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音乐与权力的碰撞:《钢琴师》的胜利

音乐与权力的碰撞:《钢琴师》的胜利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钢琴师用音乐与强权进行着征服与反征服。为了记忆中碎片似闪烁的烙印,为了60多年前那场人类的劫难,波兰斯基推出了一部私人小说性质的集中营电影—— 《钢琴师》。《钢琴师》的推出使得波兰斯基再次赢得了好莱坞及全球评论界、观众的认可,先后获得了第55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法国恺撒奖、波士顿影评人协会、美国影评人协会的最佳导演奖。《钢琴师》体现了波兰斯基独特的世界观、

音乐与权力的碰撞:《钢琴师》的胜利

2002

THE PIANIS

导 演 罗曼·波兰斯基 

编 剧 罗纳德·哈伍德 

主 演 阿德里安·布洛迪

    艾米丽雅·福克斯

    米乔·赞布罗斯基

所获奖项

第55届戛纳电影节 2002

金棕榈大奖

第75届奥斯卡奖 2003

最佳导演

最佳男主角

最佳改编剧

美国影评人协会 2003

最佳导演

波士顿影评人协会 2003

最佳导演

法国恺撒奖 2003

最佳导演(www.xing528.com)

第56届英国学院奖 2003

最佳影片

剧情介绍

二战”期间,一位天才的波兰犹太钢琴家,青年时代就享誉波兰的钢琴演奏家,每天在波兰电台向全国人民传递艺术的享受。可好景不长,德国人一夜间占领波兰,犹太人被迫戴上大卫星的袖标,禁止在人行道上行走,禁止去餐馆和公园,直到最后,无可避免地被赶到城中央几个高墙圈起来的集中营,面临灭顶之灾。

他四处躲藏以免落入纳粹的魔爪,在华沙的犹太区里饱受着饥饿的折磨和各种羞辱,整日处在死亡的威胁下。在集中营里,钢琴师一家先是做苦力,然后,被送上去别的集中营的火车,只有钢琴师一人在别人帮助下得以幸免,却从此与亲人生死相隔。他做苦力,帮助抵抗力量传递武器,直到逃离集中营。

在一对日尔曼演员夫妇的帮助下辗转藏匿在德国人的街区中心,靠日耳曼友人的帮助存活下来,他躲过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于城市的废墟中,直到藏身之地被摧毁。

幸运的是,他被德国高级将领发现,他用音乐打动了这位深知大势已去的纳粹,并在他的帮助下获得了食物和衣服,在军官的冒死保护下,钢琴家终于挨到了战争结束,迎来了自由的曙光,等到波兰解放,重返舞台,再次进行着他的音乐生涯。

画外之音

还记得《钢琴师》影片的题头语吗?“音乐是他一生的热情,求生是他生命的杰作。”是的。钢琴师用音乐与强权进行着征服与反征服。严格说来,这部影片不仅仅是一个逃离集中营的传奇、一种求生信念的挥扬和对纳粹暴行的揭露,波兰斯基在破碎的视野上拔起悲剧的骨骸的同时,更讲述一个在极度痛苦和压抑中,依然保持充盈和完整的灵魂的人性故事。

《钢琴师》的剧本来自波兰犹太钢琴家维拉迪斯罗·斯皮尔曼的回忆录,该书的力量在于在华沙犹太人区中求生的痛苦与内心的挣扎,正如波兰斯基所说:“该片以令人吃惊的客观笔触描述了那段时期的真实情况,客观到了近乎冷酷和精确的地步。书中波兰人有好有坏,犹太人有好有坏,德国人也有好有坏……”他希望他拍出来的影片最大可能地接近于事实,而不是那种典型的好莱坞风格电影。《钢琴师》里,曾亲临其境的波兰斯基在写实风格的基础上,倾注了更多的个人情感和强烈情绪,使得观众对那个时代人们经历的感受得以拔高,超越了同情,达到类似感同身受、真正经历的程度。

