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于1875年写作《哥达纲领批判》之后,恩格斯开始全面总结他们的理论,首先是《反杜林论》(1876年9月至1878年6月)利用批判欧根·杜林关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的观点的方式,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作为一个整体的理论逻辑,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表述。其中,恩格斯以人类解放的必然逻辑论述了意识形态消灭问题。
(一) “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生产发展和人类解放的过程与条件
恩格斯首次使用并精确论述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220) ,而理论上的最大进展则是在唯物史观基础上论述了生产发展和人类解放的过程与条件。这部分更详细的论述将融合进本书第三章中阐述。
1. 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本质及其发展方向
第一,阶级产生的三个途径:公共利益、生产分工和战俘。从原始公社产生公共利益及其机构、职位和专门人员发展到阶级的产生,从生产分工和战俘形成了可供自由使用的劳动力,产生了奴隶制。阶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劳动的相对不发展的生产率。第二,在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充分发展的需要,资本主义私人所有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活动要求转化为国家财产,国有化在经济上已不可避免。无产阶级革命将实现生产的国有化。第三,国家从阶级的特殊利益代表和工具成为整个社会及其利益的代表,国家以社会名义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了个体和特殊利益同普遍利益的统一。第四,基于国家控制社会化生产,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彻底解决的基础上,阶级消灭,同自然界的矛盾消灭,人类开始完全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2. 无产阶级解放世界的条件
现代无产阶级完成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需要两个条件:第一是物质条件,即无产阶级解放世界的性质和历史条件,第二是思想条件,即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阶级认识到自己行动的条件和性质。而作为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221) 就是要研究以上两个条件,第一是深入考察无产阶级解放世界的性质和历史条件,第二是使得无产阶级认识到自己行动的条件和性质。
(二) 剩余价值理论与科学社会主义
恩格斯精确简洁地论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所在。首先,以往的社会主义即非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总体上都是唯心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其次,非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只是批判了现存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后果,并没有科学地说明并提出解决办法,只是从理论上简单地把它当作坏东西并抛弃掉。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灭亡的必然性,揭露了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性质,即无偿占有了工人的剩余劳动即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理论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生产的本质,即“无偿劳动的占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通过这种生产方式对工人进行的剥削的基本形式”(222) ,资本家通过劳动力榨取的价值比他按照劳动力商品市场价值支付的价值要多得多。总之,由于唯物主义历史观和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的剩余价值这两个伟大的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
(三) 意识形态新思想(www.xing528.com)
第一,恩格斯进一步论述了唯心主义的意识形态本质和思想活动的特征。首先,把从头脑中构造出来的有关世界的认识作为原则和出发点,进而用它们在意识中重新构造出世界,就是意识形态。其次,在建立世界体系的理论时,用不合理的臆造填补其中无数的空白,就会陷入意识形态。总体来看,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是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中形成的,意识形态就是臆造和幻想现实关系,或者对现实关系的臆造和幻想。第二,在唯物史观基础上,恩格斯第一次比较全面地论述了道德观,指出了道德经济基础、历史性、阶级性及其利益性;还全面论述了平等观的历史和阶级性,批判了杜林的先验主义平等观。第三,比较全面地从认识论上论述了宗教产生的机制和历史演变,阐明了宗教从自然力量的幻想发展到社会力量的异化的过程,以及从多神到一神的发展过程,还指出必须摆脱私有制对人的奴役以实现人类解放,才能克服宗教。以上意识形态详细内容将融合在第四和第五章相关部分中阐述。
(四)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消灭
1880年,应保·拉法格的请求,恩格斯把《反杜林论》的《引论》第一章以及第三编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独立出来,重新编写,形成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通俗读本,马克思称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的著作。
1. 批判理性的绝对性与永恒性
第一,“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的理性。首先,在反对封建主义和宗教特权的过程中,资产阶级思想家标榜理性的绝对性,认为“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和唯一裁判者是“思维着的知性”,是理性,理性不承认任何权威,它无情地批判宗教、自然观、社会和国家制度,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为自己“辩护”(223) 。其次,理性不仅是绝对的尺度,而且带来了永恒的真理、永恒的正义、来自自然的平等以及不可剥夺的人权,应当按照理性建立理性的国家和理性的社会,而过去所有的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所有的传统观念以及各种迷信、非正义、特权和压迫等不合理性的东西,总之,一切与永恒的理性相矛盾的东西,都应该铲除。
第二,“理性的王国”的本质。恩格斯指出,首先,资产阶级建立了“理性的王国”,这其实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224) 所谓永恒的正义是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实现的正义,所谓平等本质上是在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所谓人权最主要的表现之一就是资产阶级所有权,而所谓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就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18世纪伟大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没有超出资本主义的时代限制。其次,资产阶级的“永恒的理性”实际上是“正在发展成为资产者的中等市民的理想化的知性而已”。(225) 等到法国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了所谓理性的社会和理性的国家之后,现实中国家和社会却表明,理性的国家和理性的社会完全破产了,绝没有绝对合乎理性的社会与国家。贫富对立更加尖锐了,而财产自由事实上是小资产者和小农失去财产的自由。
2. 上层建筑的产生与消灭
第一,生产不足产生了阶级和上层建筑。首先,在生产不发展的情况下,由于满足了社会全体成员最基本的需要之后,社会总劳动的产品只有少量剩余,也就是说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几乎全部时间都被劳动占去了,因此“这个社会就必然划分为阶级”(226) ,必然分裂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其次,社会的大多数人被迫专门从事劳动,而少数人则脱离了直接生产劳动,他们掌管着劳动管理、国家事务、司法、科学和艺术等社会共同事务,构成了统治阶级和剥削阶级。
第二,生产充分发展与阶级和上层建筑的消灭。首先,作为阶级划分基础的生产不足只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才存在,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充分发展,阶级就会消灭。这里的阶级消灭不只是某个特定的统治阶级的消灭,而且任何统治阶级乃至阶级差别本身都将消灭。其次,阶级的消灭意味着某个特殊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和产品,从而也占有“政治统治、教育垄断和精神领导地位”,“不仅成为多余的,而且在经济上、政治上和精神上成为发展的障碍”。(227) 结果自然就是意识形态的消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