集中地点规定

受降部队师长以上主官姓名表

各受降部队受领上项付与之任务后,先后由现地出发向目的地推进,此时虽炎暑未消,夏日如火,而官兵精神奋发,日夜兼程前进。至九月三日奉总司令何未卅亥谋孟电转奉委座未艳申令一元电开:九龙、香港地区决定授权英方派队受降,本部遵照指示,即以申江电令饬十三军石军长无庸接收香港、九龙地区之日军投降。而香港、九龙又回复到原来之面目!

第三节 前进指挥所推进广州

广州,是日军华南派遣军司令部所在地,亦是本方面军受降之主要地区,本部为使受降接收实施便利计,遵照总司令何之指示,特组设广州前进指挥所。兹将该指挥所之编组及任务分录如下:

(甲)

第二方面军广州前进指挥所编组人员姓名表

续表

(乙)任务

一、传达本部之命令并监督日军执行命令之实施。

二、听取日军之意见与转达。

三、调查区内日军所有一切物资及管制交通通信。

四、关于伪组织及伪军之调查与处置,随时报告并建议。

五、筹备本部及我军进驻各地及受降之一切事宜。

六、指导各级机关办理善后公安及处理临时发生事宜。

七、本部进驻广州后本指挥所即行撤销。

九月六日清晨,该指挥所人员官兵一百三十五人,由本部中将高级参谋张励率领,由南宁乘盟军运输机八架飞广州,南宁民众不下千余人围集机场,以示欢送此负有伟大任务之健儿东飞,各机于民众热烈之掌声中陆续起飞东去。当日上午九时五十四分,张主任乘之机首批降落广州白云机场。日军二十三军司令官田中久一,特派参谋长富田少将率代表队在机场迎护,执礼甚恭。张主任暨其随员分乘日方所备之汽车,驶入市区,沿途日军守护周密,车过处日军均举枪致敬。该所随即指定省府旧址为办公处,咨询一切。午后张主任率领高级职员赴黄花岗,致祭七十二烈士墓,荒芜八年之圣地,又恢复昔日之光辉庄严矣。

九月七日指挥所召见日军富田少将,垂询一切,并交付本部致日军二十三军司令官田中久一第二号及第三号备忘录。兹录其原文如下:

备忘录 第二号

日期: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五日

致日军第二十三军司令官田中久一将军

由中国战区陆军第二方面军司令部

事由:本司令部广州前进指挥所之推进及规定:

一、本司令官遵据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一级上将何应钦之命令为使接受日军投降事项实施便利起见,特设前进指挥所于广州。

二、兹派司令部中将高级参谋张励为该所主任,率领该指挥所人员办理一切事宜。

三、该指挥所之编组办法如附表。

四、该指挥所人员于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六日起分批由南宁乘盟机出发,在广州市白云机场降落。

五、该指挥所人员之安全贵官应绝对负责,并规定主要事项如左:

1.在该指挥所推进广州时,机场附近除必要之警卫兵力外,其余部队应撤离机场。

2.白云机场应有适当与警备安全之空军人员之住所。

3.该指挥所所有人员武器装备工具驻所等,贵官应负绝对安全保护之责,并应予礼待。

六、贵官应先准备该指挥所人员(相等于师司令部)之驻地,并交通工具及给养等之供应。

七、该指挥人员有关于执行其任务之各种要求,贵官应予接受办理,并派高级军官一员常川驻在该指挥所以供咨询。

八、以上各项应切实遵照办理。

中国战区第二方面军司令官陆军上将 张发奎

本备忘录交由本部广州前进指挥所主任张励中将转交田中久一将军。

备忘录 第三号

日期: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五日

致日军第二十三军司令官田中久一将军

由中国战区陆军第二方面军司令部

事由:

一、为使广州市区社会秩序治安得以迅速维持良好状态起见,我新编第一军急须进入广州市区接防负责治安。

二、广州市及其附近贵军部队之移防,应自即日起遵照本部致贵官之备忘录第四号所规定付诸实施。

三、所有广州市区交接防务事宜,即由本部广州前进指挥所主任张励监督实施。

四、以上各项希即遵照办理。

中国战区陆军第二方面军司令官陆军上将 张发奎

本备忘录交由本部广州前进指挥所主任张励中将转交田中久一将军。

第四节 进军广州

九月十五日上午九时,司令官张发奎率同主要幕僚,乘机飞广州主持受降。穗市自接获司令官定期来粤之讯后,积极筹备盛大欢迎会。是日上午九时半,穗市各级首长、各机关团体代表,不下数百人,齐集于白云机场,鹄候司令官之降临,其情景之热烈,得未曾有!至十一时二十五分,该机在白云山上空盘旋两周,即于白云机场着陆。同机计有参谋长甘丽初,美军连络部博文将军,作战处长李汉冲,后勤司令部副司令何世礼,秘书长麦朝枢。司令官下机后,受欢迎者热烈之欢呼,旋即检阅欢迎行列及仪队,随登车率领各级首长、各机关团体代表及国军新三十八师部队举行进军广州之盛大仪式。中华北路口装搭有庄严灿烂之凯旋门,在此路口两侧排列着民众代表约五千人,当司令部车过时,一致立正为礼,热烈狂呼,从中华北路经一德路、太平路、长堤、靖海路、泰康路、汉民路、德宜路,至中山纪念堂前,绕市一周,行程两小时,沿途市民夹道以迎,炮竹声震通衢。国军之雄壮行列,旺盛精神,强壮体魄,优良装备,予沦陷八年之市民以兴奋之刺激,重新认识国军之优良!

第五节 广州受降典礼

九月十六日上午十时,广东地区日军签字投降仪式,于中山纪念堂举行。是日礼堂内外,布置一新,中、美、英、苏国旗,鲜艳夺目,礼堂内电灯齐明,场中气氛,庄严肃穆,威仪万千。九时三十分司令官偕同参谋长甘丽初、市长陈策、美军连络部博文将军、第三处长李汉冲、副官处长陈骏南,乘车莅临,徐步入场。其余参加受降人员,均相继而至,计到各机关团体代表及观礼者,一百八十三人。至九时五十五分,日军投降代表二十三军司令官田中久一,及参谋长富田少将,海南岛日军指挥官代表肥后大佐,乘车抵达,即由本部派出军官一员,宪兵两名,引导该投降代表进入中山纪念堂。此时,受降官司令官端坐礼台正中,甘参谋长及博文将军,分坐两侧,其余高级首长,则坐于两旁席次。日代表登台后,命令坐下,随即下达国字第一号命令,命由作战处长李汉冲,朗声宣读,继由日、英语翻译员,以日、英语宣读,日代表均垂头聆听,精神颓丧。宣读毕,日代表田中久一签署降书,旋即退出。计历时四十分钟,完成广州历史上最光荣之一页!

国民政府国防部史政局及战史会档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