这部影片弥漫着波兰的民族情结和伤感。乐曲部分都是出自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肖邦,肖邦的音乐是革命的诗章,然而从他的音乐中听不到激昂的号角,而是抒情的、忧郁的旋律,是一种隐隐的力量,有一种隐忍的精神。浪漫派大师舒曼曾这样形容:“肖邦的作品是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肖邦的钢琴曲的应用在电影里深深烙上了波兰印记,而且肖邦音乐的内涵也完整地融入了整个电影。

《钢琴家》在前半段是舒缓地记录历史,后半段感觉有些荒岛求生的感觉。罗曼·波兰斯基的风格是细腻的镜头表现手法,而且在欲望和人性上的处理近乎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影片的镜头清醒而体贴入微,它轻轻抚摩钢琴师忧郁的面庞,紧张关注着满街的尸首,冷静旁观生命在瞬间破碎。生命如此甜美,又如此脆弱。影片当中缠绕着许多令人难忘的场景,流转着一幕幕真实的存在主义生死剧。比如,刚被赶到集中营的犹太人在德国兵的皮鞭下奏起欢快的乐曲,两眼含泪,跳着欢快的舞步。拒绝向德国人起立鞠躬的老人从楼上连人带轮椅摔死在路上。生离死别之际,一家人用所有的钱买一块糖,切成了六块。新年夜,皮鞭下犹太苦力们高昂地唱起新年颂歌,虽是被迫,却不见悲凉,依然有希望。在藏身之地,钢琴师得到了一架钢琴,不能出声,他将手指悬在键盘上尽情演奏,沉入一个纯粹而美好的世界

影片是投资3500万美元的大制作,在捷克、柏林取景。142分钟的长度也是75届奥斯卡参赛片中最长的一部。可以说这是波兰斯基的雄心之作,不仅寄托了他自己的生命体验,也成为他能否摆脱近些年低迷状态的一个考验。

关于这部影片的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他出生于法国,但在“二战”爆发前两年与父母一起前往波兰。他表示一直想要拍摄一部描述大屠杀事件的电影,但始终在等待最好的剧本,最终他在钢琴家维拉迪斯罗·斯皮尔曼的回忆录中找到了这个令他感动异常的情节。

尽管这部影片并非他本人的亲身经历,但波兰斯基表示,他在电影中融入了他本人的一些经历和感受,从犹太人集中营的景观到纳粹军人走路的姿式以及穿着等等。

“二战”时,波兰斯基被无情地卷入了时代的风暴,最终,他独自一人逃离波兰的集中营。幼小的身躯里锲着无法磨灭的阴影顽强地活了下来。这个两世为人、现今古稀的老人,在垂暮之际,回首往昔,开始直面自己童年的巨大伤痛。为了记忆中碎片似闪烁的烙印,为了60多年前那场人类的劫难,波兰斯基推出了一部私人小说性质的集中营电影—— 《钢琴师》。波兰斯基曾这样说:“我想重构童年时的记忆,另外,与真实保持尽量近的距离对我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我不想拍一部好莱坞电影。”可是,当记忆被重构的时候,当所有幸存者都迫不及待地记录下这一有史以来最不可思议的大灾难的同时,一些无意识的臆想和记忆扭曲所带来的不准确性,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无意于追求影片的真实性和代表性,因为能代表大屠杀时期犹太人最典型生存状况的人,几乎都已经死于集中营,因此能被现在的人所了解的关于当时的个人体验,都将是例外和特殊个体。

2002年,波兰斯基又带着他的力作出现在戛纳的星光大道上。《钢琴师》的推出使得波兰斯基再次赢得了好莱坞及全球评论界、观众的认可,先后获得了第55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法国恺撒奖、波士顿影评人协会、美国影评人协会的最佳导演奖。后来在第75届奥斯卡上,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剧本、最佳摄影、最佳原创音乐等7项重要奖项都花落《钢琴师》。当晚,罗曼·波兰斯基和男主角阿德里安·布洛迪携手出席典礼。《钢琴师》体现了波兰斯基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他对黑暗人性的深刻洞察。波兰斯基在领奖台上说:“我能够获得这一殊荣感到非常荣幸,我希望这部影片成为波兰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