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社会结构和矛盾简析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社会结构和矛盾简析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归根到底,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关于社会要素之间的结构和运动关系,还要特别关注“生产方式”这个概念。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社会结构和矛盾简析

(一) 作为人类历史前提的四个事实

人类生存和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类生活,也即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事实是“个人的肉体组织”和“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6) 为了生存,人类生产满足生存需要的物质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物质生活本身,这是历史的基本条件。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是人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而不是人的意识、宗教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人类历史的第二个事实是,吃喝住穿的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以及为满足需要所使用的生产工具这三个方面又引起的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第三个事实是人口的繁殖与家庭关系。随着其他社会关系的出现,家庭成为从属关系。第四个事实是表现为生产力的共同活动方式。人们生产自己生命的劳动构成了自然关系,生产他人生命的生育繁殖和家庭构成了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就是许多个人在一定的条件下、用一定的方式和为了特定的目的而共同活动,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就是生产力,它是与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相联系的,人们的生产力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此,人们的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了人们之间一开始就有某种物质的联系。人们之间的物质联系不断生产和采用新的形式,从而构成历史,这种物质联系也“不需要用任何政治的或宗教的呓语特意把人们维系在一起(7)

(二) 社会要素与社会结构

基于人类历史的四个事实,人类社会形成了特定的社会结构。第一,“物质生产力”及其构成的物质资料的社会生产。生产力是“全部历史的基础”(8) 。首先,生产力是应用能力的结果。其次,人们所处的条件、先前已有的生产力和社会形式等决定了生产力本身。再次,前代人的生产力成为后代人的新的生产原料,从而形成了人们的联系和人类的历史,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发展,历史越来越成为人类的历史。最后,因为所有生产力都是以往人们活动的产物,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所以,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某一种社会形式,也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产力。第二,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9)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也就是社会的“现实基础”或“经济基础”。第三,“经济基础”(“经济结构”、“现实基础”)之上竖立着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适应它。(10) 全部上层建筑由“法的设施”、“政治设施”及宗教的和哲学的等“观念形式”构成。(11) 第四,因此上层建筑包括两类,一类是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另一类是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恩格斯的《致约瑟夫·布洛赫》(1890年9月21日)进一步明确了上层建筑内容,它包括两类,一是阶级斗争的各种政治形式,二是阶级斗争的各种政治形式获得的成果,即获胜阶级确立的宪法和各种法的形式,以及实际斗争的参加者对所有这些实际斗争的反映,也就是政治、法律和哲学的理论和宗教观点以及“它们向教义体系的进一步发展”(12) ,也可简称为“观念的上层建筑”(13)

(三) 社会要素之间的矛盾关系及其运动(www.xing528.com)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一直在现存的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中运动。当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会与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生产关系从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新生产力产生后,人们的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也被人们改变了;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人们改变了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当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就会发生社会革命。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也随之逐渐发生变革。随着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经济的社会形态大体说来演进了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等几个时代。

人们按照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因为生产力的增长,人们的社会关系不是永恒的,所以人们创造的原理、观念和范畴也不是永恒的,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都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14) 。归根到底,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5) 这里的“精神生活”不等同于意识形态,而是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这里的“社会存在”指生产方式、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

当然,经济因素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上层建筑也是重要影响因素,历史表现为所有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上层建筑的作用一方面表现为影响历史斗争的进程,另一方面表现为在许多情况下决定了历史斗争的形式。

关于社会要素之间的结构和运动关系,还要特别关注“生产方式”这个概念。在教科书和一般理解中,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和统一,但是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这样的表述,虽然在具体语境中,尤其是在刚刚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以及其后不久的著述中,马克思的论述有模糊之处,也许可以这样理解,但是,后期这个概念是很明确的,是指建立在特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特定劳动方式。《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相关论述体现了生产方式的含义,即劳动者的基于生产力的“表现为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无机自然的一定的能动的关系”以及“一定的劳动方式”。(16) 下面简单回顾一下这个概念的历史。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早期著作中,除“生产力”(Productionskraft)概念比较精确和固定外,马克思的“生产方式”(Productionsweise)、“交往形式”(Verkehrsform)、“交往方式”(Verkehrswise)、“交往关系”(Verkehrsverhal tnisse)、“生产关系”(Produktionsverhal tnis)和“社会关系”(Gesellschaftlichen Verhal tnisse)等概念往往在一个句子或段落中混同使用,各自意义及区别并不清楚,一般认为大致等同于后来的“生产关系”概念。中间经过一段时间,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概念及其关系的论述精确而且固定了。但是,马克思自始至终并不是专用这两个概念来建构经济关系,而是逐渐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极之间加入“生产方式”,最后在《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大量使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概念,从而形成了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固定表述。在1846年12月28日《致帕维尔·瓦西里耶维奇·安年科夫》中,在使用了与“生产力”密切相关的“交互活动”、“社会形式”、“市民社会”、“社会关系”、“物质关系”及“交往方式”的同时,马克思还指出“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17) 。如果把这里的“经济关系”理解成生产关系,那么这句话论述的就是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哲学的贫困》(1847年)写道:“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18) 这里是生产力—生产方式—社会关系三者的关系。《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写道:“这里所说的不是(工具与机器之间)在工艺上的确切区分,而是在所使用的劳动资料上发生的一种改变生产方式、因而也改变生产关系的革命。”(19) 这里是劳动资料—生产方式—生产关系构成的前后继起的变化链,劳动资料就包括在生产力中。在引用了一份报告的文字后,马克思指出其“正确地表达了实际的联系”:即作为生产力变革的“机械发明”引起“生产方式的改变”,生产方式的改变再“引起生产关系上的改变”,最后又引起“社会关系上的改变”和“‘工人的生活方式上’的改变”。(20)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专门论述“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的部分提出:和任何其他生产方式一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把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形式的一个既定的阶段作为自己的历史条件”,这个条件是“新的生产方式由以产生的既定基础”,“同这种独特的、历史地规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21) 这里的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就完全明确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