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五年级同步作文点睛课,帮你写出清晰描绘的景物!

五年级同步作文点睛课,帮你写出清晰描绘的景物!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师让写上学路上的景物,可是我家离学校太近了,100米都不到,我写什么啊?”我现在就以“上学路上的景物”为例,说说“没什么可写”。可是,时间明明是流动的,景物明明是在变化的,我们需要有迁移组合的能力。也许会有人提出疑问,说题目不是“景物”吗?你写人,能算景物吗?“上学路上的景物”只是一个例子而已,对于其他题目又该怎么“转”,是要举一反三的。

五年级同步作文点睛课,帮你写出清晰描绘的景物!

看到一个小视频。那个孩子啊,哭得梨花带雨,只是因为写不出作文。

“老师让写上学路上的景物,可是我家离学校太近了,100米都不到,我写什么啊?”

我相信这是真实的情景。

我现在就以“上学路上的景物”为例,说说“没什么可写”。

三条建议。

第一,可以写近景,也可以写远景;可以写地上的,也可以写天上的。

家离学校只有100米?可是,100米已经够远了……何况你的视野不是一条直线,对不对?你的眼睛能够看到的是3D(三维)空间!那么,你可以关注到街边的一棵树,看到它茂盛的枝叶遮住了阳光,有的叶子已经变黄,看到鸟儿扑棱着翅膀飞过;你可以关注到对面的那个公交站牌,有人等在那里,从他们的衣着打扮猜测他们是做什么的,他们的神情又是怎样的,你可以看到不同的车子从眼前驶过,汽车、电动车、共享单车,好一派繁忙的景象;你还可以抬起头看白云悠悠,又是一个好天气啊,还不振作精神上学去?

第二,可以写看到的,也可以写听到的,还可以写200米外的早餐店的香味儿飘了过来。

对,我们拥有的不只是眼睛这一个可以感知世界器官,可是在写作文的时候,太多小孩儿就忘记了耳朵、鼻子……于是,作文写成了默片,连一点儿声音也没有。但是,声音也是景物的一部分啊,正是有了声音,画面才显得更有活力,更能感染读者。想想看,偶尔的喇叭声,公交车报站的声音,沿街叫卖的声音,某部手机的铃声……这一切多么有烟火气,何况早餐店的香味儿又是那么诱人!

第三,可以写今天的,也可以写昨天、前天、大前天的啊,每一天都是不同的,融会贯通才精彩。

写作,必然是要虚构的,除非是严肃的新闻报道,要求保证尽量真实。如果我们只定睛于此时此刻,当然会捉襟见肘。可是,时间明明是流动的,景物明明是在变化的,我们需要有迁移组合的能力。举例来说。有位小朋友啃了一口的包子一不小心掉地上了,他嘴一咧就想哭,一个不认识的叔叔看见了,停下脚步安慰他。这样动人的情景和今天你所看到的灿烂阳光结合在一起,不就是一幅动人的画吗?

写到这里,我想起我在“我们的非凡小学”之《赛伯坦班的游学行动》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太阳已经升起老高。一辆洒水车大摇大摆地开过去,水雾显出五颜六色来。一个老奶奶推着婴儿车停在路边,弯下腰来对车里的小宝宝说着什么。对面的那家早餐店生意真好,都到这个时间了,卖水煎包的窗口前还在排队。一个厨师端着一盆水往马路上泼,差点儿泼到了一个人的身上,他几乎跳了起来,那模样真是滑稽……(www.xing528.com)

这就是主人公在学校附近看到的,这个视野可比100米还要近呢。要是展开来写,也可以写得很长……

也许会有人提出疑问,说题目不是“景物”吗?你写人,能算景物吗?

这是一个好问题。没错,这样的题目,是要以景物为主。可是,人难道不是景中人吗?

“没什么可写的”,是孩子们在写作中遇到的拦路虎之一,咱们找找原因,对症下药。

原因之一,是经验太少。

经验,既有经历,也有体验。孩子的年龄小,圈子也小,每天只是上学、回家,就算是去上个课外班也是相似的体验,所以手里的“米”的确有限。我们要多给孩子创造机会走出去,鼓励孩子跟更多的人接触,更要支持孩子多读书、看适宜的影片……有直接经验当然更好,能通过阅读、观影来获得间接经验,也可以帮助孩子拓宽眼界。我的一个学生上四年级的时候,作文写得惨不忍睹,比兔子的尾巴还要短。暑假去了一次亚武山,回来交了一组日记,亮点颇多,令我大赞。于是这个孩子一发不可收拾,仿佛打开了闸门一样,下笔千言,一挥而就。

原因之二,是不够敏感。

多数人是不够敏感的——你或许很难理解林黛玉怎么就那么爱耍小性子、爱哭鼻子,更不理解她为啥扛起花锄去葬花,还搞得悲悲戚戚的。当然,我并不是说写作就一定要多愁善感。我想说的是,我们可以通过谈话,来帮助孩子发现素材。孩子是无忧无虑的,甚至可以说是没心没肺的,大多数事情经过了就忘记了。而聊一聊,能够帮助他把“遗珠”打捞上来,擦一擦,哎哟,熠熠生辉。

原因之三,是训练不足。

训练什么?训练思维。“上学路上的景物”只是一个例子而已,对于其他题目又该怎么“转”,是要举一反三的。而要想形成灵活的写作思维,就需要长期的刻意训练。说起孩子坚持练笔的好处,有位妈妈这样写道:“头两天,有点儿发蒙,要搜寻很久的材料……到现在,从早到晚,都有新的发现。老题新材,眼、耳、口、鼻、手、心统统用上了。我家丫头自己都说,同一件事儿,原来每天都不一样。”

这就是训练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