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二十九年七月十日于重庆
窃此次宜昌失陷,其原因异常明显,无须加以详细陈述。职兹拟就基本原因,加以检讨如下:
一、情况判断不正确,误信敌不占宜昌之说。佥以为敌不至拿宜昌,即拿宜昌,亦不久守。此种偏见,无形使前方各级将领,尤其军委会之心理,遭受很大影响,形成消极及动作异常迟缓等现象。
二、对于部队作战,缺乏坚强与连续一贯的领导,尤其军委会方面为然。
三、极端迟缓,一切处置照例,耽误时机,以致凡事落在敌后,未能制敌机先,敌则处处制我机先。
四、缺乏监督及贯彻目的之严厉要求,尤其军委会方面如此。军委会一切命令,往往刚刚下达到部队去,便立刻从事变更与修正,事实上无异取消自己甫经发出之命令。
五、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公然不执行军委会命令。
上述一般基本原因,产生种种战略战术原因。兹择其最主要者如下:
(一)五、九、三战区在作战过程中,完全没有协同。第三、九战区(尤其第九战区)之按兵不动,不但使敌从容由武汉南部抽调大批军队,转用于第五战区,以增强其进攻我五战区之兵力,且直无异促成敌大胆之冒险行动,结果遂使敌占领宜昌。敌占领宜昌,乃第九战区消极不动所致。
(二)战区长官、集团军总司令及军长等,缺乏勇敢与主动精神,无有贯彻任务之毅力与决心。
(三)兵力使用不集中,且犯各个使用之弊。换言之,即作战时不用主力。例如命令一军攻击,军则只派一师,师派一团,团派一营,结果所谓一军攻击者,实际不过一营兵力而已。
(四)不善于事先筹划并组织通信连络,以致于战局过程中,未能保障军队指挥之不间断,结果每遇战线一部发生些微动摇,有线通信中断,部队指挥随之即告停止。
(五)完全不明情况,所有报告照例,不合实际情况,往往夸大敌情及本军之损失。间有一部将领,欲求掩饰其不明情况及不善指挥之过,转而借口下级指挥官或部队不行。须知部队素质之良否,厥惟其主官及司令部之良否是赖。凡指挥得当之部队,必能勇敢善战。
默察吾人过去各战役之经过,则可看见使宜昌陷落之上述原因重复出现于今日,所不同者,不过各战区所犯之程度间的差别而已。
由上所陈。职认为目前最高统帅部之主要任务如下:(www.xing528.com)
(a)在最近期间检讨组织,并保障各部队作战过程间,真正坚强而连续的指挥实施。
(b)提高军纪,及加重高级将领达成任务之责任,此点尤须自各战区司令长官始。例如: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及各集团军总司令与军长等,所有作战命令,应按时并切实达成之。
凡对作战命令未能切实完成者,应加以严厉之处分。
(c)确保各战区、各兵团及集团军间之协同动作(互助)。
(d)尽量提倡各级指挥官之理智的主动与独断,果敢与独立作战精神。
(e)确保正规军与敌后部队及游击队之作战协同。
(f)加强对沦陷区民众及游击队之政治工作,确保游击军之积极活动,切实达成扰乱敌人后方之目的,使敌人尤其傀儡政权之一切政治、经济、军事措施,无从实施。
在结论中,职认为须向钧座陈明者:即上述各原因及办法,并非新的问题。此等问题前在南岳、柳州、重庆等会议中,业经钧座阐明无余,并指出具体办法,一再下令,要求各级指挥官根本改进在案。但观此次宜昌失守,虽然证明钧座对于此项问题之指示,军委会及战区司令长官、集团军司令等,依然未能切实明了,以故迄未遵照实施。
职认为军队作战指挥问题,乃我军最落后的问题之一。此问题最为重要,亟须于最短期间,加以彻底解决。
吾人应确保对于部队之指挥的坚决性、连续性与果断性,对此问题之解决,首须自军委会始。军事委员会对大军统帅与指挥,须按时化、具体化、坚决化、连续化,成为全军之表率。
我军尔后作战之胜利,全唯军队指挥问题之能否正当解决,能否根据现代大军作战指挥方式,实施指挥是赖。以上所陈当否,乞鉴核。谨呈
委员长蒋
职福尔根
[国民政府国防部史政局及战史会档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