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1 珠江三角洲扩散能力的形成
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优化,与香港资源要素的大规模流入是直接相关的。1979年起,直至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香港出口加工企业北迁到珠江三角洲是珠江三角洲扩散能力形成的主要方式。这种状况与当时香港工业化已趋成熟,产业结构中支柱产业转向第三产业,而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刚刚起步,是相对应的。
改革开放以来,香港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合作实现了产业结构的有序转移。香港将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珠江三角洲,香港本身则以现有的土地、人力发展金融、贸易、旅游、航运等第三产业,进一步加强香港作为世界金融、贸易、旅游、航运中心的地位。珠江三角洲因而成为香港制造业的主要后方生产基地。两地间形成了“前店后厂”的格局。香港作为与国际市场连接的“前店”,负责寻找客户、签订合约,引入资金和适用的技术装备;产品完工后,负责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前店后厂”格局的形成,是长期以来两地生产力现实运动的必然结果。首先,香港于20世纪70年代末进入工业化成熟期后,在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下,以及金融体系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出于对更高收益的追求,必然选择较快提升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使香港成为新的国际商贸、金融、转运中心。这样,香港原有的大量出口加工企业就必然外迁。其次,1979年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始进入工业化起步阶段,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禁锢所造成的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缺口,必须通过境外的要素输入来弥补。最后,两地历史上、地缘上、血缘上形成的深厚联系,是促成双方产业分工合作的“黏合剂”。1979年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香港经济的增长速度都非常快,无可辩驳地说明“前店后厂”的产业布局是成功的。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后,由于香港原有的绝大多数加工业已经迁往内地,流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资金一部分投入新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工业项目,也有相当部分资金投向珠江三角洲的基础设施建设,有的则投向第三产业。另外,香港资金通过内地高新技术企业在香港上市,或通过对内地企业的兼并而进入珠江三角洲地区。
与产业的发展相对应,珠江三角洲知识创新要素也凭借对香港因素的吸附实现了提高。珠江三角洲与香港在科技方面的合作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①20世纪70年代末期通过开展“三来一补”为主要形式的对外加工业务,引进适用技术和设备,培训熟练劳工,为自身的工业转向外向型打下基础;②80年代中期以后,主要开始通过创办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引进比较先进的设备、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创新,培训现代技术及管理人员;③90年代中期以来,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跟上国际产业结构转型,珠江三角洲加大了与外商合办高新技术企业的力度,共同研究开发新产品,高新技术产业脱颖而出,并开始向产业化、规模化迈进。如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崛起的一批具有独立开发能力的企业集团——康佳、TCL、科龙、美的等,无一不是利用香港的资金、技术、市场而发展起来的。可以说,在香港因素的作用下,企业开放的程度越高,其科研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就会越强。
另外,广州作为华南最大的科研、教育中心,也为珠江三角洲创新能力的形成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就近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深圳提出“二次创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珠海大力建设产学研基地,也都为珠江三角洲培养了创新能力。广州、深圳、珠海成为珠江三角洲知识创新的三大核心。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珠江三角洲已形成了较强的扩散能力,珠江三角洲一批已具备独立开发能力的大型企业,逐步将企业办到外围地区,均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效果,展现了珠江三角洲知识创新因素对外扩散的广阔前景。
7.1.4.2 产业扩散的过程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珠江三角洲产业调整升级进程的加速以及外围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珠江三角洲的资金、知识创新等要素开始向外围地区扩散,区域经济发展中发达地区向后发地区辐射的“涓滴效应”开始产生,外围地区初步形成了创新要素的吸聚网络。
20世纪90年代,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珠江三角洲原来享有的政策优势减小,地租、工资、水电等成本费用上升。80年代初,珠江三角洲的人均工资约相当于香港的1/30,2000年提高到约1/10,比外围地区高1~2倍。这意味着珠江三角洲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低成本优势已不复存在。从另一方面看,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珠江三角洲必须迅速实现产业升级,淘汰部分旧产业。珠江三角洲的一些企业,开始谋求在香港及国际资金、技术和市场的支持下,将技术要素更密集地应用到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去。珠江三角洲由此出现一批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技术开发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而一部分技术实力较差的纺织、食品企业被迫退出本地市场,从而形成了珠江三角洲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产业升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迁往交通条件较好的外围地区。表7-1列出了珠江三角洲与外围地区主要工业部门排序及其变动情况。
表7-1 珠江三角洲与外围地区主要工业部门排序及其变动情况
续表
(www.xing528.com)
注:1990年云浮的工业统计数据纳入肇庆一起统计。
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统计年鉴1991》《广东统计年鉴2000》相关数据整理
从表7-1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传统行业如食品、造纸、机械、纺织等行业的地位在不断下降,而以电子、电器、汽车、金属制品、化工等为主体的新兴产业发展很快。这表明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开始进行产业的升级并将一些产业向外围地区转移。转移的产业主要有:①纺织、服装和鞋类工业;②食品、饮料工业;③塑料、皮革、玩具产业;④部分家电产业。正是在对这些产业进行扩散的过程中,珠江三角洲实现了知识创新的扩散。
7.1.4.3 产业扩散的方式
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产业扩散的行为目标模式是市场导向型和综合资源利用型的,它将外围地区作为扩散生产加工能力的重点区域。通过生产的扩散来实现知识创新的扩散。在这个阶段,珠江三角洲所进行的产业扩散主要是一种初级状态的产业扩散,包括采取对外投资(以中小规模为主)、建立生产加工点、建立营销点和营销网络等方式。大规模地转移主要生产设施、转移企业总部、对外建立研究开发机构等较高层次的产业区域扩散行为还不太多。在这个阶段,其扩散主要通过以下渠道进行。
①市场扩张。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结构会发生变化。市场需求中,类似食品、纺织、一般机械等低加工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的需求份额将会减少,而对家电设备、交通通信设备、电脑及其软件、医疗及保健产品等的需求份额将会迅速增长。因此在这个阶段,珠江三角洲会将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围扩散,通过一定规模的对外投资、对外建立生产加工点、对外建立销售网点等多种形式,来降低产品的成本,增加产品的竞争力。例如,喜之郎集团在阳江设立分厂来实现跨地区的低成本扩张。珠江三角洲在适应需求变化的过程中,减少或淘汰那些市场需求萎缩的产品和产业,增加市场需求前景看好的产品和产业,逐步实现产业的结构优化。而外围地区接受珠江三角洲的扩散,既增加了投资,又提高了生产能力,并在生产中吸收和模仿扩散来的知识创新。
②企业重组。珠江三角洲以企业的品牌、技术、质量的优势地位为依托,采用参股、控股等手段,进行跨区域的企业并购活动。这不但能尽快提高市场占有率,而且可达到资源共享,同时也有利于资源在企业集团内部的合理配置。
③在外围地区建立产业扩散据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围地区开办的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已成为吸引珠江三角洲产业扩散的重要阵地,也是珠江三角洲产业扩散的据点。如1991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清远市扶贫经济开发试验区正式成立。试验区位于清远市区东南部107国道旁,距广州仅58千米,规划面积18.6平方千米。试验区依托珠江三角洲,紧靠广州,地处交通要道,集中了政策、资金、项目、人才、技术和配套服务等综合优势,吸引了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厂商前去投资办厂。又如韶关市成立的粤北工业开发区,是珠江三角洲企业投资开发的优良场所。1998年,该开发区完成工业产值17.25亿元。珠江三角洲在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加快将其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围地区的开发区转移。
④形成知识链分工模式。随着创新能力的增强,珠江三角洲逐步形成R&D中心,从而处于生产的开发环节,而外围地区可以承接产品的生产、装配等环节,因此在珠江三角洲与外围地区之间可以形成“前研后厂”的知识链分工模式(表7-2)。
表7-2 珠江三角洲与外围地区“前研后厂”的知识链分工模式
在这一模式中,珠江三角洲由于具有很强的知识创新能力,从而处于竞争优势和垄断地位,通过进行R&D活动处于生产的开发环节,对外围地区输出知识和技术;在产业上则表现出以知识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特征。外围地区则接受和学习珠江三角洲扩散的知识,利用自然资源、熟练劳动力和物质资本进行产品的生产和装配。也就是说,在珠江三角洲与外围地区之间可以形成“前研”(珠江三角洲以研究开发为主)+“后厂”(外围地区以生产为主)的知识链分工模式。这一模式已出现雏形,可以预计,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珠江三角洲知识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这一模式将成为整个珠江三角洲产业扩散的主要形式。
总之,珠江三角洲产业扩散的过程,在空间上表现为香港的资源要素向广州、深圳和珠江三角洲其他工业城市等区域的推移扩展,进而向作为边缘区的广东外围地区的推移扩展,使区域内的经济活动逐步趋于一体化的过程;在产业上表现为核心区的原有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向外围地区扩散,从而使核心区与外围区的工业化水平整体向上提高的过程;在知识创新上表现为核心区向外围区扩散,从而形成“前研后厂”的知识链分工模式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